分享

拉帮套

 悟佛A 2017-06-26
  我经历的拉帮套:

  12岁那年的冬腊月,奶奶对我说:“二丫,快过年了,你去梁家街(gai)看看你姑奶吧。你姑奶会抽烟,带几把旱烟,住一宿明天再回来!”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像小马过河一样,带好烟叶,穿好棉布鞋,蹦蹦哒哒上路了。

  梁家街离奶奶家有五里路,但要翻过一道山梁。走上山梁很容易,但下山却很陡峭,踩着一路的积雪踏出的羊肠小道,一直深入两山之间的大沟里。由于山高谷深,不见阳光,显得非常幽暗。小路两侧白白的积雪中不时有小动物留下的足迹,我想只要没有狼就什么也不怕。于是加快脚步,拐过山角,就看到梁家街了。

  梁家街总共有20几户人家,因为80%以上都姓梁,所以梁家街的村名由此而生。姑奶是我爷爷的亲妹妹。她有三个儿子,前两个儿子是和原配丈夫生的,丈夫去世早,我根本就没见过。两个儿子老大叫梁元,老二叫梁学。后来,姑奶改嫁后嫁给了老杨家,不久二方丈夫又死了,但又生了三儿子叫杨中。我管姑奶的儿子叫舅舅。

  姑奶住的是两间低矮小草房,看我来了,高兴极了。让我上炕坐着,暖和暖和脚。我在炕上站起来,头就快要碰到棚顶了。就这么两间草房,姑奶和老舅住一起生活。

  农村冬天吃两顿饭,下午3点多就开始做饭了。姑奶点燃了炉灶,在黑铁锅里填上两瓢水,等水烧得响边了,然后用剥开皮的蓖麻籽在铁锅的周围使劲蹭一圈,再把和稀的苞米面贴在锅的周围,最后盖上两扇木头锅盖,把湿手巾压在锅盖缝隙处,等蒸气上来了,约莫火候到了就不再加柴了。

  姑奶把炉膛中的火扒出来,撮进火盆里,然后将小铁锅放在红红的炭火上,用碗量了半碗黄豆,开始干炒。等黄豆由黄渐渐变糊并且冒出了香味,再把已经溶解了的盐水倒进去,滋啦一声响,就盖上小锅盖,一直看着把水靠干,软绵绵的咸盐豆就做成了。晚饭好了,吃着苞米面大饼子,就着咸盐豆,喝着白开水,就这样结束了晚餐。姑奶家太贫穷了,一滴豆油都没有。

  饭后,姑奶说看看大舅去吧。大舅家就在姑奶家后面隔着一趟房子。到了大舅家院里,看到一个年轻的汉子在收拾柴禾。我以为这人是大舅,姑奶说不是,只打了一个招呼进屋了。

  屋子里很黑,大舅躺在南炕上,身上盖着被子。看我来了,勉强侧过头来和我说话,问我十几岁了,上几年级了,愿意不愿意学习等等。说话期间咳了好几次,然后把痰吐到地上。舅母进屋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感觉舅母穿的衣服很破旧,而且走路腿脚也不太利落,初步印象有点傻。我坐在南炕炕沿上,一边和大舅说 话,一边看北炕还铺着一套行李,炕稍放着一些凌乱的破烂东西。看看天已经黑了,告别大舅走出屋子,那个汉子还在院子里干活。

  回到姑奶家,问起舅舅的家事,我才知道了真情。原来,舅舅得了肺结核,有二年不能下地劳动了,一到冬天只能躺在炕上。外面那个干活的汉子叫李有富,因为家穷说不起媳妇,是个光棍汉子。他有一把好力气,因此就招来到舅舅家打工。李有富在舅舅家里一切活计都做,吃住一起。但不挣一分钱,唯一的报酬是晚上和舅母住在北炕的一个被窝里,对舅母的身体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在农村叫做“拉帮套”。

  农村的马车一般是两匹马,公马驾辕,母马或骡子拉套,如果货物太重,再套下一匹马帮着拉。因此,把第三匹马称之为“拉帮套”。

  农村的新婚夫妇如果没有独立的房子,和家人居住一起,在火炕边上是要拉上帷幔与两炕之间隔开的,这个帷幔实际就是一块遮羞布。舅舅家的南北炕间隔很近,南北炕沿的上方,并没有挂帷幔的幔杆。即使挂上了幔帐,也是不隔音的。设想,那个光棍与舅母夜间发出吭吭哧哧的声音,舅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呢?

  晚上住在姑奶家,想起大舅家的一幕,心情很不爽。看到大舅一病不起的情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振作起来。在迷迷糊糊中,我觉得大舅身体好了,和舅母一起送我过了来时的那道山梁,舅母的腿脚好利落,走路一阵风一样,粗长辫子搭在后背,像村里的姑娘小芳。

  第二天临走,舅母一颠一拐拎来了5斤糯米让我带走,并说是对我奶奶的一点心意。看着舅母年轻而忧伤的面容,我的心里好难过。真不忍心拎走这5斤糥米,好象沉重的一块石头压在心头,让我喘不过气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