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食对身体的12种伤害!连续吃60天,可患上脂肪肝、糖尿病?

 为什么73 2017-06-27

▲这是电影《That Sugar Film》的宣传海报,导演:Damon Gameau。

人对甜食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对一些人来说,甜食是一种吃了就停不下来的东西,而另一些人尽管对“甜味”没有过分的欲望,却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含糖量极高的食物。我们综合美国《预防》杂志为你盘点糖对人体的12种伤害,教你规避糖带来的健康隐患。

1

连续吃糖60天,患上脂肪肝和糖尿病

澳大利亚有个导演 Damon Gameau,

为了弄明白糖对健康的影响,

做了个有趣又勇敢的实验:

他把自己当小白鼠,

连续 60 天,每天吃 40 勺(约 160 g)。

在连续 60 天的时间内,

他并不吃糖果、汽水等含糖量高的食品,

所有的 40 勺糖都来自于公认的健康食品。

他甚至把这个过程拍成了纪录片: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That Sugar Film)。

实验结束后,他身体的变化令人震惊……

除了体重的增加,

在体检中他的谷丙转氨酶已超过安全范围,

还有了脂肪肝,

很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 2 型糖尿病。

2

糖对人体的12种伤害

01 让肝脏变胖

果糖会加快肝脏细胞储存脂肪的速度,

长期的高糖饮食,

会导致脂肪像一个个小球一样,

聚集在肝脏周围,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前兆。

预防建议:

尽可能减少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多吃优质蛋白,限量饮酒,

坚持适量锻炼,有助于清除肝内脂肪。

02 使你变成大胃王

长期吃糖太多会扰乱身体向大脑发送信号。

体重超标和2型糖尿病患者,

身体会减缓释放瘦素激素,

导致已经吃饱了但还是觉得饿。

预防建议:

想吃糖的时候,就步行15分钟。

研究人员发现,步行15分钟,

能将人对巧克力的渴望降低12%。

03 诱发头痛

偏头痛多数是由于变化引起的,

如睡眠、饮食的改变等。

当你吃糖过多时,

人体需要快速反应来应对它,

血糖水平会突然到达峰值,

随后又陷入低谷。

这种变化就有可能引发头痛。

预防建议:

了解糖分的不同名称和说法,

警惕成分表中出现“糖”、

“糖浆”等字眼的食品。

04 加速皮肤老化

血液中的糖会附着在蛋白质上,

并产生“危害分子”:

糖化终产物(AGEs)。

它们不仅会破坏胶原蛋白、

弹力蛋白等蛋白纤维,

导致皮肤出现皱纹或松弛下垂,

还会使身体的“天然抗氧化剂”酶失效,

招架不住紫外线等的外部侵害。

预防建议:

一定少喝添加了大量糖分的饮品,

即使是听上去很健康的“鲜果”奶昔,

含糖量也非常高。

05 增加血管压力

糖除了会扰乱胆固醇外,

还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压力。

冠状血管特别薄,

任何狭窄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可能诱发心脏病。

预防建议:

别被加工过的所谓“全谷物”食品欺骗。

精米和白面含糖量较高,

升糖指数也较高,应有意识多吃粗粮。

06 让人没精神

甜食会让你暂时心情变好,

并感到能量充足,

但研究表明,糖类带来的这种好处,

只能维持30分钟,之后便消失殆尽。

这会让人陷入恶性循环,

不断地想吃甜食。

此外,糖分还会刺激睡眠“调节器”——

血清素的产生,导致人昏昏欲睡。

预防建议:

当你感觉没精神时,

不妨吃点水果或来个水煮蛋。

07 导致糖尿病

一项研究发现,

人每天只要多摄入由糖分转化的热量150卡,

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高出1.1%。

如果已是糖尿病患者,

糖分带来的麻烦会更大,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留在血液里,

严重损害整个人体机能,

服药效果也会变差。

预防建议:

务必警惕“隐形糖”。

含糖饮料的糖分仅占你摄入糖分总量的1/3,

一定要仔细阅读食物标签,

番茄酱、速冻食物、牛肉干、

面包等都含有不少糖分。

首先,

要学会看加工食品上的标签。

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

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

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前几名,

就是含有“隐形糖”的食物,一定要适量摄取。

其次,

选水果时,尽量选成熟度稍低的,

不但含糖少,

具有保健价值的营养成分还更丰富。

第三,

吃白粥、白米饭等上升血糖速度快的食物时,

一定要配一些膳食纤维多、

蛋白质丰富的小菜,

比如芹菜拌香干。

对于土豆或芋头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

尽量别蒸着吃,要切成丝炒着吃。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抑制血糖上升。

08 诱发心脏病

糖会导致人体内的尿酸、坏胆固醇升高,

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从而导致心脏病、中风风险增加。

此外,与正常人相比,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风险高出48%,

心脏衰竭的风险高出65%。

预防建议:

了解食物大致的含糖量。

一般来说,一罐苏打水含糖量为12克。

一片全麦面包含糖量为8克。

一块奶油糖含糖量约20克。

一瓶500ml的甜味饮料含糖量约40~50克。

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可能超过20克。

09 致使胆固醇紊乱

食用糖最多的人,

体内的坏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也最高,

而好胆固醇水平则最低。

糖分过量不仅会刺激肝脏不断产生坏胆固醇,

还会抑制身体对坏胆固醇的代谢能力。

预防建议:

控制好热量,坚持吃早餐。

研究显示,

肥胖女性早餐吃含高蛋白的鸡蛋,

午餐热量摄入会减少160卡。

不吃早餐后果更严重,

肥胖风险会高出4.5倍。

10 引发认知障碍

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学家——

苏珊娜·德拉·蒙特和她的研究小组,

最先发现了胰岛素耐受性、

高脂饮食和认知障碍症之间的关联,

并将这种疾病命名为“3型糖尿病”。

此项研究认为,

认知障碍症也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

可能是由于大脑吸收果糖,

以及转化能量的能力受损导致。

此外,高血糖会损害血管,

导致大脑缺氧或营养不足,

也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得认知障碍症的原因。

预防建议:

告别高糖、高脂食物,

它们是导致认知障碍症的重要原因。

11 出现上瘾症状

与毒品类似,

糖分会促使人体分泌出多巴胺等。

多巴胺可以刺激大脑快感。

人体还会对糖产生耐受性,

此后需要吃更多的糖才能产生快感。

预防建议:

耐心培养一个低糖饮食习惯。

一般来说,味蕾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慢慢适应没有甜味的食物。

12 癌症风险加大

一项针对2011例绝经后妇女的研究发现,

血糖水平高的人,

患上直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几乎高两倍。

还有研究发现,血糖高的人,

更容易患上肝癌、乳腺癌等。

预防建议:

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量,均衡饮食。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每天单纯摄入的糖,

女性最好不超过20克,男性不超过36克,

儿童不超过12克。

3

延伸阅读

国家级名医李果烈:

不要震惊,我的养生之道有一条,决不碰甜食

▲ 李果烈 国家级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01 吃甜食,有什么影响?

血糖快速升高

“甜食”,是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就像葡萄糖水、糖果、巧克力、

冰淇淋、月饼等,

因为其中含较多的简单糖,

这些食物的糖分会很快被人体吸收,

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并持续一段时间!

血脂升高

吃甜食过多,

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也会增多,

易产生高血脂症、心脏血管疾病。

引发痛风

糖过量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

而尿酸过高,

就很容易引发痛风,痛风很折磨人。

美国调查显示,

大量喝甜饮料的人痛风的发病率比不喝甜饮料的人高出120倍。02 糖吃得多,男女老少都危险

男人:多吃糖易骨松,胰腺癌可能找上门

多吃糖会影响钙质的吸收,

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

男人免不了工作应酬喝酒或提神喝咖啡,

更加速钙流失。

过量吃甜食还会增加胰腺癌发病几率。

吃糖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

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

而这是引起胰腺癌的潜在因素之一。

暴饮暴食再吃甜食过量,后果不敢想……

女人:衰老更快,妇科炎症也来了

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

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

导致女人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糖呈酸性,如果经常吃糖,

会导致女性阴道内菌群失调,

霉菌大量滋生,从而患上霉菌性阴道炎。

老人:诱发三高,还会导致精神障碍

吃糖多,易导致脂肪堆积,引发肥胖,

上了年纪的人肥胖,更易出现三高症状。

吃糖也是可以上瘾的,

而且有研究发现:

许多嗜糖的人易发生精神改变,

性格怪僻异常。

这正是上了年纪的人要重点防的!

儿童:会近视、长龋齿、还厌食

对儿童来说糖含量的增加,

还会引起眼球房水、晶体渗透压改变,

导致近视的发生。

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

儿童极易患龋齿(蛀牙)及多种口腔疾病。

过多食用甜食,会抑制食欲,

依赖甜味也是部分儿童厌食的重要原因。03 三招识别“隐形糖”

相信你看了上面的内容,

肯定在慎重地告诫自己:

不吃糖了,再也不吃糖了!

不过有时候,你可能会中了隐形糖的计,

这三招,让你看穿“隐形糖”!

第一招:

一些甜味食品在标签上列有相关的含糖量:

如可乐或果汁每100克含糖量在10克左右。

一些雪糕也标明每100克含糖量约20克。

第二招:

没有标明含糖量的,

可参考其碳水化合物含量:

如一些饮料,

其含糖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当。

第三招:

吃糖要节制:

在标签中,如果白糖、砂糖、蔗糖、

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

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

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

就意味着其“隐形糖”的含量可能不少,

吃起来也要节制。

值班编辑:刘梦雪  编审:李小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生命时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