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应用把国际油价从100美元/桶的高位拉至约40美元/桶,重创了俄罗斯和中东的能源红利,而如今的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成功试开采可燃冰或将再度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本次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介绍,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并试气点火。 神狐海域试采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1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在此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正面袭击。经试采平台工作团队精心部署,台风未对平台安全及试采工作造成影响,可燃冰保持平稳持续产气。我国通过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最终超预期完成试采工程目标,取得可燃冰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什么是可燃冰?它是冰吗? 其实,可燃冰并非都像冰块一样,它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在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气水合物其实都和泥沙混在一起,它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甲烷含量占80%至99.9%,在高压低温环境下呈结晶状,遇火可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中国可燃冰资源到底有多丰富? 能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实为重中之重,这也是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为什么要和中国争南海诸岛的原因!南海的可燃冰资源有多丰富?中国科考人员经过测算,预测南海可燃冰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是世界上已发现可燃冰地区中饱和度最高的地方。 天然气水合物储量巨大,仅我国海域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达到8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世界资源量约为2100万亿立方,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将解千年能源忧! 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非凡 宏观来讲,随着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现在的能源比如石油、煤炭也日在枯竭,同时温室效应的日渐严重,寻找新能源替代迫在眉睫。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未来几十年内将向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目标发起冲击。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源供应还不能完全自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来能源供应,例如每年都要从中东和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海底可燃冰资源的开采如果能够实现商业化运作,保证一定数量的能源供应立足于近海海洋经济区域内的开采,将会极大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外来能源供应的依赖程度,从战略上有利于能源供应的自给程度,从而也改变了世界能源供应的传统格局。 从市场层面来看,国内能源结构的改变和能源成本的下降,将促使汽车产业发生变革,国内汽车保有量也将飚增。相关资料显示,预计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实现能够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后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发,那时可能我们就能使用“燃冰汽车”了。届时修车师傅和小轨也要与时俱进,对维修技术进行升级换代啦。 版权申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