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否根据“两对半”结果判断乙肝治疗效果?

 海纳百川cl 2017-06-30

现在有些地方开展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用于观察乙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表明他们对机体感染HBV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疾病状态及其和抗病毒治疗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

目前针对感染性疾病抗病原体的药物治疗主要有两类:一是杀灭,如对梅毒、结核病的抗菌药物治疗;二是抑制,如针对乙肝和丙肝的抗病毒治疗。当治疗有效时,前者表现为病原体消失,后者表现为病原体数量降低。显然,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应该是病原体的存在与否和存在的数量多少。就抗体而言,因其是机体对病原体——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产物,病原体即使因抗菌或病毒药物的应用已消失或大大减少,它也可能在体内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持续存在。所以,其与治疗效果并无关系。

也许有人要问了,那病原体抗原呢?其含量高低与病原体之间呈正相关吧?我们说,这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HbsAg和HbeAg为例,情形就非如此。HbsAg在乙肝患者血循环钟是以三种形式存在的:圆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颗粒,其中只有Dan颗粒是真正的乙肝病毒,但其仅占所有HbsAg的0.2%,其他绝大部分为空的圆形颗粒和管形颗粒。显然,HbsAg和乙肝病毒之间缺乏正相关关系。

HbeAg通常与乙肝病毒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也是乙肝患者传染性强弱的一个主要血清学指标。按理说,它可以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观察指标,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人这样做。但由于乙肝病毒的相关基因常常发生突变,使得HbeAg表达缺失,此时血清HbeAg测定为阴性,但病原体仍大量存在。所以,HbeAg也不能作为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的观察指标。

在乙肝“两对半”中,真正有定量测定价值的只有抗HbsAg,但有经验的医生也不会用它来观察临床乙肝患者治疗的疗效,而多用于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判定。比如,当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如外周血中抗HBs定量测定超过10mlu/ml,说明免疫有效;反之,免疫无效。免疫者所产生的免疫力强弱及免疫持续时间,亦与抗HBs含量高低成正比。

欢迎关注加V认证新浪微博:@药物咨询师-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