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味相反,却救了孩子的命!

 我喜欢古中医学 2017-07-01


中医书友会第13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十八反”为中医受业必知,“本草明言十八反”的歌诀,中医人也多倒背如流,其中指出,甘遂、甘草相反,而不能同用。王修善老先生却对甘遂、甘草“情有独钟”,如此案虽众口交咻,也毅然用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编辑/黄山)

伤寒温病篇

作者/王修善


余在籍时,城内李姓之子,年十五岁,秋初病热,身微酸楚,能食能跑,不以为然。十数日后,卧床不起,延医治疗二十余天反而增剧,昏愦不省人事,众医束手,诿之不治,后乃延余,至则同前医会诊,彼等皆言阳证见阴脉,不可为力。


余诊之,脉象若有若无,舌干苔黄,舌面有白泡,按腹坚硬,呼吸似难,热势炎炎,是挟食无疑。与众商一下法,全谓牛黄服了二钱多,清下之药,早已服过,况脉象见败,恐不胜再下。


余曰:“今此病结胸证悉具又兼挟食,急下尚恐不救,缓行祸不旋踵矣。虽脉象见状,因邪火内郁,阳证似阴,伤寒温病间有是脉,可舍之勿论。”众默然似有难色,惟时患儿之父恐吾作难,直曰:“吾子犹兄之子也,因知病已凶多吉少,然尚有一息,不得不尽人事,请兄速赐一方,拯儿命于万一,殁齿不忘大德。”其言辞恳切,动人心肺,遂授笔将方疏讫,欲与众商,讵知彼等一见大陷胸汤加甘草,竟不言,一齐辞去。


余忖彼等既不相商,必是散布流言,恐李闻之生疑,则愤事矣。即将甘草与甘遂相反相使之义为之解释,安危在此一举。座中患儿之舅父,即欲市药,余止之,请三思而行。伊等同声曰:“谩不说相反,就是砒石也在所不疑,请兄勿虑。”须臾,市归。付余检验,验毕,嘱服药后至夜半,大便行与不行告我。


时有未申之交,余出自行散步,遇友人某者仓惶告曰:“李之子,前数医皆推诿不治,闻兄以大陷胸汤加甘草予之,现在满城风雨,言今晚必死,兄何不恤名耶?”余曰:“吾固知不免旁人讥诮,但义不容辞,况医乃仁术,见死不救,仁安在哉?吾宁逆同道诸公,决不忍见死不救,满城风雨,又何妨乎?”


晚间,正欲就寝,子父忽来,言大便已行一次,所下甚多,烦兄再往一诊。余即偕行。至寝所,视便下之物,黄水与脓相半盆,内有干粪十数枚。脉息似有起色,按腹软软,仍是呼吸不醒,恐阳元伤阴,即以西瓜掺白糖用勺灌下,即时不咽,后慢慢下咽,越灌嘴张越大,咽得越快,一连灌了十余匙。嘱二煎药不敢再服,今夜要轮流看照,不可有误。米汤、西瓜徐徐服下,不可有缺,可能大便还下两三次,来日再视。


及天明,子父登门笑言可掬,言:“果然不出所料,自兄走后,又便两次,所便之物,秽气比初次更甚,肚腹绵软,塌陷成凹,熟睡良久,黎明呼之,能张嘴要吃,请兄再诊,诊之脉静身凉,遍身微润。”须臾,睁眼良久曰:“王老伯何日来。”一家大笑。说毕竟要吃羊肉包子。余曰:“病新瘥,休说羊肉包子,就是米汤也不敢多吃,俟一日外渐渐再加面食,方保无虞,不然有犯‘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之戒。”


是役也,若非李之笃信,虽儿舅父之赞成动,余虽当正不阿,救人之心切,能如之何?陈修园曰:“病人之吉凶,寄之于医。然权不操诸医, 而操诸用医之人。”诚哉斯言。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