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我用桂枝加葛汤治落枕二例

 负鹏载舟 2017-07-01

[原创]我用桂枝加葛汤治落枕二例

一尘





落枕是指睡觉姿势不适当,或感受风寒,或颈部轻度扭伤,以致一侧颈肩部甚者牵至肩背部强硬疼痛,一般于晨起颈部强痛不舒,转头不利者多见,轻者用手法按摩或热毛巾敷后于一二日即可缓解好转,重者转头不得,俯仰不行,3~5天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

项背,乃太阳经脉所过之部,太阳经气不舒,津液敷布不利,经脉失于濡养,则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伤寒论》第十四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我常宗此法治项背疼痛患者每获良效,现录病例二则如下:

盘某,男,15岁,学生,2004年4月12初诊。
感冒三天,今天上午听身后有人呼喊即转头去看,便即扭伤,头部俯仰不得,转侧艰难,稍动便感痛如抽筋。舌淡红,苔簿白,脉弦。此风寒外袭,太阳经气不舒故也,治当驱风散寒、舒经活络。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葛根15克   桂枝12克   白芍10克   甘草3克   
桑枝15克   秦艽6克    陈皮10克   香附6克
当时给患者于大椎、肩井穴二处火罐15分钟,症状减轻,上方二剂即愈。

黄某,男,30岁,工人,初诊2003年5月22日。
左肩胛区酸痛3天。
三天前因天热,铺凉席于地板上睡眠,并吹风扇,觉醒后自觉左肩胛区内肌肉酸痛并渐加重。往市二医院就诊,诊为“风湿痛”给予止痛药及风湿膏敷贴,症状未见减轻,即来我处诊治。
查左肩胛区稍肿,按风门、肩外俞则酸痛难忍。舌淡苔白脉滑。当即给予火罐疗法,并处方如下:
葛根12克    桂枝6克   羌活10克   枳壳10克   
陈皮10克    香附10克   苍术6克  石菖10克
此方三剂服尽便觉痊愈,只是皮肤稍有些痒为自行擦风湿药水所致。



Originally posted by 亦医 at 
伤寒中葛根用于解痉,量可以用得更大。
不知在此量是否可以加大。
请教一尘老师。

我葛根的用量一般是10~20,通常是用15克,个人的习惯而已。



Originally posted by ebenezer at 
火罐一般治疗10分钟是否达到效果!!!
可以呀!教科书是说的十分钟,但临床上是灵活的,可以五分钟,也可以十五分钟,还可以二十分钟,至于时间长而至起水泡,也是个人体质的,有的二十几分钟也不见起泡,有的十几分钟就起水泡了,还有起水泡好不好,其实起水泡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只是有些病人不太乐意,所以我一般都于不起水泡不度。



xiaorongli1
扭伤!
此风寒外袭,太阳经气不舒故也,治当驱风散寒、舒经活络???
即为扭伤,何又从风寒外袭立论。。。。。。
:( :( :(




黑糊糊
从伤寒立论没错,这个病正是“项背强几几”。
不过一尘现在用这个方,就会感觉以前的用量太小了。:lol:




紫菀1028
我看了“《伤寒论》与经络   ” 有这样一段话『 再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尤其是妇女,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加葛根汤。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药,很有效,一吃就好。记住,这是指中央一带,脖子甚至到后背都管用。但是,如果你说后背、脖子疼,两边到肩胛也疼,这样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侧属少阳。太阳行于后,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要用小柴胡汤。跟我实习的学生知道,我治后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两肩,不加就不行,这就是经络,经络辨证嘛,没有这个怎么行呢?』很想一尘斑竹能再发些病例,让大家好好学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