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对临在的体验

 太阳当空照917 2017-07-02

第二章对临在的体验

8.觉知到“在这里”

在我的内在有一个非常真实的部分——自我,但我总是不愿向它敞 开,反而要求外在的一切向我证明它的存在。我总是浮在表面,面向外 在去抓取或是来保卫自己。也许我可以采取另一种态度,另一种心态,不

去抓取,只是接收。我需要接收一种从外界无法获得的印象 种对素

质、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印象。了解的行为是一种放弃的行为。 我必须放开手。

在注意力强一些的时候,我有一种"在这里"的觉知——这是一种 观察,一道光,一种具有理解力的意识。意识就在这里,我无法怀疑它, 但我也无法相信它,我无法感受到它就是“我”,就是我最根本的本性。 我认为我可以寻找意识,看到它并了解它。我们把意识当做一个观察的对 象,但是我们无法觉察到意识。如果我能够体验到意识来自于我身体的后 面或上方,我就会发觉其实是意识本身在觉察、在了解。没有观察者,只 有了解。如果我体验到的意识在我的身体里,那样“我”好像就是这个身 体,而意识也就成了身体的一个属性。

当我的头脑能够如实地了解自己,我的心也能够如实地了解自己时, 我就能开始感受到真实意味着什么。另一种思维出现了——安定、静默,

并且能够包容我寻常的念头。一种对本质的感受也会出现,它不是一种对 形式的感受,但却可以包含形式。于是我具有了一种新的思维和一种新的 感受,它们可以觉察到事实,觉察到事物的本相。

所以,现在对我来说,唯一的实相就存在于我觉察自己的努力之中, 其他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一切都被我的头脑扭曲了,这使我无法接触到 事物的本性。我必须先去接近自己的本性,清醒地觉知到对“我”的意 识,并只是专注于此。意识永远都是对自我的意识。我们可以用任何自己 喜欢的名称来称呼本我——意识的宝座,甚至上帝的宝座。关键在于它就 是中心,就是我们素质的核心,没有它就没有一切。

我需要学会把注意力专注于这个中心并停留在此。我需要去理解临在 的这种行为,理解临在的这种主动活动,它总是被一种反向的被动活动所 威胁。我觉知到一种我无法占有的实相。这就是我自己,这就是我在素质 深处的本相。我觉得自己需要具有某种品质才能将它辨识出来……但又不 知道所需的品质是什么。了解这种实相需要更髙层次的感知力,而我还从 未去开发过这样的感知力。我的贪婪会把我同这个实相隔绝开来,并阻碍 我去了解自己真实的状态。我总是想要去得到或抓取我认为应该拥有的东 西,但却忽略了尊重。尊重本身就可以带来一种无条件的敞开。

我开始意识到我要获得的东西并不只是属于我的,也并不只是存在于 我的内在。它是一种宏大的和更为本质的东西。在它面前,我的紧张一一 得到释放,直到有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内聚的临在,这是统一的状态所赐

的礼物。它给我带来了一个问题 个与我的存在有关的问题。我每时

每刻都对这个问题感到疑惑,一直都不确定,一直都不确信,一直都难以 作答,它需要我将自己完全地投入进来。现在,我存在着,感觉到一股难 以名状的神秘力量,它带领我走向了这种统一的状态。到底我在向什么样 的力量敞开自己……我渴望知道。我在这里。我不是封闭的,我没有被禁 锢在内在的任何一部分里。我觉知到自己成了一个整体。

9.觉知到内在的素质

我不明就里地存在着。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我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我是否情愿。我当下的存在状态和我的所作所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 答。无论我的觉知力达到何种程度,我的回答都会完全受制于我素质的状 态。这个问题总是给我带来新的挑战,而我那总是老一套的回答会让我跟 这个问题失去接触,因为在这样的老套回答中常"我”在发挥着作用。

“记得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指的不是记得我所代表的那个 人——我的身体、我的社会地位以及我的责任,而是觉知到我内在的素 质。我渴望变得完整、统一与合一,渴望活出我的本相。当我感受到这个 渴望时,好像我整个的方向都会发生改变。不用我做什么,在我各个部分 中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趋向临在状态的活动。如果要让这种活动自行发展 下去,我就必须臣服,并让各部分保持完全同频的状态。这种活动的强弱 完全取决于我各个中心的平静程度以及我注意力的自由度。我需要去感受 这种临在在我的内在自行形成。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幵始觉察到我必须同时与我所有的中心相连接。 它们当中总是有某一部分的能量流不是太强,就是太弱。如果我过多地处 于头脑里,这种所需的连接就不会发生,如果我过多地处于心里或身体 里,情况也是一样。我与所有部分的连接程度必须是一致的。为此,我必 须具有一种有意识的注意力,它是一种我所未知的注意力。我只有安静下 来,进入越来越深的宁静时才能感受到这种注意力。临在就在这里影响着 我,掌管着我,但我必须对它有渴望,有意愿。这样,真""就会出现。

我学着去净化用于觉察的力量,这种净化不是去摒弃不想要的部分, 转而选择想要的部分,而是要学习去觉察一切,不排斥任何细节。我要学 习清晰地觉察。我觉察到一切都同等重要,我能够接受失败对我的积极意 义。我上千次地重新开始。一切都取决于我的这种觉察。

我没有试图去寻找或行动,但我可以感受到那个想象出来的自我的 重要性,这种感受迫使我一直在通过激烈的斗争来保持它的延续性。而在 这个形象后面,我觉知到的是空无、虚空……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也无 法了解这种空无,因为它已经被占据了。当我觉察到这些时,一种了解的 渴望会从内在升起——不是要去了解一种具体的事物,而是去了解谁在这 里,去了解我当下的真实状态。这个空间被占据了。我从紧张中,从不停 闪过脑海的念头中,从一波波的情绪反应中感受到了这种占据。我不会去 抗拒,也不会逃避或分心。这就是我真实的样子,我欣然接受。在体验这 种状态时,我如实地觉察着它,仿佛我能够觉察得更深入,穿越它,变得 越来越自由。我觉察到自己的不专注。我意识到我的素质就取决于我的这 种觉察力。我可以自由地做到既不把自己的一部分当做整体,也不让自己 被隔绝在某一个部分里。

我需要发展一种纯净的注意力,它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不被任何主 观的反应所分散。我不知疲倦地一再回到感知升起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 我的注意力会自行净化,逐渐地去除那些与直接感知无关的部分,只有对 实相的印象会留下来。

10.“我”的回响

为了临在,我需要一种力量,它既要觉知到自身想要前进的方向,还 要有意志力去付诸行动。来自各个中心的注意力必须以恰当的比例投注在 这里,共同形成一种有意识的临在。我们的注意力不断地因外界事物的吸 引而受到威胁,我们需要觉知到这种吸引。我们有一种对活动的渴望,对 创造、对行动的渴求;我们同时也有一种对被驱动、被牵引以及去服从的 渴望。这两种力量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主动去面对 它们可以产生一股凝聚的能量,这种能量会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在这两股 力量的摩擦过程中,一种将它们重新统合的力量就会出现。

在一切的生活变迁后面,在我所有的烦恼、悲伤和喜悦后面,有一 种更伟大的东西,我能感受到它可以赋予我意义。在与它的连接中,我能 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它存在于我的外在,也存在于我的内在。它在我的内 在,于是我能够了解它——这种生命,这种非常精微的振动。我因为感受 到它的纯净而觉得它非同寻常。当我的念头与我的感觉相连接时,我能感 受到它。我觉得它就像是一种回响,一种对‘'我”的感受。这种连接显示 出我是一个统一体、一个整体,并且我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这种回 响是我现在可以了解的另一种内在特质,它经由我的高等中心从另一个世 界而来。我能够感受到它在以一种精微振动的形式与我共振,我努力使我 的各个部分与这种振动同频。这就需要我的注意力具有一种品质,能够让 自身靠近这种振动,并保持与它的连接。我需要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要强 大到足以在我的念头和感受面前保持活跃状态。这种能量不会自行减弱或 被任何东西所影响。我对觉察自己的渴望中就含有这种活跃的能量。

然而,来自另一个层面的能量驱动着我的念头和情绪。如果要了解它 们的特性,我就需要如实地觉察和了解它们。它们来自另一个源头,那是 一种惰性的影响力,它把我控制在与它一致的节奏上。如果想要自由,我 就必须把自己置身于一种更加主动的影响力之下。也就是说,我需要在内 在找到一种足够强大和敏锐的注意力能量,它能够将惰性力量的活动置于 它的观察之下。我一定不能让它们逃出我的视野,我必须与它们共存。这 些活动就在这里,它们不断吸引着我。如果我无法如实地觉察到它们,就 会赋予它们另一种价值,从而去信任和服从于它们。如果是这样的话,无 论是这些活动还是我自己都会完全失去意义。因此,为了了解自己,我必 须自愿地去探索D

只有通过为了临在而进行的工作,我的注意力才能够得到发展。当注 意力具有了更好的品质时,我会努力防止它变弱或被其他东西所控制。我 努力尝试,但却失败了,于是我继续尝试。即使失败了,我也会因此开始 了解如何才能成功。在这种努力中,我回到内在,然后再度走向外在去显 化。我发现当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外界吸引时,我就彻底失去了它,但如果 它走得不太远,我就可以像用磁铁吸东西一样把它拉回来。在注意力的这 种活动中,我了解到它的一些特性。我不得不去进行外在的显化,除非我 的注意力能够同时投注到生活上和我的内在,否则我将总是会迷失自己。

我们认为可以把注意力平均分开,但其实分开的两部分并非完全相等 和相同。我需要去体验那两部分之间巨大的差异。如果我无法以适当的方 式来做出密集的努力,我注定会迷失自己。我必须觉察到我之所以做不到 是因为我的注意力还不具备所需的品质。这就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这就 是我需要练习的地方。只有这才是最重要的。

11.两种能量流

我们并不了解自己在本质中的真实状态,即我们最高等的可能性;也 不清楚我们在个性层面的样子,即那些框住我们而又难以摆脱的局限。我 们认同于自己的个性,却忽略了它与本质之间应有的连接。而内在的成长 始于获得一种认识自己,彻底了解自己的能力。

我必须了解自己有着双重的特质,内在有两股力量:进行显化的下降 力量和回归本源的上升力量。我需要同时体会到这两种力量才能完整地了 解自己。我的存在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两种力量之间需要一种连接。这就 是我的临在的意义D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里——无论是关乎家庭、工作还是精神生 活——都有着一种包含内收和外展的双重活动。我们为了一个目标,为了 显化而行动,但在这种行动背后却有着另一种能量流。它没有目的性,不

去向外放射自己,而是要回归本源。这两种能量流是互相依存的。

我们在理论上知道这两种能量流的存在,但却没有真正地觉知到它 们。我对那股上升的能量流了解不足。在我渴望它时,我的内在却没有准 备好,我无法感受到这股上升的能量流的生命,无法感受到自己的生命。 对于那股下降的能量流我也不了解,我只是盲目地沉浸其中。没有对这两 种能量流的觉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对临在状态的渴望都是没有意 义的。我需要不断地觉察到它们,以便让我的注意力以及不让自己迷失的 意愿找到着力点。

以我注意力现在的状态,我无法同时觉知到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活动。 我会沉浸在一种活动中,忽视或排斥另外一种活动。无论怎样,我都不得 不接受这个事实.这两种能量流决定了我的生活,我的内在有两种特质。 我必须学会在觉察到低等特质的同时记得高等特质的存在。同时活出这两 种特质会给我带来挣扎。我需要对自己的这两个面向留下有意识的印象, 先是对单一面向的印象,然后是对两个面向同时的印象。低等特质必须为 高等特质服务,但服务是什么意思呢9我必须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并欣 然接受。我是被召唤至此的。我必须看到如果我没有临在,就只会去服务 于我的常"我”,从而使本质的我走向灭亡。这样的话,在这两种能量流 之间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人在那里。

关键在于让这两种力量在我的内在扎根,并去维持它们之间一种稳定 的连接。直到现在,那个下降的能量流一直都是我临在的主人,它没有遇 到任何的挑战。上升的能量流源自想要存有的意志——这不是一般意义上 的"意志”,而是一种"渴望存有”的意志。首先我需要把这种意志释放 出来,给它空间。我必须接受自己被动的状态,只有我真正地处于被动状 态,才能感受到那种活跃的振动。我在平常状态下唯一能够做出的努力就 是主动地保持被动状态——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