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三调”

 xiaoyao110 2017-07-03


入夏后天气逐渐变热,此时的养生有其特殊性。这一时期需做到“三调”,即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
page
1
精神
调养
     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皆非所宜。古人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
page
2
起居
调养
     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暑易伤气”,炎热可使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所以,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要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并注意加强防护。午饭后需安排午睡,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消除疲劳。酷热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是一项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其不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够锻炼身体。没有条件洗温水澡时,可用温水擦身,也能起到以上作用。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不宜夜晚出宿。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远离门窗之缝隙。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page
3
饮食
调养
     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亦多。若心肌缺盐,搏动就会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阴阳学说则认为,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却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