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部论语治天下——听侯景新教授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江河行地劲草庐 2017-07-0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7月2日,云龙书院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景新,主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阐释了儒家、道家和《周易》的管理思想。虽然主题是现代管理,但侯教授深入浅出、机智幽默地向听众传播了很多国学知识,现场时常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


一、儒家管理思想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历两千五百余年,它对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其思想精髓仍被人们从修身、治国、处世、办学、从商等多方面消化吸收。特别是从治国管理角度,历代帝王将相多以儒学作为执政的理论之基,宋朝宰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研究儒学,提炼其管理思想,并进行深化的理解、消化、分析,这对当今从政人员可说是极宝贵的智慧财富。

儒学管理的核心思想,其本源仍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而以后历朝历代的大儒虽对儒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多方面的贡献,但从治国的角度,则多是以打上时代烙印的治国策略为多。所以,全面总结儒学管理思想的精要实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思维 

儒家管理具有很理性的思维模式,即管理能力的培育应从小到大,管理能力的鉴别也应以小见大。所以儒家认为治天下先要治己,即修身、齐家,而后能治国、平天下。毫无疑问,这一思想是极富辨证性的。

《大学》(曾参)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它所讲到的管理思想就强调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其开篇第一章就讲:“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就是讲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则是诚意。

《大学》第七章又具体阐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就是说,人不诚者,为人所不耻,难以近众,则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大学》进一步阐释修身与治国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讲:“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大学》还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修身与治国的关系:认为君子有了光明的德行,才有百姓跟随你,有了百姓的支持,才会拥有国家。所以儒家学说认为管理的根本是个人的品德和素质。而高尚的品德和好的素质就有凝聚力,就如同众星捧月,这是最普通的道理。

沿此管理的思维模式,古人在用人荐人方面尤其重孝。汉王朝就曾提“以孝治天下” 

仁为核心的管理原理

儒学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仁,故不论孔子,还是孟子,他们就管理而论首先强调的就是仁。什么是仁?“仁者爱人”。

孟子对仁治的道理则有更具体的解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辞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政者,正也”的管理示范

儒家治国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表率作用。《论语·颜渊篇》讲道:季康子问政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就是讲为政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而后其管理才会有勇气、有号召力。

俗话说:“邪不胜正”。

孟子对正也有独到的论述,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敢问何为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

中庸之道的管理方法

中庸也是儒学中重要的管理思想,他最早被孔子提出,后被孔子的孙子子思系统化,再后来历代大儒也都论及中庸。

子思是孔门中很有影响的学者。《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鲤,字伯鱼 。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南宋朱熹曾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故此又称《四书》。 

中庸,朱熹《四书》注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总之,中就是不偏不倚,做任何事情都应把握度,恰到好处才好,如果做得“过分”或者“不及”,都不会达到目的。相反,偏激是导致事物失败或走向反面的重要因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皆言此理。 

信为管理至宝

信即守信义,讲信用。这也是《论语》中讲得很多的。

《颜渊篇》写道:“子贡问政怎样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人无信不立,令无信不行。

守信是管理者的一个秘诀,其原理在于信本身就有威力。所以历来帝王都是“金口玉言”。

据叶梦得所撰《避暑录话》记载: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赵匡胤曾叫人密刻一碑,立于寝殿的夹室,称为“誓碑”。谁也不知道碑上的誓辞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直到金兵入侵,汴京沦陷,誓碑的面目才得以展露。誓碑上只有三行字:“一云柴氏(后周世宗)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之罪,只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准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须谨遵此誓,有违犯者,天必殛之。”


二、道家管理思想


道家理论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所创立,后为庄子等不断丰富和发展,渐成体系完整的一家之说。道家理论的具体内容涉及养生、处世、治国等多方面,特别是从管理的角度,其思想同儒家和法家可谓是大相径庭。

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的管理思想无一不体现了阴阳的辨证哲学,即目的和手段往往是相反的两方面。但“有”、“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道家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终极的哲学还是“得一”。那么,具体总结,我们可以把道家管理的核心内容归总为如下几个方面。

无为而治

道家最核心的管理思想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庄子等的思想均集中于此。

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上善若水

道家的管理的密旨在于谦下不盈,正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成功身退,天之道也。” 

因此,很多明智的君王多以谦下用人。比如“燕昭王师从郭隗”的案例:

燕昭王(前314一前279)在燕国大乱、齐军破燕后,成为燕国国君,卑身厚币,从招贤者。燕昭王专门去拜望郭隗 。

郭隗回答说:“帝者把士人当老师,王者把士人当朋友,霸者把士人当臣子,亡国者把士人当仆役,当国君的人,如果能屈己之身以敬事士人,让士人坐在南面而自己则坐在北面以受学(自古以南为贵) ,则贤于国君百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国君早到而迟退,见到士人以后先对士人问候,而后静听士人讲话,则贤于国君十倍的士人就会前来;若是士人来了以后国君才到,那么,来的不过是同国君差不多的人;若是国君颐指气使,那么,来的不过是仆役一流人物罢了;若是国君暴怒喝骂,那么,来的人就是囚徒、奴隶一流人了。这就是自古以来有道之君才能引来贤士的道理。 ”

道家的谦下之学深不可测,堪称道家管理用人的密旨。正如老子讲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值得我们深深领悟。刘备用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证。 

崇尚节俭

道家管理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就是崇尚节俭。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讲:“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庄子讲:“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不仅结束了魏晋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而且建立隋朝典制,多为唐朝以后各朝所遵循,在中国历史上贡献很大。他还非常注重节俭,加强自身修养。他曾对太子杨勇说,自古帝王没有谁喜欢奢侈而能长久保住基业的,要杨勇务必崇尚节俭。太子杨勇、三子杨俊都因为生活荒糜奢侈而被文帝废免。然而,到了隋炀帝,他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虽有凿运河之实,但终因好大喜功,超过百姓的承受能力,从而最终导致国毁身亡。

有人总结说,成就功业的要旨是:“文官不要贪,武官不怕死”。

公平之旨

在老子看来,“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样的社会太不公平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认为应取消“人之道”,代之以“天之道”的公平制度,即损有余而补不足。“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的这些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农民起义的领袖,无不采取不同的形式,以“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为号召。

所以,《道德经》倡导公平,认为只有公平才能求得社会稳定。

阴阳之道

我们生活在阴阳的世界里,所以老子对阴阳有独到的认识,《道德经》大部分章节均涉及阴阳的阐释。从管理的角度,老子特别阐释手段和目的之间的阴阳关系。

如第七章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第三十六章则讲阴阳之道的具体妙用:“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兵乃末术

老子不认同儒治,也不认同法治,更厌恶用兵。

他这样解释:“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老子又讲:“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实际道理也如此,以兵摄之,民心不服,积之越久,则国家混乱的危险也就越大。


三、《周易》的管理思想


天人合一论

《周易》为周文王所做,司马迁讲:“文王拘而演《周易》”。但《周易》里的《易传》则为孔子所撰。东汉著名史学家在其《汉书》中说“孔氏为之《彖(tuan)》、《象》、《系辞》、《文言》之属十篇”

《周易》一向被奉为六经之首。在儒学十三经中它也是第一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的地位。

《易传》讲得很清楚,“易与天地准”,“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实际就是说天人要合一。既要法天地之仁,又要顺从自然。 

因此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这里论述得太精辟了,如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沙尘暴、酸雨、地震均是天垂象。因此,掌握了规律,就会一目了然。

总之,《周易》以法天地为理,认为这是管理至要,如“仁”、“礼”、“信”等均出自天地。所以,八卦取天、地、雷、风、山、泽、水、火,以其性而演八八六十四卦,其妙无穷。 

卦相解析

太极生两仪,即阴与阳。

阴阳的表示有奇数偶数说,有男阳女阴说。

两仪生四象,即阴阳相重,阴阳交合而变。

四象象征四方,也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

四象生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卦之象为:“乾,健;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子,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

《周易》管理要旨可以概括为三点:1、当其位 2、阴阳和谐 3、审时度势

《周易》通篇讲变,而“变”以一定的周期,故成“周易”。据此,文王总结出不同阶段,人生的主导思想不同。也就是权谋要依时而变。所以,变是《周易》管理的要旨。

首卦《乾》,是关于胸怀大志者的政治道路的系统描述,六个爻所象征的六个发展阶段,以及相应的爻辞借龙为譬喻,道尽了政治权谋的种种要诀,是《周易》政治权谋思想的概论。

初九(阳在阴位):“潜龙勿用”,以潜伏在水中等待时机的龙作为譬喻,告诫德才兼备之士在发展之初应不要过多显露自己。《水浒传》中的宋江在浔阳楼头题反诗,有“潜伏爪牙忍受”一句,便是这一条政治权谋术的最好写照。诸葛躬耕南阳,时号卧龙。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以龙跃出地面象征德才之士应该适时而起,依势而进。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明确告诫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志士,仍须时刻保持努力不懈的进取精神,小心谨慎,戒骄戒躁,不可有丝毫的疏忽。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是说继续发展,当成了一定气候时,这时才可松口气。

九五(大阳小亦阳):“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以龙在天空中的腾飞,象征德才之士经过奋斗终于达到自己的至高目标,那么,在大展鸿图之时,则应注意养贤,使得人尽其才。 

上九(阳极阴位):“亢龙有悔”,象征飞腾到极限的龙,会因迷茫失去参照而生变,故处在领袖地位者应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由于《乾》的卦爻辞系统地论述了德才之士从政的原则,故几千年来一直被政治家们奉为圭臬。通读《周易》,你会理解变亦常的道理,而后能喜、怒不形于色,荣辱皆能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诸葛亮在《诫子书》也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也说明了管理修身之要:由慢而静,由静而定,由定而慧。


文/吴云 图/张长通

编辑/张一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