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二年级讲义 (4)

 爱雅阁 2017-07-05
基础二年级
律诗章法决定作品质量
第四讲 转句
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们说一下作业的情况。
据评阅老师反映,在作业中,发现不少抄袭的情况,抄袭甚至到了连标点符号都完全一致,错误也完全一致。这种行为我们不主张,道理很简单,现在可以抄,一旦开始写律诗作业,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时候,试问又如何去抄袭呢?组里的讨论,是我们学院支持并鼓励的,但这个支持和鼓励,并不意味着故意抄袭会被许可,甚至标点符号或错误都完全一致,交流的目的是为了相互帮助、以期了解掌握,共同提高。而不是集体商议一份作业,然后让大家复制。朋友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写出四平八稳的作品来,无论如何抄,终归有抄不了的一天,与其这一天晚来,还不如让它早来,用自己的腿走路吧。
现在,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承句的功能。承句,承接起句,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扩张;而不是在起句上写个没完没了,还停留在起句上,那样就不是承句。承句是偶句,不是对仗,对仗不能够准确的解释,对仗丝毫没有提到承句的功能,更没有偶句的特征。
下面,我们将接触到“转句”。我们将继续使用以前使用的例诗,结合例诗进行讲解。还是先看李白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上一讲,我们提到了律诗独特且不变的章法,这就是“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最早并不是律诗拥有的特征,而是诗歌的特征,实际在《诗经》中已经有所表现,在枚乘定义之前,已经有不少作者在楚辞和汉乐府中进行运用。比如由宋玉之《神女赋》、屈原之《渔父》,到后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以及再后来的杨雄、左思、班固、张衡等人的作品,逐步的运用起承转合这种结构进行创作。乐府对诗的定义,与我们所说的律诗相比,更具有广泛性,泛指所有的诗歌作品,其中就包括赋。不同的是,当时,起承转合并未纳入到格律中,在汉朝属于章法,一直到隋朝正式规定为格律之一部分。尽管,之前已经有大量的作品,广泛的在运用这种结构。
转,就是转变,这个转变,只是在承句的基础上,向主观进行转变,使起承客观的描写,让位于主观的转合。简单点说就是由承句的景语转向情语,这个转变,不是脱离承句的转变,而是百分百建立在承句基础之上的转变。
我们实际欣赏李白的转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又是一个偶句,而不是对仗,关于转句是偶句这点,是唐朝诗人们的共识,并非我们学院的发明,学院在这一点上是继承。关于偶句与对仗的区别,上一讲已经讲得很明白,不再继续罗嗦,有疑问者请参考上一讲所讲内容。这里大家注意:转句依然是按照偶句进行写作。
我们看李白的诗,承句是远征的蓬,蓬将去向何方作者并没有交代,只说了“万里”表示遥远。那么转句的浮云,符不符合“万里”的标准呢,当然是符合的。比如唐朝其他作者的诗句“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点破清光万里天”等等,这说明云完全符合“万里”二字的内涵。
浮云是什么呢,李白笔下一转,告诉读者浮云是游子之意,意者心音也,也就是游子的心声。通过赋予浮云主观的象征,对应着游子的心声,作者顺利的由承到了转(从客观到主观),不仅华丽、且完美的实现了转,无一隙的进行了衔接。浮云等于游子之心声,与浮云同挂在天上的是落日。落日是将落、尚能看见的太阳,并非完全落下去后的天色已暗。落日,是故人的情怀,同样是主观的叙述。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天空,天气要么阴、要么雨、要么多云、要么晴,总之会有一种天气情况出现。李白这里所使用的浮云和落日,目的很明确,意思就是心声和思念,天天都有永远不绝,没有至尽。看到浮云,心底滑动的是游子的心声。请注意,偶句前分句,仅仅是说游子,这个属于单方面的。而后分句故人,则是指那些已经离去了的人,不单单是游子或作者,而是相互、共同,言下之意,就是相互拥有同样不变的情怀,如同那每天都会朝西而下的太阳,相互的情怀,正如同那永恒的太阳一般,长在、永远不灭。
上一讲,我们特别提到,律诗的起承转合是呈螺旋式的向上发展的,这种螺旋式的向上,仅仅围绕着一个中心,逐渐升华。从青山白水,到孤蓬、到浮云,再落日的情怀,步步在提升。当读者读到“故人情”的时候,读者的内心被强烈的触动,使读者有同感,能够引起共鸣。对故人的思念、对过去的铭记,表现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代、任何人身上,都具有同样的价值观,符合普世价值。这就是作品成功的实现了转的功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李白前“意”后“情”,虽然都是主观,但却有很大的不同。意者,上音下心,心音也,也就是作为人,心中所思所想。情者,心中之青也,不仅同样是心声,更是青的体现。意,属于音的范畴,而情,属于青的范畴;因此意和情有着显著的区别,不可等同。意和情,两者结合为偶,正是一种升华,升华到青的高度,例如青天,例如“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和情,并不是简单的平仄相对,平仄,不过是最基本的工具,由意到情,意情的组合(二者合而为偶),使转句的功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得到了最大的提升。这,就是偶句的美。作者要表达的是,浮云使人经常想起远行的游子、仿佛经常听到游子的心声;落日,表示不朽的思念、不灭的情怀、永恒的铭记。
如果说起承的偶句内容,相对平淡一些,那么,转处的偶句,则相当的紧凑、相当的突出,读来令人为之一震、为之一叹。因此,承转,根本就不是懂得平仄相对、词性一致那么简简单单,就可以去写律诗。知道分清楚平仄,顶多半小时;懂得词性,对于大家来说,不会超过五分钟。但是,谁能够一小时内就从不会写律诗到会写呢?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要因为对仗容易、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就采用这种超级简单的说法。而不愿意去接触有难度的偶句,更不愿意去了解偶句、掌握偶句。我个人深信,在现场的朋友们的努力下,未来,你们一定会写出比自己今天的句子更佳的偶句,为律诗写下精彩的一笔,奉献出最美的诗篇,留下大家光辉的印记。我与在座的诸位,共同努力、共同期待。
我们继续看另一位作者,杜甫的转: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与李白不同的是,李白从万里写到浮云,杜甫却从长江,写到了万里。浮云和长江,在古人的眼中,都属于万里之物,时间久、空间悠远。虽然他们的顺序相反,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学们请注意,虽然一首是五律、一首是七律,但他们相同的是,在转句的前二字,均不带主观的色彩,主观的,都不约而同的从第三字开始。李白写的是游子,杜甫写的是客,总之,都不是主人,都不在家乡,都属于人在旅途(异乡)。
作为律诗,并不使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比如杜甫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按照今天的写法,应该是作客(离开家乡)万里之遥,所以在秋天里悲。而不是隔着一万里对秋天的悲,因此才去作客。为什么在秋天悲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团圆,并不是象我们今天这样,春节赶回家;而是在中秋前就要赶回家,中秋,就是团圆的日子。如果这个习俗延续到了今天,一年应该放两次团圆假,估计没多少人反对。那么,不仅有春运,还应该会有秋运。不过,假虽然没有,但今天吃月饼,也有团圆的意义在内,这个月饼团圆,正是传统的延续和继承。
李白写的是“游子意”,杜甫写的是“客悲”,作为偶句的前分句,都意味着,后分句绝对有提升、有升华,杜甫的悲到底是怎样的呢,紧接着,杜甫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读者,“悲”还不算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 “病”、比一般的“病”还要倒霉的是“多病”,不仅如此,还有孤单(独登台)。如果说病是身体不适;那么,比身体不适还要恐怖的是无异于精神方面的孤单(独)。百年,并不是真的一百年,与万里不是真的一万里同样的道理。百年表示一个较长时间段而已。
在杜甫的转句中,我们不仅同样看到了李白完全一样的格律(起承转合的转),同样,我们还看到了一样的螺旋式的提升,偶句的前分句与后分句的功能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前分句是提升,那么,后分句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更一致的是,转句这个偶句,并不是什么词性一致、平仄相对那么简单,而是完全按照格律,按照偶句的章法,准确并完美的诠释了格律,呈现出作品至美的内涵,在转句这个位置,更深刻的触动到读者的内心,没有难度的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他们诗句所展现的情况,即使到了我们今天,同样具有普世价值。两首作品使我们完整的领略到,他们为什么如此的一致,正是因为他们不约而同的共同遵守格律、遵守章法,这是格律章法必然导致的结果,没有之一。
他们都没有停留在起承的客观上,都明显的进入到了主观,在转句时候,带有不仅明显并且强烈的主观色彩,将自己的内心,充分、没有保留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使自己个人的主观,融入到读者(众人)的主观之中,使作者与读者的主观,能够合为一体、化为一体,作者既是读者的知音,读者何尝不是作者的知音呢。升华,就是这样逐步完成的。
我们学院,只学习格律,只学习章法,不评价作者的思想。如果说什么忧国忧民、或豪放之类的话,基本就是空话。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统一过人民的思想,这样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由思想所展现出的风格,更是不完全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院主张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风格。试想,若唐诗皆是一种思想、都是一种风格,那么,唐诗就不会拥有傲视诗史的地位。我相信,没有人会笨到反其道而行之。今天是第九讲,无论是语音教室里的讲课或是呱呱的辅导,我们都不言及作者的思想,原因正在于此。我们只是就律诗讲格律章法方面的内容。
现在,我们继续看李商隐的转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在转句,我们看到,李商隐同样写出了个人的主观。隔座,这个是说在唐朝的时候,朋友聚餐,不是围着一张桌子,而是每人一张小桌子(几,音ji,平声),相互敬酒就是举起杯来,干了就行,碰杯则是不可能的,距离不容许。这个酒,喝着是美好的就如同在春天,暖暖的是心里的感受。都说李商隐的无题诗晦涩,晦涩意思是指其作品难懂。正如这首作品的承句和转句,表面上看,承句是景,但实际却有双关的含义。隔座,与刚才李白和杜甫的转句前二字一样,不带什么主观的东西,但送钩已经表明是朋友关系,至于是什么朋友,李商隐没有交代。古人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古人尚义,正如三国王允一直就不肯请董卓喝酒,最后请董卓赏梅喝酒,却是有阴谋的,这一喝,最后就要了董卓的命。正如狄仁杰,从来就不与来俊臣、周兴一块儿喝酒,虽然他们同殿为臣。
李商隐,不仅是在一起喝酒,更有送钩,没有疑问,这个关系应该是较好的关系,所以,他说如同春天般的温暖,酒喝到这个份上,自然关系较佳,这何尝不是对友谊的正面肯定呢。分曹,意思就是在座的人,分为两队,通常座位是分两边对着坐,分曹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分作两排。射覆,唐朝的一种猜谜游戏。可能读着这里,大家会问,为什么李商隐,在转句的时候,看不出偶句的后分句,比前分句有所提升、能够读出升华呢。这里,着重解释一下蜡灯和蜡灯红的区别。蜡灯,是蜡烛的意思,仅仅是蜡烛的光在照明,没有别的含义。加了一个“红”字,则表示蜡烛的光,如同开放的花,亦称“灯華”,在当时花和华,写法是一样的。由“分曹射覆”到最后的“红”(华),这个意思是说,大家在这里猜谜,使得蜡烛也被大家感染,大家的才华是如此的出众,蜡烛也绽放出才华。如果说前分句是说心底温暖的感觉,后分句却是对大家才华的惊叹与赞美,这种赞美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分句,不是一般的提升,也不是一般的升华,这个升华,已经超出了读者的想象,令人叹服。想想看,蜡烛也放出了“華”(才华、才气),在座诸位的才华,强大到了怎样的地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里,不是简单的说蜡烛是红色的。宋朝人龙溪居士句“堂中蜡炬红生花”,是同样的道理。“蜡红”“烛花”,是古代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常用的照明工具所表现的实际情况,因此而引起这样那样的含义。使用的作者,比比皆是,在这里就不赘述。
律诗的起承转合,至此我们已经讲了三讲的内容,距离作业写律诗的时间,已经不再遥远。希望大家做两件事:
1、完整的复习起承转的内容,只有了解后才有可能掌握;只有掌握之后,才有可能运用。运用,是最终目的,也就是实际对律诗的创作有帮助。
2、尽可能的在呱呱交流、在讲课群交流,与其他朋友相互交流,不仅是自己复习,对交流的朋友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明显对双方都有利。
最后,请大家看一首七律,原诗如下:
街坊死去张屠夫,未见邻居吃活猪。
天上飞翔还有鸟,水中游泳岂无鱼。
妇人照旧生儿女,大地依然长草蔬。
日月星辰都在转,何尝从此就呜呼。
关于这首七律,有两点说明:
①大家课后去查找作者是谁,别来问我该首作品的任何问题,问也不会回答;
这首作品,不作任何解释或评价,大家自己看就可以。关于这首七律,在此提两个问题,大家课后自由交流:
a、该首作品,压了几个韵部。
B、照旧与依然,意思上有没有雷同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