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第30讲

 清欢几许 2021-04-09
图片

图片



高1第5讲

下面开始今天的内容:

拼音:hé  韵部:合〈动〉(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从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起承转,都已经写好,最后收拢来,这就是“合”,“三”不仅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数,更是一种泛指,合下面的那个“口”不仅仅是有“口”的意思,它也可以代表万事万物。

《庄子》一书中写道:“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这句话本身还是很好理解的,天和地,乾和坤,天为阳,地为阴,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庄子这句话我们来讲起承转合的“合”。庄子还说道:合于桑林之舞。从庄子的话来看,很明显的是,庄子把“合”与天地扯上了关系,合,是“成体”的必要条件。

体,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軆=身+豊(或骨+豊,),庄子说合则成体,意思是指所说的内容,首先要符合“豊”,符合天符合地,不能逆天逆地,诗言正,是言正就是标准。“体”旁边有一个加了个骨头的“骨”,另一个加上了身体的“身”,就是指无论身体的外表还是内在,都要符合礼,这里有一个前提,是身体里必须有骨头,骨,不能缺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讲义里讲到起承转合要齐全的原因。起承转合是律诗的基本骨架,无论什么都要有整体感,要有头有尾,散文、小说、记叙文,都是整体,如果这事没讲完,还会有续集,我们看电影也想看结果,足球比赛,我们也要看结果。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爱情,也希望有个结果,有因有果,世界万事万物,因此轮回。

具体到律诗当中,那怎么写才能做到“合则成体”呢?

我们知道,那些主观的东西,我们通常都是去辩论一番,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找理由,说自己正确,这样的情况下,别人是有赞成的,但是也有反对的,也有不置可否的,到底这个百分比是多少,这个标准很难具体划分的。但如果说自然就不可能有人反对,比如:买了件衣服,我说是棉的,别人就不可能去否定,不可能说它是塑料的,但是,如果我说它很漂亮,这就不一定全部的人都会同意我的,有人会说它确实漂亮,有人会不以为然,为什么呢?因为我说的“漂亮”是我主观的东西,而我说的“是棉的”却是自然的描述,自然的东西就都是共识的东西,就不会有争议,结合到我们自己写诗,在打基础的阶段,作为一种练习,景+情是最合适的,景就是自然,大家都会去接受它,不会反对它,但如果是入情的话,就会很容易有人反对,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人赞成,自然就不一样,不会有人反对,除了对大自然的描写,还有一种,就是继承,继承来的东西都可以算是景语,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百闻不如一见等。   

枚乘在起承转合中使用“合”字的道理非常明确,简单的来讲,就是整首作品,要求达到完美的结果。其中第一要素,就是符合天和地。诸如天时、地利、大义等类似的内容。在音乐上,要“合于桑林之舞”。这些历史记载的事实表明,诗歌中的格律,远在先秦及西周之前,就已经由最高权利机构决定,并不是诗歌没有格律。汉朝有协律都尉,唐朝也有协律官(礼部下面的一种官)。说古体诗没有格律,是错的,像陈子昂等,他们所写的诗平仄绝大部分都不符合,但是不能因此说人家没有格律,他们遵循的是他们的格律。“格于皇天”出自《尚书》,如果非要说漫漫历史长河中哪个时期的诗歌没有格律,相信大家不难得出自己的结论。

简单解释一下桑林。桑林是指“汤”时期(尧舜禹汤之一)乐曲名,后世还称为汤乐。这个舞说的是汤祭祀上天的活动。这种舞一直到东周时期依然举行。内容不同,名称一样。从汤开始,到春秋末依然还有桑林之舞来看,这个舞,持续时间竟然超过千年,历史上,没有哪种舞如桑林之舞这样一直不停的跳上了千年,桑林之舞是唯一的一种。

合,简单地说就是合句要符合天地,音乐上要合乎桑林之舞。桑林之舞,又叫桑乐。祭祀上天,从天子以下,包括所有大臣,对天的尊重是虔诚的,老天给了雨水,地上万物开始生长,对人类有好处,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当然也就是诗言正,诗言志。

由此可见这种舞的格律性和完美性,一种舞及其音乐可以跳上千年,说明这个舞是最高级的。所以庄子才说合于桑林之舞,而不是说别的舞。正因为合天地、合万物、合桑林,枚乘才把这个“合”字放进了起承转合中,从合字本义来看,枚乘是一种继承,这种继承如同前面我们所讲的起承转一样,没有区别。合,要求我们的主观不能离开客观,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主观不能说,但是无论怎样,合的结果都要合乎天地,就是说肯定是要弘扬一种精神,这种东西可以是很多很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如忠孝礼义等,在合句中都要有所表现。但是,一首诗只写一个主题,一种精神。

舞是跳给别人看的,歌也是唱给别人听的,枚乘的意思是说通过唱,通过跳,通过写诗,要告诉别人,告诉别人什么呢?就是要告诉别人要符合天,符合地,这种告诉别人的方式就是实比扣回。枚乘当时是平铺直叙,是东汉的大儒们把枚乘的起承转合跟六艺中的赋比兴、风雅颂相结合,才有了兴起,和实比扣回,枚乘本人是直说的。

人的主观离不开客观,当然,如果主观能和天地相结合的话,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同时,人的主观不会只有一种,跟一个人的口味一样,你喜欢吃一样东西,这并不妨碍你去喜欢吃另外的东西,那你的主张也是,你主张仁,并不妨碍你去主张义、道和德,但是,一首诗只能有一个主题,一种情绪和一种境界。

从上述情况来看,起承转合的“合”,与起承转,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区别甚大(内容上要符合天,符合地,要合于桑林之舞,形式上要实比扣回)。唐诗有一个特征,就是它的起承转合写好以后,位置是不能换的,如果换,就会感觉完全不一样,会感觉不对。说明它们的起承转合是很清晰的,独立性很强,而我们今天的诗,很多时候,你把它们的顺序调一下,会没有什么感觉,有时甚至会更好,这就是现代诗和唐诗的区别,这说明唐人是了解了起承转合,是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

诗言志,诗言正。首先是必须“言”,言出道理来,这个道理,是天地的道理,而非个人以为或个人觉得的道理,这里的“理”,就是我们前面讲义中讲到的明理的“理”,理就是本分。正如完全符合天地的桑林之舞一样。天地,是自然的,非人为的。人之力再怎么大,永远大不过天。因此,完全属于个人的情感的释放,甚至是声嘶力竭的呐喊,这些,从来就不是律诗的语言。单纯的从个人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属于是自己或私人的表现,这样去写合句,当然就是败笔,因为个人的东西代表不了天和地,就如同汤也不能代表天而必须听从于天一样。所以,我们强调实比扣回,这是强制性的,必须用“实”,因为“实”代表的就是自然,加上体物,这就基本上符合天地了。

合句,主要是指合句的后分句,必须符合上述所讲的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符合天符合地之大义呢。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就来说说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是继承。继承指的是,被历史所肯定的记载中的内容,例如,这经书那经书的。这些经书,指的是非佛非道的经书。如汉朝的五经(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编辑或修改)。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唐代的十二经在开成二年的时候刻在了石头上,唐诗明显体现出这个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诗言志、诗言正。这样就不会被非议。

今天会有不少人说历史是发展的,以“发展”二字来否定对历史的继承,这是不可取的。没有继承的发展,是荒谬的。不去继承,就读不懂唐诗,就学不了章法,因为历史从来就是连续的,不是割裂的,仁义道德,无论是哪个时代都需要的,是正能量,是能够永恒的。

第二是非经书中的内容,但在历史记载中,却是被广泛称赞的人或事,这些事可以是唐诗之前,也可以是唐诗之后。这些记载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之莫不兴起也”,除此之外,各种记载中的好人好事,同样也是可以的,如戚继光抗倭,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可以说,我们选择余地是很多的。

第三种,就是今天社会共识中具有广泛意义的道德标准。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而不是以个人为前提。个人的发展从来就不能代表社会的发展,在律诗创作中强调个人的主观而忽略了社会,这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思想的。这种情况,即使在西方社会,貌似非常民主的国家,也是不可以的,奥巴马的医改方案就是,经历了很长时间酝酿,根本不是为了他自己一个人,但是还是受到了很多人反对。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个人的主观都是完全不可取,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人是离不开人的,让一个人去独居住,是对一个人的惩罚。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公众共同遵守的共识。这种共识,对他人的影响是正面的、是积极的。任何时候、任何社会、个人必须服从于社会,大众的、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样才能稳定,这样才能永恒。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要能让读者读到的,我们说的含蓄,是不是让读者读不到,像猜谜一样,猜谜是没法猜的,比,要是能让大家感觉到才行,比,是为了美,这个美,是从诗经一路走过来的。诗言志,言的是明志,不是暗志。志,是可以明白感受到的。合句的比,是为了美,而不是把志给隐藏起来,我们的作业,要求实比扣回,正是基于这个理由。

要想合句写出美来,不二选择是自然,自然之物象。而不是个人的主观。对自然之物象的认知,相信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正如风景名胜一样,这些风景名胜,不是某个人的独自感觉,而是无数人的普通共识。用自然之物象去描写合句的后分句,当然就符合自然之美,除非故意不想去表现自然之美,刻意去展现自然之不美,这就另当别论。我们现代化的社会有很多东西,有飞机,有电脑,火车,等等,这些东西就是不太适合写到诗里去,强行写进诗里去以后,也会很难把握,写不出美好来,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功利性太强了,失去了自然的特性。

前面我们所讲的是合句的第一个特点:合要符合天,符合地,在音乐上要合于桑林之舞;合,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合要有始,合要明志。

合,就是要求律诗首尾的统一。起承转合犹如一个圆周,起承转合就是这个圆周上的四个平均部分,一个连着另一个,周而复始。

说周而复始,这个意思是指:一首律诗写完合句表面上看,是已经结束了,但这仅仅是一首作品的结束,这个结束,恰恰就是志的开始。如果只有作品的结束,而无志的开始,当然就不是明志。例如大家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早上睁眼起床,这就是睡眠的结束,非睡眠的开始。并不是只有结束而无开始。律诗的道理,正是这样的,这就是“弥纶”的要求。

 明志,不是唐朝的,这是在唐朝之前明确在诗的章法中的提出来的内容,所谓明志就是指志当如日月一般光明,明=日+月,日和月,不像星星一样,我们知道星星跟星星看上去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而月亮和太阳,不管谁都能分得很清楚,所以,志,是作者必须让读者知道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太阳和月亮带来的是光明,换句话讲,志,是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的。如果只有作品的结束,而无志的开始,当然就不是明志。所以,合句,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结束,这是一个表面的结束,这个结束是志的开始。

什么叫“始”?明朝的时候,有一种叫法叫“留有余味”;到清朝的时候,说可以留有余味,也可以没有余味,所以一直到今天,就连留有余味也没有了,“留有余味”本身也不完全符合唐朝的章法。先讲“始”,如:晚上12点00分,就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另外一天的开始,合句既是一首诗的结束,又是志的开始,别人读你的诗,得到了正能量,至于这个正能量能持续多久,取决于你自己的诗的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唐诗的始,就影响了后世一千年,而且有可能继续下去,可能会两千年、三千年,可见唐诗的能量是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所以,合句强调的要求和内容很多,这些要求要在七个字内完成,这就是字字珠玉。只有作品的结束没有志的开始,就不是明志。没有志,当然就谈不是明志。汉代的五经,唐代的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等,他们都结束了吗?没有,唐诗写完了就结束了吗?没有,一直流传了今天,今天还有很多朋友能够感受到唐诗的美,然后去学习它,所以,这并不是只有结束而不开始,律诗的道理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弥纶,正如弥纶中的“伦”字 一样,成册而流传的内容,成册是编撰整理的结束,确是大众服从的开始。所有的法律都是这样,先有规,先有矩,而后守之。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是明志呢?

(1)描写自然。自然的才是清楚明白,无可争辩的,关于这点,前面已经讲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在自然之物象的选择上,能不能符合志,符合志,能不能明,就成了写作律诗中必须考虑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合句的韵字。如果没有在动笔之前选择好这个韵字,那么,写到合句后分句的时候,才临时去找韵字,恐怕,很难如己所愿。即使能够选到韵字来押,但因为前面已经使用了三个韵字,若不是下笔之前先选定,这个时候,就少了至少三个韵字选项,手脚肯定会被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合句的描写难度当然就会增大。韵字很重要,要么就要停顿,要么就要拖长,总之它会显得很突出,因此很重要,要实现这些目标,否则韵领不了。

因此,在下笔之前选好韵部,再选好韵字,就是唯一的正确写作律诗的方式。在韵字勉强的情况下,合句后分句的周而复始及其明志,恐怕就会有点不完整,甚至与完整的距离较远。

(2)要有“比”。这里的比,就是指的含蓄性,就是指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要给读者留下一些必须去思考的东西,即使这些思考可能会有这样那样不相同的答案,或者是完全不可能有答案直到争论千年,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样符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取所需。这同样是一种客观而不是主观,不是由作者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下结论。换句话讲,这就是回味,至于回味有穷无穷,取决于作者如何去描写,取决于作者如何给读者提供客观的内容以启发或引导,但这个启发和引导必须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

我们在读现代人写的律诗的时候,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如:红梅傲雪,战霜斗雪,这是今天的诗最显著的特点,唐诗中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因为雪霜都是自然的,干嘛要去斗呢?他们都是和谐的,云在天上走,水在地下流,用孔子的话来说,是大同,所以,我们不要说战霜斗雪,不能号召相互之间去斗、去傲,而是叫大家相互的爱,相互的包容,自然是和谐的,你战霜斗雪,那你以后怎么去写瑞雪兆丰年呢?如果前面一首诗写的是雪被梅“傲”过了,而后面的诗又说雪是如何如何的好,这就是思想的混乱,这样就是不统一,自然界是大同的,不会有甲欺负乙的事情,斗这个斗那个不好。写牡丹,就是第一,那别的花呢?梅的美,可以通过自己的律诗描述出来了。不要拿别的花来垫底,春夏秋冬,各是各的季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各的风骚,这才叫自然,一年到头,全部让你看一种花,你还是会腻的。我们传播的应该是和谐和爱,而不是仇恨。通过描写,让读者读到一个比较直观的东西,比如说高贵无比,那别的东西呢?当然能体物就更好,通过你的描写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下结论,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描写自然的美,自然的美,不会因一个人的语言不同,肤色不一样而有所改变。

(3)要描写正面的东西。自然界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所说的描写自然,当然只能是美的,而不是丑陋的。如山水、田园,如花草虫鱼,如日月烟霞等等。自然界美的东西很多,仅各个季节的花一项,就数不胜数。至于历史故事和人物,更是多如牛毛。这种继承来的东西也是属于另外一种自然。三亚的沙滩、海浪、椰树、阳光是每个人心中美,所以,一旦符合自然的美,你的作品的质量就会提高。所以,下笔的时候,心中有没有自然,在第八句,是很不一样的。如果连自然都没有,当然就不会美。

(4)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是弥纶的内容之一。今天所讲的合句如果只有律诗的结束而无明志的开始,就是失败。不能明,是失败;没有志,也是失败!周而复始也是我们前面讲义里说的“扣回”,回头再看看我们前面一直引用的例诗: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例3

唐诗中说游子的很多,有浮云游子,宦游子,等等,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唐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4

这首诗本身的名气,远远超过了作者孟郊的名气,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忠孝礼义,古人对团圆的重视度是非同一般的,与之对应的“游子”就备受文人的关注,例1中的合句“游子正迷津”,这里就传达了一种这样的信息,叫大家都要去关注游子,这就是志的开始,符合明志的要求!例2中合句是“一别十余春”,春是好东西,春天,万物复苏,象征着希望,例4就是“报得三春晖”,由此可见,作者在这里除了表面写的一别十余春的意思以外,更多的是希望大家惜“春”;例3就更加明显了,合句中的“菊花”不是简简单单的菊花,菊花,亦作“菊华酒”。酒名。《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採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很显然,作者这里是希望诗中描写的那种自然惬意的生活能够一年一年继续下去。这也是志的开始,也符合明志的要求!再强调一下,明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周而复始中的“始”。

作为律诗最后一句的合,可以是两个选择:要么明志,要么神情。这节课,我们讲了明志,神情这块,以后的讲义中再做详细的介绍。

本讲提纲:

1、合要符合天,符合地,在音乐上要合于桑林之舞。

2、合要明志,合要能周而复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