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十八章之六大丈夫

 感通天下 2017-07-0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是孟子给大丈夫下的定义。说明大丈夫是有志气、有节操、有担当、有作为的人物。与小丈夫修身齐家不同,还能够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大丈夫一词,最早见于道德经三十八章,仅此一例。
       老子在讲了道德仁义礼渐次产生的过程和次序与礼为道之华、而愚之始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应有选择和作为。老子讲: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一,处其厚就是作人厚成,不斤斤计较。不薄情寡义。有践行大道、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志气和行动。
      在老子看来,上古人们是天然行大道的,后来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私有社会,丢失大道的行为越来越多,丢失大道为公的品德越来越严重,人情越来越薄,才逐渐出现了下德和仁义礼法,老子尽管无力纠正和挽救这种局面,却从他活得很长的经验中,从他通晓的历史事实中,从他的哲学观念中,认识了社会在前进中的后退,认识到了下德与仁义礼法都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斤斤计较利害的结果,是为了对付联盟过头私心膨胀引发的恶果才出现了仁义说教和礼法规范与强制武器的。
       从大道而下,下德薄了一点,仁又薄了一点,义又薄了一点,礼法更薄了许多。老子提倡大丈夫处大道与上德之厚,有公共心,有为全天下人谋利益的良知良心和行为。这就是处其厚的意思。
       第二,处其实,就是要努力体现大道实实在在、本本分分、朴素本初的、作人作事最基本的良知与良行。人之初性本善,永不丢本心,不失根本。务实不务虚,不追求浮华,不追求虚名。不追求私利,一心追求真善美健。成语华而不实,一定是从老子这一句来的。老子这一句的来源是他仔细观察树木,认识了真理。开花特别繁的果树,结的果子都特别小特别苦甚至结的果子特别少,有的一点果实种子也没有。这种繁花也是道的一种现象,却是走向死亡的道的体现。不是生生之道的体现。现在人们为了苹果树丰产,不但要疏花,去年过于繁密的花,甚至采取疏果的措施,就是处其实不务其华。老子认为大丈夫立世,就要如丰产的树那样,花不太多,果子却特别硕大甘甜。
       老子认为,一个人能够第一处其厚第二处其实,作到厚实二字,就能够成为大丈夫,就算是大丈夫了。与孟子讲的大丈夫,本质是相通的。只有作人厚实,才可以作到孟子讲的不淫,不移,不屈。一心追求表面光鲜的人,务薄务华的人,难免淫、移、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