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八十一章之六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感通天下 2017-07-05
          人们常常容易误解老子,说他的哲学强调无欲无为,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生哲学。实则不然。第六十六章明确指出,圣人欲先民欲上民,也就是追求成为人民的先生和榜样,追求成为人民的代表、舵手和偏袒,这难道不是有为哲学吗?然而他不是通过与他人争抢的办法来实现拥有这一神圣地位的。他是通过先后民,跟随在民众后面学习民众、熟悉民众、与民众打成一片,同心同德,在与民众共同奋斗中脱颖而出,被人民大众拥戴到选举到推动到先生和榜样的位置、领袖和舵手的位置。圣人如大海波涛尖头的浪花,是历波源波动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反崇拜是不自然的甚至于是别有用心的,人为拔高是枉费心机的,真正的圣人为会利用崇高的地位胡作非为,为害人民,其言其行其政其令,都会如太上的太阳一样,给人民以光明和温暖,使社会朝着文明富裕民主平等自由大公无私、科学和谐的方向前进。
      老子在最后一章最后一句话中,又特别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一,圣人是有为的,而且是大有作为的。他们处民之前民不害,处民之上民不重,因为人民群众深知,追随他即使会有困难、有流血牺牲,那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所以也是甘心情愿的,也是乐而为之的,甚至到了奋不顾身的境界。因为他如人民领袖解放战争之初留在延安那样与敌人周旋,抗美援朝战争中将自己的儿子送去前线去战斗。他的一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私利,所以千万英雄战士和亿万人民群众才会都追随他。他以为自己不行不愿意上那个神圣崇高的位置能行吗?人民群众和英雄们都不答应。多少强敌当时要从神圣的位置上拉下来,能拉得下来吗?有那么一段如乌云遮住太阳一样,好像他从神圣的位置上下来变成俗人了凡人了,风吹云散,人们又看见了圣人的光明,获得了圣人的思想光辉和温暖。
      第二,圣人为而不争,在这一章老子特别强调了圣人不积,不但不私、不积恶,而且将历史和人民给予他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还给了人民群众和历史。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喊他万岁,他呼喊着人民万岁,他深知只有人民永不死。圣人总是为人与人,所以自然收获的名利愈多,以他名字为代表的成就愈大,愈成功。最后会凝结成历史天空的太阳,永放光芒。
      第三,圣人为而不争,是说圣人的一切都是顺民心顺势而为,都是顺其自然而为,所言所行都如江河流水归大海一样,滔滔不绝,不可阻挡。不是瞎指挥瞎折腾,不是免为其难,不是违心而行,更不是随心所欲。
      圣人也是我们普通民众的榜样,我们学习圣人为人民,也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能够给祖国文明进步添砖添瓦,从而分享如圣人一样的光荣和快乐!
      祝朋友们为而不争,大有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