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重读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感通天下 2017-07-05
            奥是什么?是花苞中有米粒一样大小的花粉,植物开花授粉之后,就能够产生种子。种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奥包,里面包藏着深藏着物种生命全过程的信息,包藏着生命物种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中与环境相适应的可能性程序,这种生命程序和物质实在变化过程就是道,就深藏在奥包中。
        老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奥。道很好的体现在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万物因为各得其道,才生生不息,才各逞生命风采。
        老子由万物想到人这个万物之灵。各个人也实际上是道的不同体现。有的人将人的基因优势在后天展现到了最充分的状态,又抑制改善了基因中的劣势因素,成为得道的人,成为上德上善的圣人。成为真善美健的化身和人们景仰学习的榜样。有的人,在后天的生命过程中,只在德智体某方面展现了优势,又将一些劣势展现出来了。这样就成了不很完善完美的人。这样,老子将人就相对的分成了善与不善两大类。
       老子认为,道是善人之宝,是不善人之保。
        善人信道学道得道守道行道,例如善人总是治人事天莫若啬,总是自觉处下位低调作人作事,总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样不乱折腾,总是如水如婴儿,所以善人不但能够创造不世的功业,还能够长生久视。因为善人紧紧守住了道这个宝贝。
       不善的人,也就是后天表现出不利生因素的人,一旦明白了,因为内在的生命程序中也有道,也有学道行道守道的内因,所以也能够转化为求善向善,在个人的恶行受到社会惩罚的情况下,也能够警醒,求道学道以求自保。
       老子认为,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美好的语言可以令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给人增加光彩。不善之人,只要在言行上注意学习修养,一心向善,就会求善得善。所以老子说,不善之人,何弃之有?人生发现了自己不是最完美的圣人善人,向完善的方向奋斗,就一定能够改善自己。虽不至于都成圣成佛成神,却一定可以带来人生追求真善美健的幸福和快乐,一定可以在自己的劳动岗位上有所发明创造,有所建树。对本人来讲,不可自暴自弃,对社会和得道的人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那些不完善的人,也是人,也是能够知善向善变化为善者的。必须帮助挽救这一部分人。
       前面老子讲了治人事天莫若啬之后,讲了守啬治国如烹小鲜,讲了处理邦交关系必须处下,这一章又特别讲了道者万物之奥,让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学道行道的先天优势,都应该发挥这种优势,复苏这种优势,是自己不掉进罪恶的深渊,还能够在向善的道路上,建立较大的功德言业。
       道门大大开,人人走进来!道为天下贵,献礼莫若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