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圣解(七十六)

 永生道人 2013-08-23

道德经圣解(七十六)----萧天石

(2011-11-11 22:00:00)
标签:

杂谈

分类: 道门语要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 美行可以加人。③人之不善,何弃之有?④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 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⑥
    【注释】
    ①奥,《玉篇》:“深也,内也;主也,藏也。”《广雅·释诂四》注: “藏也。”奥有藏意,故有覆盖庇荫之义。王弼注曰:“奥,犹暧也, 可得庇荫之辞。”此句言道为万物之庇荫。又义蕴深秘,不易窥见者皆曰奥,故亦有奥妙玄秘莫究之义,正首章所谓“玄之又玄”者 是。
    ②傅奕本“之”下有“所”字。此言善人化于圣人之道,益进于善,以止于至善,故道为善人之宝;不善人化于圣人之道,可以改 过迁善,以至于纯;故道为不善人之所保。
    ③此句河上本及王弼本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入”断句,且“行”上无“美”字。《淮南.道应训.人间训》引作“美言可 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俞樾谓今诸本脱“美”字。奚侗曰:“各本脱下‘美’字,而断‘美言可以市’为句,‘尊行可以加人’为句,大谬。兹从《淮南.道应训.人间训》引订正,二句盖偶语,亦韵语也。”
    ④何,成玄英《道德经义疏》唐人写本残卷作“奚”,顾本成疏: “奚,何也。”是成本作“奚”。
    ⑤拱,傅奕本作“珙”。易顺鼎谓:“拱璧即珙璧。”案:《说文》无“珙”字,《玉篇》:“珙,大璧也。”《左传.襄廿八年传》云:“既崔 氏之臣曰:‘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杜预注“崔氏大璧”,《正义》:“拱,谓合两手也。”古人献物,轻者在前,重者在后,此句乃言 贡物当以驷马在璧之前,故“拱”字当以“合两手”解之为佳。王弼注谓“拱抱宝璧”是也。傅奕本及易氏之言皆误。
    ⑥求以得,王本及景福本作“以求得”。谓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入善。此道之所以为天下贵也。
    总阐道为万物之主宰第一
    道者,先天地生,先天地存,且又生天地生万物,而生生无息。故能为天地母,尤能为万物主,乃宇宙之真宰。无时不在,无物不 存;如在其上,如在其下,如在其左右。复无形无象,深不可识,玄不可测,寥兮藏而不露,寂然静而不动。化育万物,而又任万物自为化 育;主宰一切,而又任一切自为主宰。奥妙玄秘,莫可究诘。故老子曰:“道者,万物之奥。”正古德所谓“大道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 万物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以其超宇宙而独立,超时空而独存;用能庇荫一切而又护持一切,涵盖一切而又超越一切。故万物莫不唯 道是尊,而唯道是从也。且亦为“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大道之行于天下,无“善不善”之差别观,而皆孩之。庄子于《天道篇》假 老子之言曰:“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一有善不善之分别相与差别观,则非圣人 矣,非神人矣。圣人与神人之于天下也,一视同仁。天下有善者,以其人之自善也;天下有不善者,在余之不能使人之自去其不善,而自 化于善,自化于道也。故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盖人欲去则天理存,妄心尽则真性复;不善者亦自善 矣。道不远人,反求即得。此乃老子度尽天下苍生,化尽天下不善人之敦也。不善人犹不愿弃,何况善人乎?其所以能如是者,盖以 其“广广乎无不容”也。
    以道能普化天下苍生,使去其不善而同归于善,复其性天而同化于道。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圣人心同天地,无不覆载;神同日月,无不照临;岂有弃人弃物哉?
君子深藏若虚,圣人大智若愚,盛德神化若晦,道周天地若无。 有道者法之,以之自藏自隐,以之自神自化,以之化人化世,以之救人救物。盖道不远人,人人具足,不少欠缺,故反求自得。人性莫不 善也,人心莫不善也;其所以有恶者,在物欲诱之,与习染导之,使日远于善,日泯其良知良能,日丧其道,而入不知不觉之间;日入于恶, 日堕于罪恶渊薮之中,而不自知也。为拔本塞源计,莫若化之以道,使人人能自全其天理,自复其性真,而自乐其天行,则不期圣而自圣 矣。故老子自谓:“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何谓不如坐进此道?曰即承上章旨意,以“至静”而进此道 也,以“善下”而进此道也。盖自然之道至静,而天之道善下也。静则圣,静则神,善下则王,与天偕化则道,与时偕行,则日新其德;日 新无息,则玄同今古。而无始无终矣!玄同天德,而无善无恶矣!
    斯道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福得福,而有罪得免。求福得福者,自求多福也。有罪得免者,自去其不善,自化于道,何罪之有? 故曰:“祸自我作,福自我求,命自我立,运自我转。”纯阳子不云乎: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运由我不由神。”旨哉,其言也。是以老子于本 章结之曰:“故为天下贵。”其所以能如是者,以道为万物之奥,能终始一切,而又主宰一切也。
    参证章旨第二
    参究老子所传大道,宜通《道德》八十一章作一章看,通五千余言作一言看,最后一字亦不立,直契入于无言无字,无道无名,无象 无物,无义无理;默而识之,体而行之,悟而证之,方有少分相得。一落言诠,即乖真道;一泥文字,即犯死位。此所以千古来治老子者, 鲜能得其圣义圣解者,以群相在五千余言中摸索,而未能于功夫中彻究也!斯篇老子首言“道者万物之奥”,与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 之门”及“道可道,非常道”一气贯通,而圆玄无二也。既玄之又玄矣,遥相呼应,故修道人,宜善自守其奥,而尊其奥,明其奥,而行其 奥,则自可无人而不自安,无为而不自得矣。
    吴幼清注此有曰:“万物之奥,万物之最贵者。奥,室之西南隅。寝庙之制,有堂有室,室在内,故室为贵。室中之制,东南隅曰突,东 北隅曰宦,西北隅曰屋漏。奥,尊者所居,故奥为贵。道之尊贵,犹寝庙堂室之奥。”故修道人宜知所以自尊,尤宜知所以自重也。故李 息斋曰:“奥者,藏也,道为万物之所贵,如奥之能藏物。贤者以道为宝,故乐得其得;不贤者非道莫保,故乐免其罪。由其根于人心之自 然,无使之者。故言依于道,则其美可市;行依于道,则其尊可加于人。苟非人心之自然,则言而不从,行而不应矣!由人各根于道,不 幸而陷于不善,则圣人亦何忍弃之?故立天子,置三公,非苟利其富贵也,盖不欲遂弃人于不善,还以斯道善之而已。使虽有拱璧,以先 驷马,不如出一善言,建一善行,使天下之人不失其善,则其利岂小补哉?由其以道觉民,是谓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以 其善者不曰而得其善,使不幸而至于不善,则亦足以自免于恶,此岂不足以为天下贵邪!”老子此章旨要,仍在以道化天下,使善不善皆 得同化于道也,一心向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过去之所谓 “罪”者,自可一洗皆空。正释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者是也。 道不远人,自求即得。道为万物之主宰者,以道在自心,故即自心为主宰也。圣自我作,善自我为;祸福由己,而由人乎哉!而由天乎 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