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药结合治疗验案之寒泻

 水木年华138 2017-07-05

针药结合治疗验案之寒泻

针药结合治疗寒泻验案

【病因】寒湿内蕴,饮食引之,脾乃失其健运,水谷因是不分,糟粕甚至不化,清浊混淆,留走肠间而泄泻矣。

【证象】肠鸣腹痛,大便泄泻,小便水少,四肢厥冷,体重无力,脉迟缓,苔白腻。

【治疗】神阙灸3壮;中脘针入5分,留捻1分钟,再灸3壮;气海灸30壮;天枢灸5壮。

【助治】白术二钱,茯苓三钱。煎汤服之。

【预后】良。

【备考】《古今医鉴》:“泄泻三五年不愈,灸百会五七壮即愈。”《得效方》:“灸泻痢,取天枢、气海,大能止泄。”朱丹溪曰:“泄痢不止,灸神阙七壮,关元三十壮。”《医学纲目》:“飧泄取阴陵泉、然谷、巨虚、上廉、太冲。”

针药结合治疗验案之寒泻

《得效方》:“泄泻如水,手足冷,脉欲绝,脐腹痛,渐渐短气,灸气海百壮。

淡安按:1927年,苏城临顿路王翁曰芳,年五十余。患泄已四年,日夜五六行,精神困惫,每觉肠鸣腹痛,则急如厕,一泄即止,逾二三时再行。其哲君瑞初与余善,邀余诊之。脉濡细,知为脾气下陷,《内经》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一切健脾止涩之品,皆已遍服,近用阿英蓉膏暂求一时之安稳,因知非药石可奏效。乃云:“此症能忍住半小时之痛苦则可治。”告以故,允之。即为灸关元、天枢、脾俞、百会四穴,各十余壮,竟一次而愈。

摘自承淡安《针灸师承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