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材详解⊙利水渗湿药——泽泻

 李静曦 2017-07-05


泽泻
? 【处方用名泽泻、水泻、及泻。
?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

?【药性】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应用 

1.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淋证,带下,泄泻。

本品甘淡渗利,清热通淋,可治水湿为患,以湿热蕴结者最为适宜。如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常与茯苓、猪苓、白术同用,方如《伤寒论》五苓;治湿热蕴结下焦,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瞿麦等同用;治湿浊滞下,绵绵不止,可与白术、生苡仁等配伍,以健脾利湿止带。本品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故临床亦常用于脾胃伤冷,水不分,泄泻不止,常与苍术、厚朴、陈皮等同用,方如《丹溪心法》胃汤。

2.用于痰饮眩

本品能利水湿,化痰饮,可治痰饮内停,清阳不升之头间眩,常与白配用,方如《金匮略》泽泻汤。现用本品治疗内耳眩晕症及中耳积液将较好疗效。

此外,本品还常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亢盛之证,多与地黄、山萸肉、牡丹皮等同用,方如六味地黄丸、知地黄丸等。

现泽泻常用于治高脂血症,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有疗效,可单味煎服,或与山楂等降血脂药物配伍,用以增强降脂效果。亦可用于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验方举例

1.治臌胀水肿(《保命集》白术散)

白术、泽泻各15g。上为细末。煎服9g,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30丸

2.治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金匮要略》泽泻汤)

泽泻15g,6g。以水350ml,煮取200ml。分2次温服。

3.治湿热黄疸,面目身黄(《千金要方》

茵陈、泽泻各30g,滑9g水煎服。

4.治冒暑伏热,霍乱呕吐,小便不利,头目昏眩(《卫生易简方》)

泽泻、白术、白茯苓等份。锉细。每服12g,水250ml,姜5片,灯心10茎,煎150ml。不拘时服。

5.治肾脏风生疮(《经验方》)

泽泻、皂荚,水煮烂,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腹以温酒下15?20丸。

临床报道

1.治相火妄动型遗精

泽泻10?12g。水煎服,早晚各服1煎。治疗14例,均获速效而愈。中医杂志,1983,(5):15

2.治糖尿病

泽泻、葛根、刺五加各等量制成片剂,每片重0.307g,约含生药1.11g。每日3次,每次5?7片,于饭前1小时内服,301疗程,观察24例。结杲:显效(糖尿多次复杏阴性,空血糖正常,症状消失)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5%中医杂志,1983,(9):25

3.治高脂血症

泽泻寖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3g)每次口服3片,每日3次,1月为1疗程;或泽泻15g,白术6g,水服,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30例。结果:胆固醇高者21例,有效率85.7%,平均下降值为50.13mg%;甘油三酯高者26例,有效率80.8%,平均下降49.21mg%。中医药研究,1988,(4):28

4.治内耳眩晕症

泽泻、白术各60g,加水500ml煎至100ml每日1剂,12日为1疗程,服药朋间停其他药物。共治92例,临床治愈51,显效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3%。陕西中医,1989,10(12):534

实验研究  

1.化学成分

泽泻含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泽泻醇A、B,C和它们的乙酿脂、表泽泻醇A、环氧泽泻烯。还含大量钾盐,以及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和树脂等

2.药理作用

泽泻煎剂和浸膏有利尿作用,可使尿量及尿中钠、氯、钾和尿素的排泄量增加有显著降血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能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而有脂肪肝作用醇提取物水溶部分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泽泻经甲醇、苯和丙酮提取的组分可使猫和兔的血压下降。还有减肥、抗炎等作用。

注意:以上一些处方必须是专业医师开取,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药量有加减,切不可私自使用。以上处方都是医师基于实践得来,仅供大家参考,不可私自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