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专题化聚焦:学校课程品质的凝练

 昵称13526324 2017-07-06

 

专题化聚焦:学校课程品质的凝练

 

课程改革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聚焦具体问题并将问题专题化研究的过程。每一个区域总会呈现出自己地域特点的独特资源,如何把握这些地域特色资源对彰显区域课程特色极其重要。围绕着嘉定区的民俗文化资源的课程转化项目组就进行了“专题化聚焦”。

(一)亮点凸显:区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观的方式存在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或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

嘉定区拥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小学也开发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课程。如何更系统地把握区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整体概况,如何更充分地开发民俗文化课程,如何利用民俗文化课程丰富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我们回应区域教育改革诉求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品质实践:专题化聚焦区域人文课程特色

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生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进行有机融合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著特征。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社会、文化的发展方面:在个体发展价值方面发挥着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认同、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学生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获取生存智慧、体验生活与生命的乐趣与意义等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社会发展价值方面发挥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追求和谐共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价值。

民俗文化课程秉持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学生发展为旨归,以学生文化背景为依托,通过学生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学生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将学生从抽象的、普适的、价值无涉的知识中转向具体的、境遇的和关涉价值的知识,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有机结合普适性与境遇性知识,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在不断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享受生活,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超越。

在课程内容方面,项目组探讨了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存在的形式,划分了衣食住行、人际关系、自然地理、口头语言、游戏体育、节日庆典、音乐美术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规定了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介绍了集合结构、网状结构、线性结构与树状结构等几种课程组织方式。在课程实施方面:确立了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分析了课程实施在课程设计特征、人员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确立了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安全实用原则、和谐一致原则、空白留用原则、共同参与原则和灵活丰富原则。

 

【链接】

 

封滨高级中学:“非遗课程”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与学生现状,封滨高级中学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内心充满希望”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用心、勇于健康、和谐发展的‘4H’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让每一个学生内心充满希望”的办学理念下,学校认为,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中学生作为一个走向成熟的群体,心智并不成熟,尚缺乏一些理性的价值判断,而网络上、社会上各种信息杂糅,他们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来自不良风气的熏染而迷失前进的正确方向,因此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尤为重要。美好的心灵需要道德的滋养。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向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自我纠正方向偏差,实现自我心灵的陶冶。

在具体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是挖掘非遗资源点、组成传习目标线、拓展整体育人面,构建点线面非遗课程架构。将贴近学生生活的“衣、食、住、行、医、艺”为关键字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编成知识读本,设计了百科名片、项目介绍、实践活动、知识链接等环节。同时学校将采取“内培、外引、合作”的模式逐步提升师资水平,利用镇文体中心、黄浦区海燕博客、江桥书画院等平台丰富资源。

其次是立足课堂,各教研组详细分析研究各学科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特别是教材,挖掘教材中涉及“非遗”方面的知识点或者线索进行列表整理,同时针对整理出的知识点或者线索,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活动、文献研究、制作等形式,有机地渗透“非遗”知识点,挖掘其育人价值,初步形成大文科、大理科“非遗”渗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学校以“非遗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若干原则,充分利用近六百平方米的“非遗”体验馆及市、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遗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提升了“非遗”的育人功能,实现了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内心充满希望”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建立。

 

【启示】

嘉定区课程变革在“科技”与“人文”两个维度上下工夫。在科技方面,以STEAM课程为代表;在人文方面,应把重点放在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上。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发掘、利用在地文化资源是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以及特色办学的一个重要路径。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

当然,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