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展出自律习惯的行动指南(下)

 凌寒留香之腊梅 2017-07-07

拓展出自律习惯的行动指南(下)

原创 2017-05-26 里奥·巴伯塔 晓飞翻译
晓飞翻译

stevepavlinachina

专注于国外优秀个人发展博客内容的翻译分享 :-)

面对冲动感受的正念态度


你会有放弃做困难事情,或暂时将它推迟的冲动感受。这些冲动感受对你并无好处。


与之相反,请拓展出面对这些冲动感受的正念态度,看出你不必跟从这些感受去行动。


做到此事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除了做某件事情,其他什么都不做。例如,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你可以除了写完一章节书籍(或锻炼、冥想等事)之外,其他什么都不做。当你有拖延耽搁或逃向分心事物的冲动时,会很容易看出这个问题,因为你要么在写书,要么就没有。当你有了冲动感受,请告诉自己,你不能跟从它行动,自己必须要么写完一章节书籍,要么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


Raymond Chandler(雷蒙德·钱德勒,美国侦探小说大家。)便用这种方法作为他的简单写作系统:要么写作,要么什么都不干。我发现这种方法挺管用。你只用遵从两个非常简单的规则:1. 你不必非得写作。 2. 你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


这种方法管用的原因,就在于你设定了一段时间,除了那项具体任务,你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而且你会看到自己的冲动感受最终消散不见。请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对冲动感受保持正念态度,看出你不必跟从它们行动。



间歇训练


若你结合以上建议,把它们都融入一个连续冲刺式,或间歇式系统,便可利用间歇方式训练自己:


1. 设定一个要练习自律并且不再伤害自己的意念。


2. 设定一项自己要专注的任务(写作、绘画、力量训练、冥想等)。


3. 设定10分钟闹钟。如果10分钟太长,5分钟也可以。在自己擅长10分钟的间歇训练之前,不要采用更长时间,然后增加到12分钟,最终增加到15分钟。即便已驾轻就熟,我也没发现自己需要超出15-20分钟的练习时长。


4. 你除了静坐在那里,观察自身冲动感受,或者进入不适地带,迫使自己完成任务之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


5. 当闹钟响起,给自己5分钟的休息时间。


6. 重复这一过程。


你可以连续完成多次间歇训练,或单次训练12个小时。之后做更长时间的休息,休息完后再进行另一轮间歇训练。


这种间歇式训练效果很好,因为做到它并没那么困难,你也确实可以训练自己身处不适状态,并观察个人冲动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你还能完成许多事情。



专注于他人


当你发现身处挣扎状态,请更深挖掘内在动力:不要只为自己去工作/锻炼/冥想,而是为了他人做这些事情。


例如:


  •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孩子,以及任何可能从中受益的人士。


  • 我坚持锻炼是为了保持健康,不仅是为自己,也是想要成为自己孩子,和其他可能因此受益的人们的榜样。


  • 我坚持冥想,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平和与理智,也是为了能帮他人找到自身的平和与理智。


  • 你也许是为了激励启发他人,才去绘画、写作,或演奏音乐。


在上述每个例子中,你都可能受益... 但你做这些事情也是为了让他人受益。而且让他人受益的目的,要比只为自己去做某些事情更激励人心。


请尝试这种做法... 试着为了其他某个人完成一项困难任务。提前告诉对方你会为了他们做此事,然后在行动过程中把他们记在心里。看自己是否感觉更有动力。



成功与失败中的胜利体验


许多人所犯的一个巨大错误,就是搞砸事情后深受挫败。他们对自己搞砸了事情感觉糟糕。这种结果导致他们选择放弃,不想再考虑拓展自律能力。


这里是关键:失败其实是种胜利。


失败意味着你努力尝试过。所以从一开始,它就是种胜利体验。


但它还意味着你学到了某些事情你现在知道自己尝试的做法不太管用。下次你可以尝试点不同做法。比如寻找更多问责方式,在不同时间去尝试,拔掉你的无线路由器,找位锻炼伙伴,任何做法都可以。正是由于经历过失败,你才收获了新的信息。你已学到不少东西,而这会帮你变得更好。


失败是种胜利体验。成功也是种胜利体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你都可以把它看成自己学习、成长和变得更好的一次机会。


请舍弃任何想要表现完美的想法,只管不断尝试。


下次你在尝试的事情上失败时,与让自己深受挫败不同,请将它看成一种胜利体验。然后不管怎样,继续前进,因为放弃努力只会让你受到更多伤害。



获取支持


你在奋斗旅程上并不孤单。你还有家人、朋友、网上的陌生人可以提供帮助。请通过主动接触周围的人们,寻求对方帮助来组建自己的支持团队。


许多人会忽略此事,因为他们对缺乏自律的个人表现感到尴尬。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方式令人羞愧。这并非事实真相。其实我们全都有这种行为表现,大家只是害怕把这一面显露给彼此。但事实真相是,若你向人们显露自己的灰暗一面,他们其实会更爱你,更信任你,更愿意和你交往接触。所以请不要害怕以显露脆弱的方式与他人交往联系。


请找到寻求帮助的勇气。然后在迫使自己进入不适体验,致力于更少自我伤害之时,获取他人的支持帮助。


你可以做到此事。



Leo Babauta(里奥·巴伯塔)

2017.05.23



感谢支持 :-)

人赞赏

感谢支持 :-)

阅读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