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堂如何巧设疑问

 GXF360 2017-07-09
语文课堂如何巧设疑问

语文课堂如何巧设疑问

翟春梅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对于语文课而言,教师的课堂引导至关重要,而课堂引导的关键则在于提问。而课堂提问却存在一些误区:

一是提问过“易”。由于缺乏对学生充分备课,多数时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学生根本无需太多思考就能得出答案的,甚至很多老师会以“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根本无需学生思考的问题来提问,严重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

二是提问过“多”。有的老师备课很充分,在阅读课上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貌似很紧凑,环环相扣。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文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更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自主地理解文本,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学生思维懒惰,根本不会自己阅读文本。

三是提问过“乱”。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大部分老师在上语文阅读课时提问随兴所至,没有严谨的系统。提问常常信马由缰,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造成课堂进程过于散漫。

那么,如何巧设疑问将语文课堂有机串联起来呢?

一、课堂导入提问发散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客观事物多侧面的特征。而作为把握客观事物的人,只有以与之相适应的发散性视角才能看透事物的庐山真面目,获得认知的自由。思维的多方向发展,是发散思维的又一大特征,把它运用于语文教学,尤其运用于一节现代文阅读欣赏课的课堂导入中,更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平淡中见奇崛,激发学生的课堂阅读兴趣,从而为整节课的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发散思维就是同一主体多侧面联想模式。所谓联想就是事物间互相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常常表现为由此及彼,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如果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导入时能运用发散思维,将会促进学生们思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比如,在讲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一文时,我会以“历来梦里江南都是很多文人士子向往的旅游胜地,更有不少文人为江南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同学们一路走来,在你们的脑海里都留下了哪些关于江南的诗文呢”?这样并不只是局限于课文的问题导入。这样的导入方式一来能有效地激起学生们对过往知识的回顾;二来又能使学生们在研读课文之前能够在脑海里创设一个关于江南的情境;三来又能使学生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有一个预设的认知。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经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导入提问上应尽可能地运用发散思维,给学生们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二、课堂内容提问网状化

《荀子·劝学》中曾经说过“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也有个很形象的比喻:“普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这两句的意思都是说抓住事情的要领后再解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亦是如此。如果教师在上现代文阅读课之前充分备课,将文章的重要内容设置成一个网状结构上的几个点,那学生理解文章便会容易很多,而且会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笔者前不久在南京市二十九中听任小庆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他将小说解题阅读中的五要素—人物、形象、环境、主题、标题,以一个五角星的形式展现出来给笔者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上现代文阅读课时也能如此,巧设一个网状结构串联全文,岂不是既能加深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加强学生记忆!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网状结构。网状结构首先是要确定网状结构的支点,《最后的常春藤叶》作为一篇小说,它最主要的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再加上这三要素所体现出的主题应成为这个网状结构的支点。其中,人物、环境、情节都是学生们可以从文中直接看到的,应该先标示出来,主题在文章最后展示,再结合文题“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个好的网状结构就出来了。我们可以以三片常春藤叶分别代表人物、情节、环境,组合成一个“人”字形,体现出人人都献出一片爱心的主题。这样既切合文题,又能轻巧地把握全文,何乐而不为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抓住一篇现代文的要领、将它以一个网络状展现出来提问学生,将会改变提问过多过乱的弊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问方式表演化

陶行知曾经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何提问才能做到巧问是一个关键,笔者以为除了在教学内容的提问设计上力求网状结构外,还须注意教者提问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提问,教者多数板着面孔,面无表情,按照设计好的程序一环扣一环地提问,试想就算是有着较高控制能力的成年人听这样的课堂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呢?更何况是身心发育都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怎样的提问方式才能够吸引学生?我觉得莫过于表演化的课堂提问。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课堂艺术性对整个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的精彩,幽默会造就学生的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笔者以为若能将表演艺术应用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当中来的话,应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将表演艺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呢?

面部表情 教师的面部表情通常情况下应当平静而有活力,严肃而又和蔼,开朗而不放纵,充满信心而无骄气。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亲切真诚,充满热爱和信赖。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控制眼神与微笑。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正是从依赖父母走向独立的时候,正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他们极其渴望被他人所认可,而又极其渴望打破他人思维的桎梏。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用自己的眼神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关爱,用微笑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肯定,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言语动作 电影《男人四十》的主人公林耀国在上国文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模仿古人说话,腔调夸张到极致,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形象,让学生称呼为“拙劣的表演!”虽然我们平时上课无须如此夸张,但其精神却是可贵的,这样的上课方式和思考角度是可以学习的。毕竟语文课的枯燥是人所公知的,而现代文阅读恰恰好是我们可以一展“身手”的大好舞台。例如在讲授《故都的秋》时若教者能模仿北方人读“‘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再辅以一定的肢体动作,一定能营造出悠闲的故都秋天特有的情境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文阅读课上巧设疑问,能更加精巧地驾驭课文,让学生轻巧地掌握文本内容,从而能加快把基础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能力训练的进程,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更应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泰州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