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与对策

 GXF360 2017-07-09
小学语文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与对策

小学语文低效课堂的主要表现与对策

江 苏

高效课堂已经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高效不是空头口号,改变课堂的低效才能逐步走向高效,对此应该给与更多关注。笔者以自己所听的几节课谈谈低效课堂的几种表现与对策。

表现一:忽略学情

【实录】《狐假虎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狐假虎威》。谁来读课题。

生:狐假虎威。

师: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学生初读课文)

【分析】

这是一个孩子们都知道的故事,几乎可以很肯定的说,只要不是非常落后、非常闭塞的学区的孩子,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笔者在进行学情调查时发现,班级中33个学生,无一例外都知道这个故事。对于这样一个多数孩子都知道的故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还能固守原来陈旧的模式,把孩子们当成零起点来进行教学吗?如果是这样,岂不是在浪费孩子们的生命?

【对策】调查学情,调整教学

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进行学情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调整自己的教案。对于这样的故事,尊重学情的教师应该是把握学生的已知,充分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可以让学生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根据讲解的情况,以“指导学生复述故事”为教学主线来组织教学,并可以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或者问:“你知道‘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吗?”利用孩子的真实情况来进行教学,是尊重学情的表现,尊重学情也就意味着尊重孩子的生命。

表现二:重复常规目标

【实录】《剪枝的学问》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号。

(学生开始自读)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初读课文的效果。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

生:5个。

师:是的,下面就请五名同学来读课文。

(指名读)

师:下面请大家再次读课文,这次读啊,老师要看看哪些同学读得最流利,马上请你来跟大家比一比。

(学生自由读)

【分析】

这样的课堂随处可见。教师很是用心地为孩子们设计“一读,二读,三读”,听课的老师都感觉执教老师指导很有层次,一读做到正确,二读做到流利,三读读出感情。但有没有想过,对于三年级或者更高年级的孩子,这样的常规目标,如果还在40分钟的课堂中不断地重复出现,课堂将无法承受生命之重。

【对策】指导预习,形成能力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应该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要求这种预习达到“生字会写,课文理解”,我们不妨把这样的一读、二读变成孩子的自主学习内容。有教师就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这样预习:一读,标上自然段号;二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读,读流利,指出不理解的字词。

有教师引导四年级的孩子提高预习的要求:把课文多读几遍,做到读通读顺;不理解的词语差字典理解;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的,如果教师还在课堂中不停地重复着这样低的目标,孩子就难以在课堂中高效地发展。

表现三:自主不合作

【实录】《识字6》

师:小朋友们,打开课文,自由读识字6,读一遍也行,两遍也可以,三遍四遍那就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书。)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觉得哪些词的读音值得提醒大家?

(学生交流。)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词语读一读。

(学生齐读词语)

师:看图,图上有哪些动物?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来作介绍。

(学生一一指出)

师:麋鹿是大家不熟悉的动物,听我来介绍。

【分析】

这是一节常态语文课。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进行。教师给了孩子很大的自主权:自主读课文,自主正音,自主查资料,自主交流等等,但这样的课堂总是很单薄,感觉学生们听得很认真,交流也不错,但如果课后了解一下就知道,有许多孩子这一课的十二种动物都无法与插图一一对应。如此自主的课堂如果都无效,肯定是缺乏合作的指导。

【对策】关注学法,自主合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们也都意识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但在课堂教学法中,仍是惯性地使用师生对话式的交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的眼中看到教师,也要让学生看到彼此。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呢?仍以这课为例。

师:小朋友们,大家已经预习了《识字6》,那请同桌合作,读给对方听,注意把对方读错的地方指出来,提醒他多读几遍。

(学生一人读,一人听,指完后,交换角色。)

师:你来当小老师,把容易读错的地方领着大家读一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二个词语都是——

生:动物的名称。

师: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

生:认识。

师:那好,请和你的学习伙伴一个读词,一个指图上的动物,读的同学要看指的同学指得对不对,指的同学要听读的同学读得对不对。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师:请一组小伙伴上黑板来指一指。

这样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在动,不会有学习“死角”,孩子们有了自主,也有了合作。合作是一种帮助,也是一种监督,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掌握知识,这就是课堂的“效益”。

表现四:第一课时的低效

【实录】《三打白骨精》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白骨精变成了村姑、老公公、老婆婆,孙悟空三次打她,最终将她打死。

师: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学生读书)

师:我们先来聊聊一打。

【分析】

这是一节公开课,上得很精彩。这节公开课前的第一课时,教师都上了些什么呢?从这位教师的导入来看,很明显,教师是利用四十分钟让学生读了书,识了字,分了段,概括了主要内容。相对于这节要透彻分析“三打”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第二课时来说,这一节课是否太低效了呢?第一课时被淡化了地位,被泛化了流程,被虚化了形式,被异化了目标。

【对策】合理分配,有效利用。

第一课时的教学并不简单。简单是一种智慧,效果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只要能够深刻挖掘教材因素和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照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课堂也一定会闪耀着亮点,绽放出精彩。即使是第一课时,也能如烟花般灿烂。

第一课时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契机。由于第一课时目标的相对固定,学生已经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而这种方法由教师的传授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第一课时便是最好的契机,同时也能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第一课时可以为第二课时分担。第二课时并不一定要从头开始。一节完整的课,并不一定是内容上的完整,我们要巧妙地设计,让第一课时为第二课时分担。这样,也能为许多“过度肥胖”的第二课时“瘦身”。

第一课时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提供时间。如果说许多教师认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较耗时,那么第一课时相对比较简单的达成目标,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探究,把原本低耗掉的时间变成发展学生能力的时间,就是高效的课堂。

有时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可以合成一课时。我们也进行过尝试,对于中高年级的课堂,如果学生已经养成了预习习惯,并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在这种学情的支持下,两课时完全可以用一课时完成。

发现问题,进行反思,请教对策,进行尝试,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课堂把脉,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和学生一起发展。

(作者单位:镇江市雩北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