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人不老,先把它养好

 xiaoyao110 2017-07-10



人老的表现最常见是含胸,这就是“骨老”的表现。无论走路或站立都习惯低着头,弯腰屈背,如俗话所说,腰板子直不起来,这样一来,腰肌不得正常用力容易形成驼背。


还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人体脊椎常处于屈背的状态,导致腹肌松弛,胸廓不得扩展,影响心肺功能,若是青春少女未老先衰地屈背,还可以引起乳房发育障碍。若是走路重心习惯向单方向倾斜,则容易诱发脊柱侧弯。


因此,“骨老”是人老的一个重要信号。除了“骨老则人老”外,还有一句话是“人老脚先老”。许多人从中年开始就变得腿脚不灵便,这跟体内缺钙密切相关。不过单纯靠补钙来提高骨密度,防止骨质疏松并不全面,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多运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传统医学讲究整体调理,阴阳平衡,在养生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骨老则人老,骨未老人未老;要使人不老先保骨未老!


不坐电梯走楼梯


日常“练骨”的秘诀简单得很:平常去10层以下的地方,只要有楼梯就要坚持不坐电梯!这是对腿骨一种很好的锻炼。至于臂骨,最好用拉“扩胸器”来锻炼,每天拉10多分钟,长久坚持,能使双臂膀健壮有力。此外,只要有时间,就要参加活动,比如跳交谊舞、桌球、高尔夫球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规定说一定要从事哪种运动,贵在坚持。药补不如运动,一个人应该从年轻时就有意识地选择几种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这样有利于坚持。当然,这些运动最好是有利于锻炼四肢骨骼,如打球、跑步等。


一个人从40岁开始就应该注意“补骨”。从中医角度而言,可多用杜仲、枸杞子、肉苁蓉、巴戟等药材煲汤;从西医角度而言,可多吃补钙的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多晒太阳,否则所补的钙很容易转变成脂肪,从而长成“大肚腩”。



补骨关键在补肾


“骨老”的表现多为含胸、下肢软弱无力、运动障碍、牙齿缺损。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缺钙原因,除了以上的表现,一旦跌倒,特别容易骨折,老年人常见是盆骨骨折、腰椎骨折,且骨折后愈合时间特别长。


中医认为,“肾主骨”,还认为“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也就是说肾对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肾气足,则骨骼和牙齿坚固,肾气虚,则牙齿容易脱落,胫骨软无力,因此含胸、下肢软弱无力等“骨老”的表现都与肾有关。


采用补肾的方法,能延缓骨老化,且能促进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对骨折等疾病,中医的方法是从补肾入手,能促进骨折的愈合。由于“肾主骨”,骨中有髓,所以肾又有促进骨髓生长的作用,与造血功能有关。


中医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采用温肾的原则,如使用补骨脂、骨碎补、熟地黄、巴戟天、肉苁蓉等。


肾气的充足与否又可以反映在听力和毛发上,肾气足,则听力良好,毛发润泽;肾气虚,则耳鸣,听力不佳,头发脱落、失去光泽。


防老要先“练骨”


下面是几个“练骨”的简易运动方法:


前后摆腿  右手扶栏杆或椅背,前后摆动左腿,摆动幅度自己调节,关节韧带好的可以幅度大些,再换右腿。腿可绷直也可以弯屈,直腿有利于韧带拉伸,屈腿有助于放松筋骨弓步压腿。


椅上压腿  找一个斜坡、台阶或椅子,把一条腿放到椅子上,然后弯曲;另一条腿自然放在地面,伸直。上身既可以挺直向椅子方向上下压动,也可以侧向椅子上下压动。


这个动作既能增强腿部力量,又能拉伸腿部韧带。还可以将放在椅子上的腿放到地面上,同样站成弓步进行练习。


半蹲  两脚跟并拢,分开呈120度,上身挺直,目视前方,类似芭蕾舞演员的动作,微微下蹲,再站立起来,蹲的时候,上身挺直并始终保持这一姿势,均匀呼吸。锻炼一段时间后,可以加大动作幅度。


弹蹲  在半蹲动作的基础上演变出弹蹲的方法。基本动作为半蹲,在蹲时,全身像弹簧一样上下颤动。这个动作不仅能锻炼肌肉,还能舒活筋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