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本费用责任归属(四)——折旧及设备维护成本

 麻豆腐 2017-07-10

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家具等几大类,折旧也对应分为这几大类,通常计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科目。制造业最重要的固定资产是机器设备,在此重点说说机器设备的折旧及维护成本。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很多岗位会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机器人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需要摊销折旧。使用机器人也需要成本,只是成本可能会比人工低,但要考虑折旧、软件更新、高素质的操作人员、维护保养成本等,还有一次性投入现金流的机会成本等等。

大多数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采用“使用年限法”等方法中的一种,但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来说,固定资产折旧可能根据实际管理的需要,会同时使用几种折旧方法。

比如每台设备(或流水线)的折旧可以按照实际产量分摊到所生产的产品(半成品)上,企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每台设备(或流水线)每月生产的产量很容易在ERP里取到数据,分摊折旧成本是非常简单的事。

按照产能分摊折旧可以获得标准折旧成本,与实际折旧成本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是产能不足或是设备停机(超负荷)造成的差异原因,产能不足可能是销售部门接单能力不足也可能是设备实际能力未达到设计能力,设备停机(超负荷)可能是生产部门、计划部门或设备保部门的责任,总之通过对折旧数据的分析及追溯,可以将责任真正落实到相关部门。

关于设备维护保养,曾经遇到过一个案例,企业对设备维修费管控很严,费用很难申请下来,所以车间对于该更换的设备零部件只有到了真正坏了才申请维修或更换,因为这个时候设备不动了,老板也重视了,维修或购买零部件的速度都很快。

有一台十几万的检测设备,其中有个灯泡可能就是一两万,这个灯泡是有寿命周期的,寿命到期不论是不是还能继续使用都得更换,否则会影响该设备的精度。实际上在灯泡没有坏之前车间也申请买了,可迟迟买不回来,直到有一天灯泡彻底坏了(超期使用了很长时间),该设备的精度也彻底报废,因为一两万的零部件没有及时更换而损失一台十几万的设备,作为成本会计来说也是有责任的。

设备有生命周期,日常的维护保养很重要,但这日常维护是否都能做到位?每次维护保养的费用是多少?都是用什么零部件?财务是否分析过每次维护保养过程中使用的零部件有什么不同?回答了上述问题,维护保养费的标准也基本定出来了。

另外,设备说明书里也有各种标准数据,所以财务一定要关注固定资产的档案管理,表面看起来档案管理和财务工作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实际上财务数据的很多标准来自于业务档案,固定资产档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设备的各种参数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设备零部件都有寿命周期,设备运行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实际运行参数超标而损坏零部件,通过对于日常维护保养零部件的数据分析,可以和设备维护人员一起讨论问题所在,财务人员会了解到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会间接地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或提升产品质量等。

现在的生产设备大多有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里有设备的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参数,是不是可以做到设备异常的提前预警?提前采购零部件?减少设备损坏后的停机时间?如果实际运行参数达不到设计运行参数,财务是否去考虑查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有财务人员的跟进和分析,设备采购的舞弊风险是不是会有所下降?

对在不同时期采购的同一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性价比等是否做过分析?还有相同性能可以相互替代的设备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性价比的分析,是不是可以间接反映出零部件的采购质量水平?当然,这些分析都需要考虑重要性水平及成本效益原则。

作为设备使用部门,是非常欢迎财务人员来做这些分析的,因为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及零部件的质量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等。通过一系列的折旧和设备维护数据的分析,可以将责任真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这些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很大提升,所以财务有意识地采集这些数据,应该难度不大。

今天说的这个思路可能让很多财务人员感到意外,既然财务要向业务前端延伸,那固定资产会计到生产一线去了解设备、分析设备数据、和设备管理人员一起讨论分析数据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或岗位),同时也能为业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