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意练习——我们到底要不要使用题海战术?

 长沙7喜 2017-07-10

关于题海战术的争议从来没有消失过。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刷题刷傻了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的案例,另一方面似乎每一个学业上的成功者都必定经历过较高强度的刷题练习。于是大家最终只好承认,刷题是我们通向学业成功的代价,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付得起的代价。

其实在我看来,刷题本身没有错,有错的是错误的刷题方式。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重新看待刷题。


全文共计8000字,建议阅读时间20分钟



目录

一、天才的培养真的是可复制的吗?

二、天才成长的路线图

三、3F理论——创建有效心理表征

四、什么样的刷题才是有效的


1
天才的培养真的是可复制的吗?


99.99%的人都会认为那些只能在历史传记里才能见到的天才们一定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一定都得到了上天特别的眷顾才让他们如此不同。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诺·波尔加或许是这种观点为数不多的反对者之一。他的职业生涯一直致力于研究那些在各行各业被同行们称为天才的人,共计有数百人之多,并得出结论认为,正确地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

拉斯诺在追求克拉拉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概括,并且解释说,他在找一位能与他共同合作的妻子,以便在他们将来的孩子身上测试他的理论。(这个求婚的奇葩程度足以载入史册……更奇葩的是,女方居然还答应了……)


拉斯诺十分确定,他的训练计划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或行业,因此他并没有严苛地挑选特定的领域或行业,而是探讨了众多的选择:语言,数学,……后来,妻子克拉拉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回忆,“我们可以在任何学科培养出天才,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他训练,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真正热爱那门学科的话,真的可以达到那一目标。但我们选择了国际象棋,因为国际象棋非常客观并易于测量。”

拉斯诺幸运地生了三个孩子,全都是女孩。他的三个孩子,个个都很好地证明了父亲的观点。


大女儿名叫苏珊·波尔加,4岁便以11战全胜的战绩赢得了布达佩斯女子11岁以下的比赛冠军。15岁时便成为了世界上一流的女子国际象棋选手,后来成为了第一位被授予特级大师的女棋手。

二女儿索非亚·波尔加14岁在罗马国际象棋比赛以8胜1和击败了众多高手,其中包含几位男子特级大师,夺得冠军,一举成名。她当时的等级分也早已超过了特级大师的门槛分,只是由于一些政治因素最终未被授予特级大师的称号。当然,即便如此,她确实是波尔加三姐妹中最不用功的一个。

三女儿朱迪特·波尔加更是神一样的存在,7岁便在正赛中首次击败男子特级大师,从13岁那年起,取代她的姐姐苏珊·波尔加登上女子国际象棋世界第一,并将这一排名一直保持到2014年退役……15岁零5个月成为当时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大师(男、女选手都包含在内)。她成为首位(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位)参加国际象棋最高赛事的女选手,并且最高时到达世界排名第8。被誉为当世地球上智商最高的10大天才。




当然,考虑到全世界也找不到几对像波尔加夫妇这么奇葩的父母,所以这个实验也很难得到大数据的支撑。但连续将3个女儿在男性主导的智力运动中都培养成佼佼者,其中还包括一位前无古人估计后也难有来者的大神,你确实很难再说这一切都是偶然。从父母两人职业生涯的成就来看,你也很难确信这对父母本身就携带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基因。总之,他们在教育上一定抓到了一些神奇的定律。

2
天才成长的路线图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在第一个阶段,大人以好玩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他们最终从事的领域或行业。苏珊·波尔加谈起自己最初怎样对国际象棋产生兴趣时,她说:“我当时想从家中的壁橱里找一样玩具玩,结果找到了一副国际象棋。起初,我被那些棋子的形状深深吸引。后来我发现,下棋更让我痴迷,也对我提出了挑战。”再比如,著名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给他一根小小的高尔夫球杆。同样,也是当成玩具送给他的。不过,拉斯诺显然不可能仅靠偶然间找到一些国际象棋棋子去指望孩子爱上国际象棋,泰格·伍兹也不会因为得到一根高尔夫球杆就决心终生从事这项职业。培养兴趣的这个过程一定远比这简短的回忆来的复杂。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们都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这些兴趣。

关键就在于,从一开始,父母虽然只是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玩耍,但父母会把他们那种玩慢慢地朝着那件“玩具”的真正目的上面去引导。比如,他们会向孩子解释,国际象棋的棋子在棋盘上是怎么移动的。他们会展示怎么用高尔夫球杆来击球。他们会告诉孩子,钢琴的作用是弹奏出美妙的调子,而不仅仅是发出无序的噪音。

P.S.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哥哥或姐姐在从事某项活动,并且获得父亲或母亲的关注和表扬时,自然也想加入进来,获得父母同样的关注和表扬。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一旦未来的杰出人物对某个行业或领域感兴趣了,而且似乎在其中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下一步通常需要到教练或导师那里上课了。父母和导师的激励是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一旦目标聚焦起来,就意味着训练不再是随性的,漫无目的的,而是有难度,逆人性的。所以依然维持住第一阶段积累下来的兴趣和动机非常重要。朱迪特·波尔加曾说过:她的父亲是她遇到过的最优秀的激励者。同时,父母会在必要的时候促使孩子把练习摆在首位:先练习好了,再去玩耍。如果孩子难以按照他们的练习日程来练习,父母可能采用更加极端的措施来干预。在研究中,有些未来杰出人物的父母还不得不诉诸一些手段,比如威胁孩子以后不再上钢琴课并把钢琴卖掉,或者不再带孩子参加游泳练习,等等。显然,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所有那些未来的杰出人物都决定继续练下去。如果换成其他人,也许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那些长大后才华横溢的孩子,他们有着“自加燃料、自我激励的动机来从事繁重的工作”,尽管依然需要父母亲和导师“情绪的和技术的支持”。

在到达这个阶段的2~5年后,他们开始更多地根据他们已经发展出的技能来认同自己,而不是根据其他的兴趣领域来认同自己了。到了11或12岁,他们觉得自己是“钢琴师”或“游泳选手”,或者在16~17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数学家”。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并开拓创新

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常常会寻找最好的导师或学校来指导自己的练习,甚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导师已经达到了他所在领域中的最高水平,而且他们不会轻易接受不了学生,而一旦接收了,则意味着导师也认为学生将来有可能达到本领域或本行业的最高水平。


他们此时已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学东西了,还得不断超越自己,甚至超越前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最终把目标聚焦在思考哪些事情是有可能的(不管有没有做到过)。这时有的事情都不再有过往的经验可以参照,只能靠自己去开拓创新。


纵观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为什么“天才”如此罕见:

首先,很少有人重视第一阶段,因为觉得孩子喜欢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跟大人没啥关系;或者大人自己本来就没什么好奇心,也无从引导孩子;即使孩子突然喜欢点啥了,不及时引导很快又发现过两天他又不喜欢了。

第二,即使孩子对某些事情真的感兴趣了,很少有人会为它而变得认真起来。似乎人们都认为:既然是兴趣,搞那么认真干啥?喜欢就好嘛。认真了,似乎就担心孩子不再喜欢。或者还有一些家庭是一旦认真起来,就忘记了保护孩子的兴趣,透支了孩子的潜能,导致还没开始全力以赴呢,孩子就已经丧失了兴趣。

第三,能通过前两关的本来就屈指可数,而这些人还要面对最为困难的第三阶段。不过我反倒觉得,通过了前两关的人在动力上和毅力上其实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只要他能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并且寻找到最优秀的资源对他进行培养,结果基本是必然的。不过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确实也是一种考验。


当然接下来,我先放一放动力和兴趣这个老话题,聚焦一下当我们进入了第二阶段,决定要认真起来时,怎么能提高我们的效率。


3
3F理论——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书中有一个观点比较反传统,就是我们的教育太重知识了,但技能比知识更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自己去运用那些知识。(就好像我只告诉你围棋的规则,就要求你能下好围棋一样。)一旦学生没有很好的运用,我们便会归结为“没有真的理解”。然而运用从来都不是和理解相分离的,只有反复试错、在运用中不断更新认知,最终才能收获理解。

这便是做作业的作用。这也是决定学习成绩最重要的分水岭。然而我们只是在口头上去强调它,却很少有人走进做作业的细节,去关注孩子们如何去提升知识运用的技能,帮助他们建立心理表征。这也是为啥会有很多学得轻松不费力的学霸的原因。他们只需在每一天的练习中捕捉到老师想要为大家打造的心理表征即可。(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关注点。)

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翻转课堂会兴起——将知识性的内容录成视频给学生们回家自己看,到学校里上的课反而变成了习题课与小组讨论课,也就是说,把原本在家做的事情与在学校做的事情对调了。传递知识时,大脑聚焦的只是这些知识字面的意思,事实上并不需要老师额外的关注。看看视频,复杂的语句多回放两遍,理解知识本身其实足够了。但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知识运用到那些五花八门的题目中去才是对知识真正的考验。就像作者所说,我们总是忘了知识不是目的,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罢了。刻意练习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它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作者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是将教学目标(即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是可分析可量化的,从而你能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反馈——就像有一个进度条,你总是知道这个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大比例,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以便你可以不断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它们。

许你会反驳,哪里什么事都可量化?数学或许可以,但你说,我要提高写作能力,这事怎么量化?作者也承认,刻意学习在不同的领域的实践效果还是有差异的,标准越是客观清晰的领域,越是有经过多年沉淀的,行业公允的训练法则。但有的行业却很难得到这样的东西。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应用刻意学习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下面我们看看富兰克林是怎么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的:


富兰克林绝对符合大多数人对天才的定义,物理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外交家、企业家,发明了避雷针、老花镜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产品,著作有《穷查理智慧书》,《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似乎他干什么都能取得突出的成就。

关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富兰克林介绍了他自己的方法。其实他在童年受到的教育,最多只能让他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能把句子写通顺就不错了。后来,他偶然看到一期名为《观察家》的英国杂志,发现自己被杂志中高质量的文章所深深吸引。弗兰克林决定,他也要写出那些漂亮的文章,但没有人教他怎么练习。

刚开始,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几篇文章,然后写下对每个句子内容的简短描述,只要让他能够回想起句子的意思即可。

几天后,他开始厌倦自己一开始写下的线索中重写文章的办法。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复写那篇文章,而是要写出自己的文章,而且要让自己的文章和那篇文章一样描写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他写完后,回头找到最初的文章,将它们与自己写出的文章进行对比,并在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这教会了富兰克林如何明确且中肯地表达观点。

慢慢地,富兰克林发现,这些练习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词汇积累并不像《观察家》的投稿者那样丰富。并不是说他不认识那些词,而是他无法做到在写作时“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为弥补这一不足,他相出了前一种练习方式的变体。他确认,写诗将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词语,他通常不会想到那些词语,只有在需要与诗歌的韵律和声律模式相一致时,才会去努力搜寻它们。因此,他找到《观察家》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并将它们改写成诗句。接下来,在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于最初记下来的诗句和措辞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消失时,他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这使他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正确的词汇,并且增加对词汇数量的积累,以至于他可以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

最后,富兰克林再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他又一次招来《观察家》的文章,并未每个句子都写下一些提示线索。但这一次,他把那些线索写在另一张纸上,并且故意把顺序打乱,使词汇完全处于无序的状态。然后,他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仅让自己忘记最初的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辞,还忘记那些词汇的顺序,按照他认为最合理的逻辑顺序再一次复写文章,最后将自己写的结果与最初的文章进行对比。这样的练习,迫使他小心翼翼地思考怎样在文章中理清思路。如果他发现,在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整理的思路与原文作者不一样,他会纠正自己,并试着从这些错误中学习。渐渐地他发现,在一些重要的小细节上,他甚至能够对原文进行改进。

多年来不断地练习(当然,与此同时他还在练习着很多其它的东西……),最终让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


富兰克林的能力是天赋吗?或许有一部分是的。在没有任何其它人指引的情况下居然想了这么一套复杂又目标分解极为清晰的自我提升的体系。或许又有人认为,有志者事竟成,他如此努力又勤于思考,一定能成功。但事实也非如此,富兰克林在一生中投入时间最多也是最想提升的,是他的国际象棋水平。


他下了30年的国际象棋,曾参加过最早的国际象棋比赛,并在那里广为人知;在欧洲的时候,和当时最著名的棋手过过招;尤其老了以后,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下棋上。在国际象棋上少说投入了数千小时的时间。按说以他的智商,如此痴迷又如此投入,不可能不取得一点点成绩吧。然而并没有,他的水平最终也只能说是中上等,在职业选手中更是不值一提。他在国际象棋上的失败,令他感到异常气馁,但他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棋艺无法精进了。如今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从没进行过数小时的刻意练习,只是30年如一日的到处找各路棋友下棋,重复着自己早已熟悉的心理表征,永远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其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从而也无从修正。

现在行业内一致认同的较成熟的国际象棋练习法就是“打谱”:拿出过往的国际大师们的棋谱,站在他们每一步的角度去下,如果下出来的结果与真实结果不同,便去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又漏算了哪一步……这种精确到每一步的逼迫和最及时的反馈,才是有效的刻意练习




对此,文章总结出了3F理论来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错(Fix it)。

对照着3F理论,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理科学习——刷题,到底该怎么刷?


4
什么样的刷题才是有效的


说了这么久练习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不会怀疑刷题的必要性。可是怎么刷题却会产生决然不同的效果。文理通吃的牛人如富兰克林下棋30年投入数千小时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一本《观察家》杂志就奠定了他成为文学大师的功底。可见我们得好好研究一下刷题的技巧。


先说说怎样刷题是错误的:

错误一,无视孩子的动机去刷题我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从小把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么崇高的动机,但是,起码他在刷题时的动机至少要放在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到关注自身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的收获上。很多家长觉得“多做两个题总是比少做要好。”“多学了两个小时总是比去玩了好。”,其实这些想法都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动机对效果的影响。比如有的家长按时布置任务,结果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反正做得快做得慢都得学到10点钟,为啥我不发发呆走走神时间会过得快一些。有的家长按量布置作业,结果孩子草草画完,错了一大堆。最后换来一句话:你看你又粗心了……(按时也不行,按量也不行,你到底要哪样啊!!!!)

错误二,想了5分钟想不出的题赶紧跳过,“不耽误做题时间”。这个就是上一篇文章里讲过的舒适区理论了。反复去做那些自己已经很熟练的题,其实就是不断在舒适区里做着无意识地重复,不会带来任何提升。

错误三,永远去做新题,片面追求“这题我做过,那题我也做过!”这种表面的成就感,轻视“更正”的作用每次我布置的课后作业,都要求学生做完以后自己对照解析去更正。可有一次答案出错了,而且很明显是条件中的数字搞错了,居然班里有一半原本做对了的孩子去照着解析“更正”了一遍。由此可见他们平时在更正时,大脑实际是处在完全停滞的状态。除了辛苦了双手以外,并没有获得任何收获。不是我危言耸听,大多数孩子50%以上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这种大脑完全停滞的状态下度过的。刨掉这些虚度的时间再来看,你就不会觉得那些花更少的时间但是学得很好的学霸们有多么神奇了。


针对上述的三大错误,我认为刷题的正确姿势应该包括三个环节:

首先,动机需要反复重复。一开始的好奇心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能否坚持成兴趣却需要外力的帮助。很多名人访谈,说到自己某方面的优点时,往往会说:“父亲(母亲)小时候常对我说……”其实没有人能够对一个事物始终是同样的态度,有时孩子会动摇,会厌烦,甚至会想要放弃。这时需要家长和孩子反复确实兴趣和目标:“你不是很喜欢XX吗?”“你不是想要当XX家吗?”或者至少也得是“你不是想提高自己的XX水平吗?”“你不是想要考出XX成绩吗?”其实大多数时候,这种波动是转瞬即逝的,一旦坚持过去了几次,孩子自己都能找到控制波动的方法。

第二,刷题的选题非常重要,题目的难度需要稍微走出舒适区,但又不能走太远。应该少做那些瞟一眼就知道完整过程的题;多重复那些看到了有一些想法,应该能做出来,但又不能那么确定的题目偶尔还得做一两道看起来完全没有想法的难题,并训练自己的深度思考的能力,把所有已知技能都尝试一遍,然后对照解析(或者有同伴共同讨论),找到自己的想法和解析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从而重新整合自己的心理表征。这一过程最大的难点就在于他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能否有意识地主动走出舒适区,在我看来,是衡量学习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第三,刷完题以后一定要有反馈过程。做完题以后的关注点一定不能仅仅放在正确率上(苦苦期待着题刷多了正确率会自然地上升。),而因为放在心理表征的建立和调整上。如果能够有老师单独交流每次训练暴露出来的问题当然是最好的。但这种情况过于理想化,比较现实的情况还是学生自己根据解析(所以一定要做有解析的参考书……)不断追问来调整自己,一旦自己无法回答,就应该去问老师。我以小奥几何题为例来解释这种追问:

问:看懂解析了吗?

答:看懂了。

问: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答:用了风筝模型。

问:为什么我当时没用风筝模型?

答:因为没看出来,解析中做了辅助线才产生了风筝模型。

问:那它为什么要做那些辅助线去构造风筝模型?

答:因为根据风筝模型就能求出那个交叉线的线段比,从而题目就很好做了。

问:所以这道题告诉了你一个什么道理?

答:如果我想求交叉线的线段比,我就去做辅助线构造风筝模型,这样就能求出我想要的线段比了。

这最后的总结,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创建了全新的心理表征了。而对心理表征的积累才是真正的技能积累,而非知识积累。(其实很多学过小奥几何的孩子们都精确地理解风筝模型这个知识——无论是结论还是结论的证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在做题中用出这个结论来,而实际上,用风筝模型解交叉线线段比这一技能才是风筝模型这一知识点的主要目的。)

养成这种追问的习惯,你很快会发现你能从一道没做出来或者做错的题目里面收获更多,效率更加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各位家长和孩子们,首先成功绝对是没有捷劲的,付出和回报确实是正相关的。但是只有有意识地主动付出,把自己赶出舒适区,并通过正确的练习姿势不断获取反馈,并创建和迭代自身的心理表征,就像手机、电脑的操作系统隔三差五就得更新一样,在不断进步中坚持,你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我们虽然不是每个人为了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而活着,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便浪费上天给我们的天赋——大脑非凡的适应性。每个人都有卓越的基因,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让更好地运用它去追求自由快乐的卓越生活。


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