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点认知、2个方法、1种模型教你快速掌握时间管理 | 如何阅读一本书实践(3)

 唐谦xiang 2017-07-11

这篇文章是我实践检视阅读四个阶段方法的产物。

《小强升职记》简介

有的人从忙碌中走向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而另一些人,却从忙碌中走向碌碌无为。抛开天赋的微小差别,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对待时间,如何管理时间,进而管理自己的人生。邹鑫写的小强升职记通过讲述小强和老付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开了挂的小强是如何克服压力、管理时间、实现成长的。贯穿全文的一个思想是:做事靠系统,而不是感觉,来实现高效率、慢生活

作者邹鑫,全国著名的时间管理专家,国内最早开始践行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人。他将GTD进行了本土化,旨在通过衣柜整理法,清空大脑,释放压力,从而集中精力完成要做的事情。

全书共15万字,我进行了归纳总结,从3点认知、2个方法、1种模型带你快速建立对时间管理的初步认知,开启提升自我之路。


小强升职记 全书思维导图.png

三点认知的提升,带你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时间黑洞

成功的人每天都在忙,平庸的人每天也在忙。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忙碌,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状态。忙,其实是一种盲,这是阻止人们有效成长的关键因素。如果你也处于这种状态,那么很可能你已经掉入了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它会永无止境吞噬你宝贵的时间。例如,早上刚坐到办公室,水倒好,电脑打开,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但肯定是先打开微信和QQ,看看谁在,看到某个老同学发来的一篇文章,看到弹窗里的新闻,看到朋友们更新的状态……不知不觉等真正工作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你的情况可能没这么遭,也可能更加严重,但这就很多人面对的真实生活。

时间黑洞的产生源于大脑喜欢做简单的事情,掌握这一点便可以主动从意识上进行调整。其实,在刘末鹏的《暗时间》这本书中也强调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发生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时间黑洞这个阶段。

记录和分析时间

时间黑洞吞噬掉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小强对自己的时间做过一个统计:

期待的分别花在“集中精力工作”,“无意义浪费时间”,“真正休息”上的时间为50%,30%,20%;
而真实的结果是:15%,84%,%1;

你看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真实生活,想象的,也就是自以为的状态和真实状态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而且自己还不容易意识到。人生没有下脚料,每一段时间的运用都有它自己的意义。有句话叫做“you are what you eat”,其实面对时间情况也相同,“where you spent your time,what you will be”。

面对时间黑洞,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记录和分析时间开销。这样做有三个好处:提醒你珍惜时间;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与产出;找到你的最高效时间段。在这基础之上,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四步工作法,让你彻底摆脱掉时间黑洞的侵扰:

  • 第一步: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一个虚拟的篮子),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提交给我的任务,统统放进工作篮。(我理解为收集任务)
  • 第二步: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掉;将必须在某天处理或者必须转交给别人处理的任务拿出来;将那些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的任务立刻完成。(我理解为将任务分类)
  • 第三步:将需要在特定日期处理的事情写进日程表;将需要别人处理的事情立即转交并设置到期提醒;将需要现在处理的事情摆在办公桌上。(我理解为安排事情)
  • 第四步:在自己最高效的时间段,做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适当合理安排。(我理解为执行)

价值观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最高效的时间段,要安排什么任务呢!作者说,这本质上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所谓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好吧,说人话:

价值观简单来说其实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自己的走法。第一种人,拿着地图走路,这样的人喜欢在做一件事情前先做好详细的计划,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办事;第二种人,看着路牌走路,这样的人喜欢走一步看一步,每到一个十字路口,都要选择一次方向,最终走向哪里,自己都不知道;第三种人,顺着方向走,这样的人只选择一个大方向,然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架桥过河,披荆斩棘,靠一个昔年坚持走下去。他们分别是建筑师、科研人员和创业者,也类比了生活中的三类人。

具体到工作中,则对应的是我们的工作价值观。书中给出了测试的题目,做完题目我得出的结果是,自己比较看重:

成就感: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时的赞扬,或者不断实现自己想要的事情。
人际关系: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悦、轻松、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情,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管理: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获得对他人或事物的支配权,能够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测评的结果,基本和工作中的实际状态相似,所以我会把与这些相关的事情,安排到最高效的时间段。

两种方法,教你掌握时间管理的精髓

第二象限工作法

四象限法则是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科维(著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按着重要的事情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了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而且不紧急。第二象限工作法源于四象限法则,它告诉我们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第二象限内的事务,平时经常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都是相对于第二象限来说的。


四象限法则.png

应用第二象限工作法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必须掌握如何评估一件事情的重要程度;第二,必须能够判断事情的紧迫程度。前者对应你的职业价值观,后者则需要你根据实际任务的时间安排作出判断。

衣柜工作法

衣柜整理法是时间管理的精髓,主要原则就是通过记录的方式清空大脑,释放压力,从而集中精力完成正在做的事情。作者一直强调做事要靠系统,而不是感觉,而衣柜整理法就是这个系统。


衣柜整理法流程图.png

一个模型,帮你打通从期待到行动

工作和生活的六大高度,用这六个方面去检视和规划:

  • 原则(五万英尺)
    关注价值观、原则、目标。作者的原则是:高效率、慢生活。
  • 愿景(四万英尺)
    包括3-5年的工作目标,可以是职位的,可以是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你需要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哪些人已经做到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那时候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怎样的?
  • 目标(三万英尺)
    目标是比愿景更细化的东西,通常在一年内就可以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 责任范围(两万英尺)
    工作上的角色,如销售,研发等;生活中的角色,如家庭,个人财务等;兴趣爱好上的角色,如钢琴,手绘等。要把每个角色扮演好,就要执行一些任务,以拉近现实和期望的距离。
  • 任务(一万英尺)
    这包含了任务和项目。
  • 下一步行动(跑道)
    这是最为细枝末节的事情,我们要将它们全部放进行动清单,然后一一消灭。谁更关注细节,谁就能获得更大成功。刚开始我们都在同一个跑道里面绕圈,但最终只有职业规划清晰的人,才会驾车进入快车道,直奔目标而去。

另外:书的最后几章还介绍了一些应对问题、培养习惯的方法及工具,感兴趣的可以读读原书。到这里,已经将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介绍完毕。

by 湘乡的大树
2017-07-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