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论】老年人犯罪该不该罚?

 愿时光不负卿 2017-07-11



推荐【必胜公考App】-在职、自学备考公务员第一选择,最新「公考资讯」+「免费视频课」+「题库练习」+「名师问答」等核心功能,数十万考生在线交流备考心得。

QQ备考交流群:549996903



6月27日,南航CZ380航班由浦东打算飞往广州,登机过程中,一名邱姓老太太向发动机扔了一把硬币,导致航班延误了5个多小时。事件发生之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机务人员也进行紧急处理,找到全部的9枚硬币,没有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可是让大众没想到的是,事后警方的处理结果是:考虑到行为人年事已高,不予处理!处理结果遭到大众的激烈反响。人们不仅要问,法真不责老吗?不惩戒的背后,是不是以后年龄就可以作为犯罪的挡箭牌?

  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乏见到扔钱币祈福的场景,不过都是在旅游景区的许愿池!这样往飞机里面扔钱币的“奇葩行为”还是头一次听说,据报道说是老人信佛!

  抛开老太的行为是无知的不说,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其他乘客没有发现其扔硬币的行为呢?而是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呢:如果发动机受损呢!如果造成巨额损失呢!如果机毁人亡呢!因为老太的无知行为导致延误了其他乘客五个小时的时间!警方因为“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避免了老太的重罚,只是口头教育!


  法不责老为何引起众议,年龄就能成为挡箭牌吗?

    综合分析  

  先来看看我国“法不责老”的法律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再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于行政拘留,但并未有“罚款也可免去”的规定。  

再来看看破坏交通工具的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条件: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次事件中,如今连罚款都不用缴,警方的作为是否已超越了法律的授权?长久以来,难怪“法不责老”成为公众吐槽的热点之一!法律中,法不责老和法不责幼是一个道理,都是出于对弱者的保护。但是,法不责老不是必然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情形才可以。中国法律也并未说“法不责老”,只是对老年人犯罪有一定维护。

  更记得有新闻报道说过,有个年满70岁的老人碰瓷讹诈,因为年龄免去罚款和拘留!一时间声音四起,那以后老人还敢扶吗。是不是扶之前还得先问下年龄呢? 尊老爱老不意味着以情代法,一味地姑息迁就不仅让法治蒙羞,而且会起到不好的示范效应,更可能纵容一些老人倚老卖老!


  第一,广大旅客应严格遵守民航相关法律规定:飞机不是许愿池,投进去的硬币,求不来运气,相反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严重的危险!

  不是所有的美好许愿都要用钱来砸下去!许愿也要看环境! 法律是社会大众的行为准则,人人应该遵守,不要因为是老人就存在侥幸心态,年龄更不是法律的挡箭牌!

  第二,航空公司和机场等方面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也应更加细致:注意此次事件中,飞机还未发动就有其他旅客报告异物可能侵入发动机,避免了后续可能发生“更严重、更可怕”的事件!而不是由机场监控方发现!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及时发现不法乘客的违法行为!

  第三,适当合理罚款,也不时为一种有效的惩戒手段!此次事件中,航空公司自己检修,“自认倒霉'的行为,岂不是会助长一些人的侥幸心理!理解警方的人道主义,但也不应该弱化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个人行为责任,有失公平妥当,适当的惩戒也是对当事人起到一定的惊醒作用的!

更多申论热点&备考技巧  
尽在【必胜公考APP】

长按下载

必胜公考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