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 一大波新鲜美味的水果向你袭来! 西瓜、葡萄、桃子、荔枝...... 如此多的美味,糖友也能享受吗? 当然能了! 但是你得先把这两点达标 首先,血糖状况达标。对于糖友来说,空腹血糖值在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10个mmol/L以下,就是达标的了。 还有另一个指标叫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应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那么糖友就可以吃水果啦。 吃啥水果,以甜味为标准吗? 小红帽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苹果和猕猴桃,哪个糖分更高?”“恩~应该是苹果吧?苹果吃起来甜些”哈哈,不知有人这样认为吗? 但是有实验人员做过实验,苹果、猕猴桃和火龙果切成小块,将它们的果肉放到纸杯里,再捣碎成汁,分别用吸管吸取其汁液,用糖度计测得甜度。实验结果是:猕猴桃15%>苹果14.8%>火龙果11%。 吃起来觉得甜些的苹果实际含糖量并不比猕猴桃高! 再举个明显的例子吧!平常吃的大米,不怎么甜吧?可是它含糖量有75%!相反,我们觉得很甜的西瓜,含糖量才5%!最甜的西瓜也就13%左右。 甜味和含糖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营养学角度说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说到碳水化合物,大家应该都知道米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含糖量也就是指食物碳水化合物的总和。 我们尝出的甜味的高低是甜度,甜度不仅与含糖量高低有关,更与糖的种类有关—— 水果中的主要糖类有葡萄糖、蔗糖和果糖,果糖甜度最高,大约是蔗糖的1.8倍,葡萄糖的甜度最低,相当于蔗糖的70%。如果2种含糖量相同的水果,一个含果糖多,一个是含葡萄糖多,那含果糖多的肯定甜一些。 甜度还与水果中含“酸”的多少有关联,猕猴桃吃起来不太甜,是因为其中有酸味掩盖了甜味。 所以小红帽要说水果并不是越甜的,含糖就越高噢!同理,也不要认为得了糖尿病,不吃甜就能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很多美味没尝到,二来其他味道的食物不控制,也影响病情呢! 所以选择水果还是要看含糖量 先来看看水果们的含糖量: ①含糖量(4%~7%):西瓜、草莓、枇杷、杨梅; ②含糖量(8%~9%):鸭梨、柠檬、李子、樱桃、哈密瓜、葡萄、桃子、菠萝; ③含糖量(9%~13%):苹果、杏、无花果、橙、柚子、荔枝、金桔; ④含糖量(14%~19%):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甘蔗汁; ⑤含糖量(20%~25%):鲜枣、山楂。 选择水果,尽量选择含糖量<14%的,同时可参照血糖生成指数来选择。 吃水果当然存在个体差异 水果是含热量的,如果每天糖友吃了4两的水果,那么它的热量要从主食里去减出来。比如说糖友中午吃饭前或者是上午10点吃了一个2两的西瓜,那么中午的米饭可能就要挖出来两大口。 其次,想知道这类水果是否适合你,每个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唯一的金标准就是:测血糖。如果糖友吃了水果后空腹血糖值仍然在5~7mmol/L,餐后血糖值仍然在5~10mmol/L,这样就是可以的!如果吃完某种水果,血糖不可控了,那么你就可以放弃它啦! |
|
来自: 春天书屋 > 《颈椎病-颈心综合症-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