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胃肠道间质瘤一例

 青红 2017-07-13
【临床病史】  男性,73岁,体检发现左上腹肿块2 个月,无明显不适。查体:左上腹扪及包块,质软,无压痛,边界欠清晰。B超:左上腹实质性肿块,性质待定。电子肠镜:全组结肠未见明显病变。【影像表现】  胃腔影后缘结肠脾曲区域见巨大等密度影,大小为8.4cm×7.2cm×8cm,该影边界略显结节,增强后明显强化,肿块内见明显血管影,肿块与周围邻近组织分界尚清晰。【影像诊断】  考虑: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  胃黏膜下低度恶性间质瘤。【鉴别诊断】  ①胃癌。多表现为黏膜皱襞明显破坏、中断,局部形成形态不规则肿块,管壁常增厚、僵硬,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②类癌。主要发生于回肠末端,多引起粘连改变,极少发生远处转移,临床可产生皮肤潮红、腹泻、腹痛、哮喘等类癌综合征表现。  ③淋巴瘤。浸润型胃淋巴瘤多表现为粗大而僵硬的黏膜皱襞,肿块型表现为多发、不规则充盈缺损,溃疡型表现为大而不规则的龛影伴有胃壁增厚。  ④平滑肌类肿瘤,与GST影像表现难以区别,有待于病理诊断。【讨论】  胃间质瘤(gastric strmal tumor,GST)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间叶组织肿瘤,其发病率为4/100 万,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常见的临床症状:胃肠道出血,其次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腹部肿块等,与慢性胃炎、胃癌的临床表现难以区别。  影像学表现:据其生长方式,将其分为四型。①腔内型:肿瘤位于黏膜下,瘤体向腔内突出;②壁内型:肿瘤局限于肌壁间生长;③壁外型:肿瘤向浆膜面突出;④哑铃型:肿瘤既向黏膜面生长,又向浆膜面生长,似哑铃状。 胃肠钡餐造影:GST多表现为腔内形态规则、边缘整齐的充盈缺损或局部胃腔外压、移位改变,轮廓光整,瘤体周围局部黏膜可展平、弧形移位,但无连续性中断。 CT平扫:GST多呈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少数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良性肿块直径多<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偶见细小钙化,肿块很少坏死,或仅轻度压迫邻近组织器官,恶性者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欠清,常与周围组织粘连,可见坏死、囊变、出血。增强:肿瘤内部多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强化,向腔外生长肿块,其黏膜面完整,呈明显强化,良性者,多为实性均匀强化,恶性者,常可见周围组织、器官受压,肝脏、腹膜后或淋巴结转移。  启迪:胃间质瘤(GST)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胃部常见。良性者,病灶直径多<5cm ,边界清楚,不侵犯邻近结构,肿块很少有坏死,多呈实体性均匀强化;恶性者,病灶边界常不清楚,多容易侵犯邻近器官甚至远处转移,肿块直径多>5cm,中央可见大片坏死,周边实体组织强化明显,可与肠腔相通形成气液面,但很少出现肠梗阻征象。尽管GST具有上述表现,但没有特异性,因为同样表现也可见于平滑肌类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仅就CT 表现而言,GST 与后者很难鉴别。因此,GST 的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但作为影像科医生,详细了解目前胃肠道非上皮组织来源肿瘤的一些新分类,在鉴别诊断时考虑到这些疾病也是必要的。来源:华夏影像诊断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