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吗?我们从小学习的思维逻辑都是错的 | 大师方法论018期

 timtxu 2017-07-13

李时珍爷爷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用27年写了本书。

从1565年开始,走遍祖国名山大川,搜集各地药物标本处方,拜访渔夫樵民、上山下乡,参考医药书籍925种,弄清了许多以前存在的疑难杂症,历经了27个寒暑,修改三次,在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李爷爷说,自己一辈子看了太多扭曲的医学烂书,总想自己归纳下出一本赚点稿费。

可能这就是他的第一性原理吧。

400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从对抗伤寒的时代来到了对抗癌症的时代;病人们从家里的木榻上被120搬到了手术台前;救死扶伤的不再是路边毒性未卜的草药,而是主治医师手里的激光刀。

医生们在手术室里,李时珍的书在图书馆里。

福尔摩斯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给后人变现。

养活了好几部电影、岛国动漫美剧英剧,顺便还把自己的破案经历开发给了好几家出版社,给柯南道尔赚足了活着的时候没领到的稿费。

请大家试想这样几个画面:当你掏出打火机有个人瞬间告诉你打火机的规格产地型号;盯着你的鞋子上的泥巴认出了你拆迁施工队的身份;看你拉扯裙子翘腿的姿势认出了你的职业;闻闻你身上的气味就知道你刚去厕所解决了下个人问题......你会不会觉得这种人还挺讨厌的?

可能这也是他的第一性原理吧。

这就是福尔摩斯的工作,凭借大量的理论知识,加以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嫌疑人露面的第一刻开始,所有的作案假设都被他的思维构筑了多维度的演绎,最后捉出杀人凶手或者是漆黑的夜里狂吠的大猎犬。

我们以上举的两个例子,一位是跨界到文学领域的中国古代医生,另一位是专注破(guan)案(cha)几十年的英国侦探。职业的身份,还有心智结合意识做出的决定,让他们拥有了不同的选择第一性。

但是在解决事物的思维方法上,一种偏向于归纳,一种专注于演绎。前者更多的是感性层面的体力能量消耗,后者更多的通过理性客观的数据计算,进行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那么,究竟哪一种是更好的思维方法呢?

黑火药发明于汉朝,诺贝尔给了它更大的威力,美国人用它统治世界。

指南针发明于汉朝,然而哥伦布最先到达北美洲,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先找到了银河系外面的平行宇宙空间。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5世纪约翰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1986年查尔斯胡尔发明了3D打印机

四大发明中的三个起源于我们,而将他们发扬光大的却是外国人。

注脚是里程碑一般的,只是在漫长的岁月里,不同人类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以及认知,将相同的物质衍生出了不同的产物。

难道,我们从小学习的思维逻辑都是错的吗?

可能在我们这个讲究天人感应的国度,倾向于让自然的万事万物都随性发展,看到奇特之物,便记录在案,归纳一二,但是从未让其脱离于物质,思考它的本原。

其实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只是他们知道为什么那么圆而已。

开普勒在发表行星三大定律之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理论,他只是用数学计算把老师第谷30多年的观察数据进行反复的演绎推演。最后通过计算观测,发现第谷的理论在火星轨道上不能成立,又用了四年时间的演绎假定和数据推算,才发表了第一定律有力的证明了天体轨道是椭圆形的观点。

在这个基础之上,由于答案无限接近,但没有充分证明,几百年后牛顿才通过非常复杂的微积分和几何算法得出。

事实告诉我们,用演绎的方法,往往更接近事实与真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是由于书中归纳记录的事物没有办法去论证解决世界上的可认识和不可认知之物。这也是归纳法与演绎法最大的差距痛点,一种用证明验证假设,一种用假设推断证明。

用对于正常人来说,用演绎法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到底困不困难?

首先,建立这种思维方式的正确途径,需要大量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积累。爱因斯坦说过,演绎法最大的基础准备是大量的经验事实。而经验事实的最好来源是通过平日里的学习、阅读。虽然这种成果是难以被数据量化的,但是饱以坚持不断练习,会得到相应的反馈与感知。

其次,演绎推理的形式很多,我们最常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形式。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推断方式,或是难以确立起点,可以先从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计划,明确目标,选择自己的第一性原理。

当你询问埃隆·马斯克为什么要回收火箭的时候,他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答案。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由于他们可以快速的告诉你近期专注的主要矛盾,而这种反馈不源自于潜意识,而是本能。

最后,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要遵循于他的教条与习惯。演绎法最大的核心是严谨缜密,需要极强的逻辑构筑。因此,根据一件事物的结果去判断反思它的发展过程,要从其本源开始,判断它与不同事物的客观联系,避免主管臆造,通过不断的假设,最终得出一个更有信服力的结论。

演绎,更能用科学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物质世界。理查德·德威特在《世界观》一书中也给我们深入浅出的解释了这样的道理。

学生时期,背诵一个公式用5分钟,用公式解决一道应用题10分钟,操作一次物理实验要45分钟的时间。

回到几百年前,每一个公式、每一条定律的诞生,都来自于科学家们缜密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推断态度。一颗星星要看上几十年,一个试管要晃动上百次,一个方程要算掉几千张草稿纸。

最后,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给你解释这个世界存在的极致。

拥有一种极为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对这个物质世界最好的膜拜与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