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城子崖遗址

 萨满巫师 2017-07-14

  中国黄河下游以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原属历城县)以东武原河畔称为“城子崖”的台地上。1928年吴金鼎调查发现,1930~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两次进行发掘,后由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等7人编著了考古报告集《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

  遗址上层为东周时代遗存。下层是首次发现的一种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为“黑陶文化”,后以该遗址命名称龙山文化,现在则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的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是由中国考古学者发现和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此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大推动作用。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龙山文化层出土的陶器以黑陶、灰黑陶为主,器表多素面,纹饰多弦纹、划线和盲鼻,少数饰篮纹、绳纹。主要器类有杯、碗、豆、三足盘、盆、罐、瓮、鼎、鬶、甗等。其中,以带鋬杯、三足盘、高柄豆、鸟首式足的鼎、白衣黄陶袋足□、肥袋足的□最富代表性。还有漆黑光亮的蛋壳陶,制作技术高超,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是陶器中的精品。石器多为磨制,主要有斧、锛、铲、镰、半月形穿孔石刀、凿、镞等。骨角器有凿、锥、针、镞、鱼叉等工具和用于束发的骨笄。蚌器中以穿孔蚌刀和带齿蚌镰较为突出。在这里首次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卜骨,系用牛、鹿等肩胛骨修治而成,有钻有灼,也有不加修治无钻有灼的。此外,在遗址周围发现有平面为长方形的版筑夯土围墙遗迹,南北约 450米,东西约390米,墙根的厚度约为10米。

  发掘者认为是当时的城址,但目前有人对其时代存疑。东周时代的陶器以灰陶最多。出土有刻字陶片、铜器、石器和卜骨等,还发现了6座陶窑、零星的成人墓和幼儿瓮棺葬。


拨开层层泥土 重现璀璨的古代文明

跨越时空隧道 展露历史的真实面貌

往事娓娓道来  

秘密层层剥开

零距离触摸古代文明 

面对面感受历史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