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祛湿】人身体的这40多种症状,解决这一点就能祛除!

 昵称641652 2017-07-14

你是否每天总是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还发酸、发沉,头发、面部出油,感觉全身很浮肿。尤其是春夏愈发觉得贪睡,身体无力犯困。这说明你体内“湿气太重”,该祛湿了!


什么是湿气

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性粘滞重浊,易伤阳气。


这样的专业解释,你是不是云里雾里,什么也看不懂?如果没有专家给讲解,其实小编我也不懂。


为了大家更好的了解人体湿气,小编收集了人体40多种常见的因“湿”而出现的症状,你值得好好收藏!

湿气怎么来的

一、外因:淋雨下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等而形成,如秋冬过早晨练,长期夜晚洗澡游泳,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此为外湿。  


二、内因:思虑过度,身体劳累,气血亏虚,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化为湿浊,或多食油腻、甜腻,嗜酒饮冷等而湿浊内生,此为内湿。


祛湿方法

▲1.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


材料:薏米10克、赤小豆20克、芡实5克、枸杞2克


做法:将薏米、赤小豆等洗净,然后一起下锅煮至软烂。


▲2.药物:舒肝平胃丸——祛湿剂

从中医上讲,湿邪内生的根本原因脾不运化,“湿浊”是标,“脾虚”为本。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运水化湿功能正常,则体内水液不会化生湿邪而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沉,四肢酸、乏,懒得动、腹胀、痛,恶心,身体重或一受凉下肢也疼痛。为预防、治疗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健运,才能快速运转体内水液,使湿浊不能自生,所以,想要彻底祛除体内的湿气,首要任务就是“健脾”!



舒肝平胃丸中含有多种燥湿、理气、化痰、行气的药物成分,起到健脾和胃,化湿导滞的功效。君药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外能发散湿邪,内可健运脾胃,从而达到化湿运脾,发散风湿,标本兼治的效果。

▲3.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排毒,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提高代谢效率,而且还可以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祛湿注意事项

▲这些东西不要吃

?啤酒

夏天到了,朋友们在路边撸个串、喝点啤酒,那叫一个酸爽。其实,啤酒是“驻湿”之品,湿气重的人切记要少喝。脾主运化,喜燥恶湿,经常喝啤酒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重湿气。


?驻湿瓜果

夏天到了,瓜果成了家庭必备小零食,喝着西瓜,看着电视,多么惬意。其实西瓜、黄瓜、香瓜这些是驻湿瓜果,尤其是孩子无节制的吃这些瓜果,会损伤脾阳,出现便溏、厌食、困乏等症状。


?肥厚、甜腻食物

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一方面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另一方面甜食少吃益脾、多吃驻湿,而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


?冰凉食物

炎炎夏日,一口冷饮下肚,想想都舒服。然而这些冷饮会增加人体内的湿气


结语

十人九湿,如果湿气久而不治,就会严重加深一些疾病的病情,再去治疗的话就会难上加难,吃饭打针都难以至效,治什么病都是事倍功半,这正是很多慢性疾病的根源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