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敬生《扇面》小品欣赏(下)

 明远小筑 2017-07-16
王敬生美术工作室2017-07-1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一笔一梦想,一墨一徘徊。

“一家”

在绘事领域,谁不想文心砥砺,可蔚然成一家。所谓“一”可见独立,所谓“家”定有风格,百里挑一,人中龙凤也。一路上,虽茫茫,画者为抵文心前仆后继,经营于诗书画印的法则里,竭尽所能做“一家”,愿有日艺成之后的横行天下,睥睨四海。

文心炼成

然而,俗世的睥睨四海,这犹如坐井,把画看成了天,而天外还有天,那些雄才大略的,居然把文心炼成了韬略,让一个白面书生彻底地脱胎换骨。

努力着

接纳时代大潮的浸润,对于传统语言的演进、解构和再造,画者在努力着,在认知传统精神的前提下,融合、吸引、借鉴有益的因素;传统精神是依附于一定的传统形式而成古典传统工笔画的完整语言形态,其特定的形式本身即具有其完善的语言规范和秩序。

刚柔之美

每一位画家都在追寻着,探索着一种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希望能够借助自己独有的细腻和直觉,描绘当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使作品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刚柔之美。

苏醒

一种生机,不是来自茂林修竹,长草浅苔,而是一种生命渴望的苏醒:山在苏醒,水在苏醒,草木禾稼以及生息于其间的人畜俱在苏醒。

艺术技巧即法度,是画者主体情思得以物化成型的保障。一件优秀的作品,应该达到“翰逸神飞”的神与形高度的统一。艺术的创造,既需要有创造者主体情思表达美,以传达创造者精神、人格、学养、情性、天资等“神”,又需要通过创造者娴熟的艺术技巧传达美,以有法而不囿于法的线条造型的“形”,承载创造者主体情思表现美。

过程

一艺之成,必须有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任何人凭空的努力,与历史积累的成就相比都微不足道!历代中外大家都很重视对古人艺术技巧的传承,即使在尚意的宋代,对传统的继承也很重视。

神.鬼

苏东坡云:“有道而无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如果缺少艺术技巧的锤练,即使胸中有道,也只能“眼中有神,腕中有鬼。”

那劲头

艺术家的成才,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强烈的创作欲等也很重要。智力和成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关系,有时,非智力因素可能在成才中起决定的因素。我内心有一团火,我生性不屈服,甘吃苦,有毅力,想做的事有非做成不可的劲头。

珍惜

困难、挫折、失败最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珍惜每一点进步和拥有!

我...

我崇尚血肉丰实,体势开张的意境,追求线条的力度和稳健沉着的美感,以及洋溢着生命张力的律动。在点线飞舞,墨色枯润之中,在审美情感化,空间的时间化,在有限与无限,在自然万象与抽象线条的转换中,在结构形式、意象这些看似抽象又十分具体的美学空间里,我耕耘、收获、求索。

横亘

在我们面前横亘的,是历代先贤遗留下的珍贵财富,是浩若烟海的古画,是厚重的传统。还有笔墨当随时代的呼唤。

浸淫

长期浸淫于传统的功力,在看似不经意而为的一挥一运中,自然而然地潇洒流落,以有法而不拘于法的线条造型,承载自己的品格、学养、天资、情性,以追求“翰逸神飞”的形与神的高度统一。

信念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当然艺术语言的探索可以很活跃、可以丰富多彩,但是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及艺术主张则一定要坚守。不能跟风走,更不能人云亦云。

目的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标新立异,匠心独运,是传统的发展者,是个性特色风格的开拓者。因此,创造个性特色风格的画家,才是画家继承传统的最终目的。

画修养

对中国画的研习、评论和鉴赏都很重视技术层面以外的东西,古人说“功夫在画外”、“画如其人”,画画到最后画的是修养

王敬生,职业画家,广东省汕尾市人,擅山水、花鸟、人物,尤精于重彩工笔花鸟,作品在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数十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惠州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惠州市蓬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