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 | 风流即清寒,日式侘寂美学

 coolqin 2017-07-16

这个公众号




风流即清寒,美丽即“冻”人


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说,日本建筑最风流的地方,是厕所。


“这种地方必定远离堂屋,建筑在绿叶飘香、苔藓流芳的林荫深处。沿着廊子走去,蹲伏于薄暗的光线里,承受着微茫的障子门窗的反射,沉浸在冥想之中。或者一心望着外面庭园里的景色,那心情真是无可言表呢。”



区别于现代化的设施,谷崎润一郎眼中的美存在于质朴的自然之中,可能这种厕所唯一的缺点就在于,夜间入厕会有感冒之虞,因此也产生了“风流即清寒”的说法。



日本的审美意识,东方的含蓄之美


这种崇尚简陋的美学,诞生于日本禅宗,名为“侘寂”(Wabi Sabi)。



侘(わび),即与良好状态相对的恶劣状态,可引申为品质粗糙、简单朴实甚至贫穷寒酸。14世纪时,这个概念受禅宗的影响,这个概念翻身成为节俭美德的象征。



最早用于茶道美学的“侘”,在战国时代的千利休手中达到顶峰,成为系统的茶道理论。从而也产生了虽然外表粗糙,但追求质感和美感这层意思。


日剧《寻访千利休》剧照


“侘び”的核心是禅,是禅的主体否定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体现。禅的“本来无一物”的思想使“侘び”否定了一切现有美的形式。与此同时,禅的“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思想又使“侘び”获得创造无权自由自在的艺术形式的可能性。



寂(寂び),最初是指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劣化的意思。到了室町时代,这一概念在俳句的世界中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开始理论化。成为俳人松尾芭蕉(就是《日和》里那个)作品中的中心美学意识。


这个词在俳句中,指的是旧物,是从旧物内部渗透出的,与外表没有什么关系的美感。



因此,可以认为,侘寂一词,指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练,俭朴暗淡的美。不虚张声势,却历久弥坚。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侘寂就是,在这个星球上轻盈漫步,且不管遭逢何种际遇,是微不足道也好、辛苦危难也好,都要懂得欣赏与感激。物质贫乏、精神富足,就是侘寂的格言。




一件事物在时间中逐渐变得残缺,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种种自然形态,侘寂美学以此为美。一件事物先丧失掉形状轮廓,再分崩离析,消失不见,侘寂之美凝视的是事物要回归的本源。

 ——赤木明登《造物有灵且有美》



比利时设计师阿塞尔·维伍德(Axel Vervoordt),将日式侘寂美学之美与西式古董、当代绘画、摄影融为一炉,塑造出了独特的空间。



The Greenwich Hotel,纽约最不寻常的酒店之一。位于TriBeCa社区,与著名的艺术画廊和餐馆一箭之遥。


阿塞尔·维伍德在此,与日本建筑师Tatsuro Miki共同设计了的阁楼套房,在喧嚷的曼哈顿打造出一方令人惊艳的侘寂天地。



Axel Vervoordt对“风格”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从根本上说是个形而上学家。探究生命的本质以及时空的概念才是最吸引他的事;他用灵感突发的物件和内饰安排来表达这些看法。


“我们珍视由时间锻造的物件。我们所作的设计并无规则,一切来自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