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副主任医师门诊20元,主任医师30元…广州看病大变革,周六执行!

 lgs3393 2017-07-16


最新详解,每个人都必须了解,非常重要!


咩事获悉,广州地区公立医院综合医改将于7月15日正式启动,取消了药品加成,取消了挂号费并统一设置门诊诊查费。而今天,相关细则也随之披露,咩事君第一时间送上解读,因为它分分钟关系着你的钱包!


医生诊查费分级:10元,20元,30元


在本轮综合改革之前,广州市各大医院执行的门诊收费标准依次为主治医师4元、副主任医师7元、主任医师9元,挂号费用一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


而改革之后,诊查费的收费标准分别调整为普通医生10元,副主任医师门诊20元,主任医师30元。


小幅调整后,市民就医时诊查费用支出将略有增加。对于调整后的增收部分,广州医保则适时推出了统一给予参保市民每诊次7元报销的资助


也就是说,从2017年7月15日起,如果你有广州医保:


看普通医生时花费的10元诊查费中,自付部分为3元,医保报销7元;看副主任医师,自付部分为20-7=13元;看主任医师,自付部分则为30-7=23元。


这一设置,也有通过价格杠杆来引导小病小痛的市民理性就医,不扎堆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的初衷。


据悉,诊查费报销不占用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原本按照门诊定点、门诊慢性病、门特项目享受报销的额度并不受此次调整的影响。


这些病按病种付费,能省一大笔!


目前广州市按病种付费病种数量已扩大至149种,其中33个病种不设统筹基金起付标准。


比如,现阶段一名普通职工医保参保人(非退休人员)到三甲医院住院看病,必须在自付医疗费用达到1600元后,随后的费用才能进入医保报销阶段。


选择单病种结算后,这1600元就不再是完全由个人自付了,而是直接进入医保报销阶段。而此前在三级医院住院,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0%。这也就意味着,单病种结算后参保人仅起付线这一块,就能节约1280元支出!


附:广州医保的正确使用方法,你真的懂吗?

1.你究竟是什么医保?


首先医保也有分类的,我们要明确自己平时缴费参加的究竟是什么医保,请对号入座——


城镇职工医保:企业员工、退休人员

城乡居民医保:个体户、未成年人、在校生、无业人员、未在单位参加职工医保的兼职人员、没单位的老年人等


至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那叫公费医疗。


2.关于医保卡里的钱


相当部分人的医保卡是有钱的,这笔钱叫个人帐户资金。只要是城镇居民医保,广州市医保局每个月都会按比例把钱划入这个帐户。具体比例如下——


35周岁以下: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2%

35-45周岁: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3%

45周岁-退休前划: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3.8%

退休后:按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1%划


如果你是城乡居民医保,那你就是卡内无钱族。



3.卡里的钱能怎么用?


用处还挺多的,最重要的就是门诊看病付钱了。这里还涉及到在医院定点后职工医保300元/月,居民医保中未成年人及在校生1000元/年,其他城乡居民600元/年的普通门诊报销额度上限,下文会展开再谈。


另外,你还能用这些钱在定点药店买药(非处方药物)啦,买医疗器械啦,买体温计和血压仪这些辅助检查设备啦,还能给体检等自费项目缴费……


当然,广州的规定还是很人性化的,账户内余额还能用于直系亲属相关自费项目的支付,比如给娃打高大上的自费疫苗,是可以刷爹妈医保卡里的钱的。


4.关于住院报销


万一你不幸生了大病要住院,只要住院、出院时出示医保卡和有效身份证明给医院(必须是广州医保定点医院),那么无论卡里有钱没钱,只要住院费超过起付线(放心,这年头一般住个院就会超的),出院时你就只需要自付一部分,其他部分医保埋单。起付线如下:



在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

退休人员

一级医院

400

280

二级医院

800

560

三级医院

1600

1120


至于埋单的比例,由于算法实在太复杂(政府的规定一般都这样,你懂的),就不细说了,反正是真能省不少钱。总之,一定要记得向医院亮出你的医保卡!



5.关于医保定点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里的未成年人(含在校生),都能选一家大型综合医院,一家基层社区医院定点,俗称一大一小;其余的人,就只能选一个小点。


定点的好处是,到定点医院看病,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在小点,药费报销比可达80%;上大医院,先经过小点转诊的报55%,未经转诊的报45%。不过报销不是没上限的,职工医保300元/月,居民医保中未成年人及在校生1000元/年,其他城乡居民600元/年。


特别提醒:新办定点的职工医保人都必须先选小点,然后才能定大点。而此前已选大点未选小点的人直接去大点看病,还是可以报销的,只不过报销比例是45%,比大小点都定的人要少10%。


6.还有那些经年传言……


微信圈经常会传一些诸如“看门诊上社区医院转一下,自费金额超过1200元后,超出部分可以报销60%,否则报销比例为零啦”、“每年元月只要去社区医院转一下,最好是转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再转一家中医院。自费部分就能累加,每年只要达到1200元,超过部分就可按比例报销”啦……听着都挺诱人。


但咩事君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广州并不这样玩,这类所谓实用的微信帖,在其他一些城市或许是这么操作的,但在广州基本就属于谣言!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可在底部留言评论~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