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咖啡豆 目前最主要栽种的树种有阿拉比卡种、罗布斯塔种及利比里卡种等三原种。 【形状差异】 阿拉比卡咖啡豆:外型较椭长,沟纹曲折,有点像半颗花生 罗布斯塔咖啡豆:外型较为浑圆,中间有道裂的那一面有点膨膨的,沟纹很直 阿拉比卡:豆形较小,正面呈长椭圆形,中间裂纹窄而曲折,豆子背面的圆弧形较平整。 罗布斯塔:豆形较大,正面渐趋圆形,背面呈圆凸形,裂纹直。 从风味角度讲: 阿拉比卡: 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风味」(深烘焙)适用于单一产地和各种拼配豆 中高度芳香,酸度明亮,口感顺滑,中低度醇厚度,愉悦的回甘 罗布斯塔:主要用于浓缩拼配增加醇厚度,产生更厚的油脂,以及往杯子加入特定量。通常用5-15%,有时候到25%以上烘焙咖啡拼配的总量。 中低度芳香,低酸度,口感带强烈苦味,醇厚度饱满,木头味,回甘有热解和辛辣味 认识咖啡豆 这5层分别是: 1.果皮、果肉(Skin/Pulp):咖啡豆的最外层包裹着浆果一般的果皮和果肉。除自然日晒法以外,经其他方法处理的咖啡豆在采摘后的几小时内必须去除果皮果肉。对于咖啡来讲,果皮和果肉是重要的副产品。在某些产地人们会用咖啡的果皮和果肉泡茶。业内人士习惯称咖啡的果皮和果肉为“果浆(Pulp)”,用来去除果浆的机器则被称为“去浆机”。 2.粘膜(Mucilage):在果皮和果肉之下,一层质地粘稠的粘液将咖啡豆严密地包裹着。由于这层粘膜粘性极大且糖分极高,人们习惯称之为“蜜(Honey)”。不仅是咖啡,很多水果内部都附有一层粘液。 3.羊皮纸(Parchment):在粘膜内部,一层由纤维素组成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经干燥后,这层薄膜外观酷似羊皮纸,因此得名。 4.银皮(SilverSkin/Chaff):在羊皮纸内部还有一层更薄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由于颜色富有光泽且泛有银色,人们习惯称之为“银皮”。这层银皮会在烘焙时脱落。通常你在研磨咖啡时发现咖啡粉中有些许银色碎屑。这些碎屑正是烘焙时未能与咖啡豆剥离的银皮。 5.咖啡豆:每粒果实都含有2粒咖啡豆(一荚单粒豆(Peaberry)除外。这种咖啡豆的果实内部只含有一颗咖啡园豆,另外一颗发育不良。通常情况下,每批咖啡豆中都会有5%是一荚单粒豆)。咖啡豆经过干燥和处理之后便可进行烘焙。 风味特色不同 【阿拉比卡】「阿拉比卡」咖啡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甜香」(深烘焙),一般而言,具有比罗布斯塔豆更佳的香气与风味。使其成为这些原生种中唯一能够直接、单独饮用的咖啡,可作为单品亦可作为意式拼配咖啡。 【罗布斯塔】咖啡通常风味较为平凡、呆板、刺鼻,且因为全世界的罗布斯塔绝大多数栽植于低海拔地区,比较缺乏个性。未经烘焙的时候闻起来是如同生花生米般的气味,廉价的罗布斯塔咖啡豆烘焙后展现出的味道通常介于「麦仔茶味」(中浅烘焙)与「橡胶轮胎味」(深烘焙),难以展现细致的风味。 咖啡生豆处理法,什么是日晒、水洗、蜜处理? 从内向外:水洗、蜜处理、日晒 1. 自然日晒法(Natural/Dried-in-the-Fruit): 果实在采摘之后不经处理便开始日晒干燥过程。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处理方法。干燥的过程通常要持续4周左右。处理的方法必须非常严谨,以保证咖啡不失去任何风味。 自然日晒法要求当地气候极为干燥。在某些地区,人们会利用烘干机辅助咖啡果实的干燥过程(烘干机的热风能够加速干燥过程,帮助人们控制干燥程度)。 优点:甜度和醇厚度高,干燥过程中会吸收果糖精华,使咖啡豆果香浓郁 水洗处理法生豆:一般水洗生豆是青绿色的,日晒的生豆是黄绿色的 日晒处理法熟豆:水洗耶加银皮较多,日晒耶加银皮较少 完全水洗法(Washed) (1) 选豆: 将采收的果实放在装水的水槽里,浸泡约24小时。这时成熟的果实会沉下去,而未熟和过熟的果实会浮上来,可加以剔除。 (2)去除果肉: 使用机器将果皮与果肉除去,只剩下包着内果皮的咖啡豆。这时,豆子的外面还有一层黏膜,水洗的过程就是要洗净这层黏膜。 (3)发醇: 黏膜的附着力很强,并不容易去除,必须放在槽内约18-36小时,使其发醇,并分解黏膜。发酵的方法有两种,即湿行发醇与干式发醇,顾名思义,前者加水,后者不加水。发醇的过程中,种子和内部的果肉会产生特殊的变化,这是水洗法之中最影响咖啡风味的一个步骤。 (4)水洗: 使用水洗法的农场一定要建造水洗池,并能够引进源源不绝的活水。处理时,是将完成发醇的豆子放入池内,来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与流水的力量将咖啡豆洗到光滑洁净。 (5)干燥: 经过水洗之后,这时,咖啡豆还包在内果皮里,含水率达50%,必须加以干燥,使含水率降到12%,否则他们将继续发醇,变霉腐败。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使用阳光干燥,虽然得费时1个-3个星期,不过,风味特佳,相当受到喜爱。另外,有些地方使用机器干燥,大量缩短处理时间,但风味不如阳光干燥的咖啡。 (6)脱壳: 优点:通过发酵产生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醋酸)提高咖啡豆酸度 蜜处理法 所谓蜜处理,就是指带着黏膜进行日晒干燥的生豆制成过程。在咖啡豆去掉外层的果肉之后,会有层黏稠状的胶状物。传统的水洗处理法会用清水把它洗去,但因为有些高海拔产地的水资源限制,所以诞生了这种直接晒干的方式。 “黄蜜”“红蜜”“黑蜜”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日晒的时间与果胶的量不同而区分三者,且果胶与内果皮的量决定了日晒的时间。“黄蜜”是带有25%的内果皮、“红蜜”50%、“黑蜜”80%。 因此,从“黄蜜”到“黑蜜”,需要的干燥时间更长。 优点:优质日晒豆的甜感与醇度 降低日晒豆受霉菌,发酵过度 【杯测】:三种处理法的不同口感 中南美洲 味道的特征:均衡,酸味适中而香醇,平衡感强 坚果、巧克力、蔗糖, 【代表】: 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巴西、巴拿马、哥斯达黎加,玻利维亚,蓝山,夏威夷 非洲咖啡 味道的特征: 迷人的果酸 非洲咖啡的普遍特点是浓郁的香气以及迷人的果酸,其酸味亮度活泼令人振奋 【代表】: 埃塞俄比亚(耶加、西达摩)、 肯尼亚、 布隆迪、卢旺达 亚洲咖啡 味道的特征:深沉的风味与浓厚口感 亚洲的咖啡生豆处理一般采用湿法或半湿法的加工处理方式,生豆的豆型大多比较均匀,只是半湿法处理后的豆子颜色较暗。亚洲咖啡的普遍特点是风味厚重,甜味强烈圆润,但香气与明亮度略显平淡。 代表: 印尼、云南,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大洋洲,但风味接近亚洲) 【杯测】:亚洲、非洲、美洲 三种不同地区口感 什么是养豆: 刚烘焙完成的咖啡豆 ,会有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包装中的压力高于一个大气 压,压力有助于芳香物质与油脂的融合,让咖啡豆内部所有芳香物质达到容易被萃取出的状态。 咖啡豆袋上常见的单向透气阀,是为了用来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避免豆袋被二氧化碳撑破。 在烘焙周期的几天后,开始所谓的散气过程,二氧化碳开始由咖啡豆中散出。 养豆方法:将未开封的咖啡豆置于阴凉,干燥,避光,无刺激性异味的环境里。过养豆期后将单向阀贴住(用透明胶即可)。 意式拼配豆 : 7天-14天 单品咖啡豆:3天- 4天 |
|
来自: Cityreade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