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几点思考

 昵称815848 2017-07-18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向前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 路,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www.zhlzw.com

  一、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内涵式发展”最初的含义是指通过学校内部挖潜而实现的扩张模式。“内涵”与“外 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当初,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所说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并没有给以精确的规定。“内涵 型发展”就是指在不增加高校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大招生规模的发展形式, 而“外延式发展”则指通过增加高校数量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形式。

  后来内涵式发展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提高质量的思路就 是进行办学资质评估,增加优质师资的教学投入,推行新的学生评教制度。这是一种与传统 的重视数量、重视外在效益的发展思路不同的新的内涵式发展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开始指向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 文化保障,才是高等教育真正的内在发展,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发展。所以,高等教育的内 涵式发展必须最终转移到制度建设和文化保障上来。www.zhlzw.com

  二、目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

  (1)办学层次定位偏差。高职院校中存在一种办学定位上的认识,就是把自己等同于 专科学校,或是着眼于专升本,把学校定位在学术型、研究型学院,甚至认为与中职学校也 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办学规模认识偏差。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尽力提高在校学生人数,认为在校人数 越多即是学校声望越隆,社会效益越佳。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办学质量的提升,忽视学校软 硬件设施是否能承受得起超规模发展的要求,校外办学、甚至租赁办学,从而造成管理上的 沉重负担与办学风险。

  (3)管理理念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实际工作当中资源(包括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各系、部习惯于把自己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掌握到自己手中,缺了就跟学校伸手,到手了就抓住不放,不愿意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重复配置或者闲置。另一方面是实行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学校和系、部的关系,责任、权力和义务不够清晰,运行起来存在不少灰色地带,角色错位的现像多有发生。造成学校管得太具体,系、部的积极性和能量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而系、部过多地依赖学校,缺乏对外竞争的意识、直接的危机意识和生存压力,使得其发展的动力不足。

  2.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现在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由中专或中职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办学历史不长。管理队伍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还难免固囿在中职教育的思维定向中;师资基本上是以原来的队伍为班底,学历、职称等达不到教育部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之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还留有中职教育的烙印;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膨胀、新设专业的大量 开设,教师数量跟不上发展需要。

  3.办学经费短缺。由于我国的投资体制是成倒三角形的,最顶尖的是知名的学术型大 学,它们得到的经费最多。最低层的是职业类院校,得到的办学经费最少;同时职业

  教育没有完全产业化,不能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自身发展所需经费问题,学杂费收入只占学校正常经费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经费缺口较大。与之相对的却是实训的巨大投入,从而造成经费普遍紧张,导致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教材建设滞后。如何解决办学经费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 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4.产学研不能有效结合。当前对于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认识问题、机制问题、动力问题 、政策问题等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行业、企业缺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企合作 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去,远没有走上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5.缺乏把树立社会美誉度与学校品牌营销之间有机结合的意识。社会美誉度是来自社 会公众的关于学校的良好社会生存状况的集中反映和描述。教育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必然 要求高职院校树立自己较高的社会美誉度,但是学校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去营造自己的品牌形像。同时,品牌的树立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沉积过程,这是一个学校优良的校风、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优质的管理的外在体现,是一 种长期与外界沟通的结果。现在的高职院校,由于大多由“三改一补”而成,过去也没有 过多地树品牌、搞营销的意识。

  6.学校事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不紧。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 仅仅着眼于 学校事业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办学以人才为本,人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但目前高职院校中强调学校发展的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少,两者 缺乏有机的结合。www.zhlzw.com

  三、发展策略思考

  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是学校实现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因应 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选之策,是学校保证稳定、发展和改革大局的必需之举。

  1.以观念更新为先导,建设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不能忽视学校精神文化内涵的发展。没有学校精神文化,是不可能办好高职教育的。大学之大,不在校园之大;高校之高,不在楼宇之高;其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其高首先在于品位之 高,在于至高至大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人类精神。

  (1)准确认识高职教育定位。高职教育应该这样定位:它是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型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其人才培养规格,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层性。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改革中,应当努力形成“学术型”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翼齐飞的格局。高职院校应争取在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树立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2)正确处理学校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坚持规模适度,质量为上。规模适度,就是 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办学目标相适应。在不超越学校的承受能力,不降低办学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的规模就是适度的规模。质量为上,就是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办校之基,强校之源。按照我国目前的高教发展战略,在今后相 当长的阶段,质量是第一位的,规模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质量、效益为核心 的内涵发展战略。

  (3)把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整合或分流,通过集约化的管理,做到人力、物力资 源 的效益最大化。从集约化管理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可通过机构调整、机制改革、人员归整 以 及工作中的科学、标准、规范管理,达到节约、高效的效果。进行集约

化管理, 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考虑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上,改变以往的领导方式,让系、部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机制,提高办学效率;进一步明确系、部的责、权、利,使之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允许系、部提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专业重点,在学校总的方针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以系、部为实体,实行经费动态包干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另外,要实现机关职能的转变。长期以来,学校机关的机构设置和工作方式,带有计划经济的 痕迹和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主要职能是行政职能而不是服务职能。实行系、部为主体后,机 关要强化参谋和服务职能,比如:跟踪国内外同行的信息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为 校领导决策作参考;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校领导;为基层和师生的教学 、科研、生活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

  2.以师资建设为抓手,构建学校发展平台。师资是学校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没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就不可能实现,内涵式发展战略就失去前提和基础。要促进内涵式发展,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规模适度、 满足21世纪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机制,建 立和完善定编、定岗、评聘、考核、奖惩、培养、提高等一系列制度,引入、建立适合各自院情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培养他们爱岗敬业与奉献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大胆选拔、培养和使用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科研重任,使他们脱颖而出,健康成才。增强人才意识,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完善校内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既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机制,也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 的生态环境,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将经营理念纳入到学校管理中,提高办学效益。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使学校逐 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学校在办学中,必然要计算成本,并实现收益。那种封闭式的办学,已 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应对这一转变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学校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将学院当作产业办。这就要求我们以“市场”为核心,一切工作围绕市场转,如校办产业整合、招生就业目标责任管理、培训成教目标责任管理、人事薪酬体系改革、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促使学院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促使相关部门与市场全面接轨, 从而谋求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更好的社会效益。

  4.产学研有机结合,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通过观念更新,摒弃“搞校企合作没条件”的无所作为思想,高职院校要从培养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出发,认识校企合作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去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寻找那些有经济实力、有发展前景、有人才需求、设备先进 、管理现代化,并有合作愿望的企业与之进行合作。

  其次要找准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产品,学校要善于以产品作为中介,切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通过合作开发新产品、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产品检测等,成为合作伙伴,共同获益。同时要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一是通过“订单式”教学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二是为企业开展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此类办法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三是要建立机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实训、培训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制 定相应的工作章程。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进行不定期的磋商,通过这种机制的有效运 转,使

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来,也使学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去, 这样的合作才会深入持久。

  5.将经营的理念纳入到学校管理中,提高办学效益。高等职业教育要将市场营销的思 想融人到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达到4P。所谓市场营销,是指满足某一企业或个人的需求为目的,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分析,进行产品设计、产品加工、产品定位、产品销售渠道设计和产品促销等一系列计划或实施的过程,可以说营销就是创造顾客的价值,达到双赢的目的。4P 即产品(Product),就是学校经营的学科或专业;价格(Price)就是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及 各项杂费;分销渠道(Place)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学习方式,如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专题讲座、职业技能培训等;促销(Promotion)就是学校进行的各种招生宣传、毕业生的就业推荐等工作。在加入WTO的大背景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树立市场意识,承认学生、家长、上级主管就是我们的客户,学生就是我们服务的主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毕业生就业,来推销我们的毕业生;通过有特色的招生广告,来宣传我们与众不同的办学理念;通过导向ISO认证,树立依法办事的精神;通过内部成本的核算,减轻学校 的办学负担,提高办学效益。

  6.把学校事业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学校的发展同与教师为主体的 教职工队伍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为教师群体和个人的事业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工作平台,从精神到物质上都始终提供强大的支撑。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在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和师生员工 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才会高度一致,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师生员工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将以其昂扬进取的创新精神,勤奋积极的敬业精神,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没有全校师生员工“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事业 的发展无从谈起,内涵式发展战略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