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最伟大科学家祖冲之(4)

 liuhuirong 2017-07-18


  宋太祖刘裕在北伐的时候,缴 获了北军的指南车,那是一种神奇的设备,可以在茫茫旷野中指引方向,确保军队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几十年来,该车基本毁坏,宋孝武帝遍寻巧匠,都无法将其 修复。祖冲之不但成功修复了它,而且重新制作成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即使随意旋转,指示方向仍然非常准确。不仅如此,祖冲之还造出了可以用水力工作的水 磨,以及以踏板为轮的千里船。电视剧《水浒》中宋军攻打梁山所用的战船,最早的原型正是出自祖冲之之手。竟陵王萧子良之所以分外赏识祖冲之,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祖冲之成功制作出了欹器。这些成就也许在现在不算什么,却可以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冲之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华林园的培养。在前文中我曾经说过,贵族 子弟聚集的华林园,并非是以读死书为目标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方式,也同样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和今天许多高考理科状元连电灯泡都不会装 的事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蒸汽机发明以前,中国的机械制造能力始终是位于世界前列的,而在制作过程中,中国人也最先应用了各种现代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如 果这种情况可以持续下去,如果这种技能在中国文明的演进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那么现代科学的萌芽很有可能首先发生在中国。西方人在近代科技中最成功的 一点,就是对新生科技的巨大尊重,而在中国,这种技能被斥责为“奇技淫巧”,即使声名如祖冲之这样的大学问家,也因为这些研究工作而被某些人斥责为“弄 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是中国自然科学思想从此走上边缘化的开始。

  对祖冲之而言,进行这些研究工作,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讨得帝王 的欢喜,在祖冲之的《安边论》中,他就曾真诚地表达过要将自己的学术成就应用于生产中的愿望。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人们讨论不止 的话题。祖冲之在机械制造方面的这些成就也无疑带给我们深深的反思。祖冲之制造出了指南车,但是当时的南朝依然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祖冲之制作出了水磨,但 那仅仅是梁武帝本人用以玩乐的工具。科技发明是一回事,但是科技的应用却是另外一回事。科学工作者的目标是把自己先进的成果推广出去,造福于民,而这偏偏 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发生强烈的抵触。凋敝的民生和那一时代灿烂的文明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拥有更多文明成果的南朝最终也没有摆脱覆灭 的结局。中国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曾经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偏差问题,一种先进的文明成果仅仅是取得了与其地位相符合的赞誉,并没有取得与其地位相符合的应 用。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说这是封建制度的问题,然而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中国,许多拥有专利的科研成果依然遭到了无情的闲置甚至抛弃, 甚至于许多中国人首先取得成功的领域,却最终被日本人和美国人捷足先登,从最早的克隆技术到VCD技术,中国科学家不止一次地体会着“起个大早赶上个晚 集”的尴尬情景。历史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固然不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有时候是不能完全划等号 的,两者之间形成密切联系的轨道,至今在中国还是无法得以完全地实现。

  六

  公元 500 年,祖冲之安详地离开了 人间,而在他去世十年后,他呕心历血完成的《大明历》终于得以颁布实施,而中国的老百姓,也从此长久地享有了这位科学家伟大的成果。《大明历》造福了南朝 的农民,在中国走向统一以后,又造福了全中国的农民。从《大明历》到《授时历》的几百年间,祖冲之的这一科学成果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他的 理想终于实现了,最起码是部分地实现了。不管今天我们对于那位梁武帝有怎样多的负面评价,仅仅就这一件事,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他都有理由得到我们的 赞誉。

  而最让我们痛心的却是祖氏一门悲情的结局,祖冲之死后,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与孙子祖浩依然继承着家族的志向,执着的进行着关于科 学的研究。在整个南北朝时代,祖氏一门是中国天文学和数学研究当之无愧的翘楚。然而随着候景之乱的爆发,祖氏一门在兵乱中惨遭灭门,祖冲之的大部门科学著 作也在这场变乱中被焚毁,与之有相似命运的还有众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世家大族。我们总把士族阶层的瓦解看作是历史的进步,然而祖冲之家族悲惨的结局,却是中 国历史无法挽救的损失。这位淡薄名利的科学家虽然一生潜心学术,然而他的家族却最终难逃政治洪流的旋涡,最终成为萧梁王朝覆灭的殉葬品。战乱时代终于无法 承担起推动科学演进的使命,但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在中国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