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公司好不好,最简单的就看这一点

 小挢流水人家 2017-07-20

2011年王静进入一家贸易公司做销售内勤,工作不累,薪水一般,从来没见过她在朋友圈晒过和公司或者工作有关的图片。2016年王静辞职去了另外一家公司,隔三差五的能看到她晒工作party,有精致的日本料理,有美味的法式大餐,王静回想自己在上个公司那五年,员工聚餐只有一年一度的年会那一次,还得看老板心情才能知道能吃什么?!

上个周末她开始播出一波波的马尔代夫的美照,顺便晒出公司的全体员工在五星级酒店的大合影,说这是公司成立六周年的员工感恩假。说实话,隔着屏幕我都能嗅到那满满的骄傲,人家这不是在吹牛X,人家更多的是想表达“我在这里我自豪啊”。

你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发自内心的晒过自己的公司了。坦率的说,我已经不晒好几年了。不是因为我谦虚我低调,而是真没有让我拿得出手的东西。

一家公司好不好,最简单的就看这一点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老师教导我们说要有集体荣誉感,当时年幼的我感动的热泪盈眶,觉得自己所在那个五年级三班就是全校最牛,可是运动会上只拿了集体三等奖,那份荣誉感真是大打折扣。

我想王静身为上个公司的曾经的一分子,丝毫没有荣誉感,对自己没希望,对公司没指望,大抵也就是如此吧。

《奇葩说》里面有一段关于加班到底要不要老板看到的辩论中,女总裁刘楠说自从开始参加了这个节目,加了很多剧组工作人员的微信,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团队所有的人都很爱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工作状态,或者转发自己的节目视频,以至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是职场上都是管好你自己,少管别人的,真正能发自肺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个事情也让她脱离了老板的视角,可以站在了员工的角度上,认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看过这七七八八的各类管理类和职场类的书籍,关于如何留下员工的其实就是一条:员工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认同,产生强烈的存在感,从而激发了内心无限的使命和责任。

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认同哪里来:一靠钱而产生的满足感,二靠情怀产生的归属感。

一家公司好不好,最简单的就看这一点

有个多年朋友现在自己创业,他给员工的薪水那是远远高出市场平均水平。不仅如此,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他做企业的诚意,在他创业的第一年是在在写字楼里面租了25平米的办公室,后来是搬到一个市中心小区的一室一厅,两年后进入了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中信大厦,他还在写字楼下面的给所有的员工办了健身卡,办公室里面配备了茶水间以及影音室。老员工欣喜不已,新员工兴奋不已。

多掏钱给员工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或者给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的确是公司成本的支出,但是这件事情一样承担另外一个意义:激励员工。所以这成本千万别不舍得掏。其实很多伟大的管理者都提前看透了这一点,杰克韦尔奇,史蒂夫乔布斯,任正非,王健林,包括很多已经创业成功或者正在创业的人们都能参透这样的支出,对公司来说,第一给了员工在钱上的满足感,第二给了员工心理上的归属感。多一个熟练的员工,就意味这公司节省下来招聘,培训甚至潜在的失败风险。

所以,爱晒公司和工作的那些人,都偷着乐吧。

一家公司好不好,最简单的就看这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