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远航天空 导读 从小学升入新初一之后,课程设置、学习方法、身心发展、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未能提前做好准备,适应初中生活的速度就会慢一些,影响孩子的学习,做好小升初衔接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学习方面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差异很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学习内容增多 系统性强 小学和初中面临的学习内容差异很大。小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少,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学习。到初中以后,会增加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等几门学科,而且知识系统性比较强,需要课后花费时间去复习和巩固,不然成绩就容易落后。 建议:小学阶段孩子如果有偏科现象的话,现在就应该逐步帮孩子纠正这个问题,课余可以多用一些时间去总结和归纳,注意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习惯。上了初中要学的科目更多,偏科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会比较大。理想的状态是在各科没有劣势的基础上,再培养优势的科目。 2、 从老师管理到自主安排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跟随老师的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认真一些,课下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升入初中以后,就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建议:一般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都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提前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上就会轻松跟上老师的思路,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听课。课后复习则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加深记忆。而且每一科目基本都会有课后作业,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一周的学习时间。 人际交往 小学更多的是就近入学,不少同学是一个社区的,原来就是小伙伴。中学的范围会更大一些,尤其是民办初中,从全市范围内进行招生,公办初中的入学范围也要大很多。 对于学生来说,同一年级的同学来自更大的范围,需要重新选择朋友,在初中阶段同学、朋友的影响甚至要比父母的影响更大一些。所以,人际关系的重新组合、朋友的选择,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而这些东西学校是不会教的,家长就需要让孩子明白如何交朋友及处理人际关系。 真实案例 下面是一位家长朋友讲的真实故事,可以作为小升初衔接成功的案例: 她一个朋友的孩子以前是在中原区某小学上学,小学比较一般,不是太突出。小升初时考入了高新区一所不错的民办初中,担任了班里的一名课代表。因为和老师、同学接触的都比较多,性格逐渐变得比较开朗,也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在社团中表现出色,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成为了整个年级的风云人物。周围的家长朋友说起来,都感觉这个孩子到初中以后就像换了一个人。 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到了初中以后,孩子会变得比较关注他人的观点,也会在乎他人是否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对于家长来说,需要适当地关注孩子,对于孩子好的、进步的方面,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对孩子不好的方面也要进行探讨,并找出改进的途径。这样有利于帮孩子建立良好、稳定的自信。同时,注意一定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这样会让孩子焦虑的。建立起这种生活的信心,孩子对初中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