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经知识宝典》(八)经戒法箓传播之道经

 秦岭之尖 2017-07-21

唐代道教,由于皇室的积极提倡,促使道教仪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这时在经戒法箓的传授方面,已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科范。记述经录传授的著作也出现不少,多在《道藏》之中保存下来。

道可道,非常道

唐代道教有严格的道阶品位制度

唐代道教有严格的道阶品位制度,各道派传授的经录亦有不同。道经规定:初学道者,男号录生弟子,文号南生弟子,已婚者夫为清真弟子,妻为请信弟子。入道之后授初真戒者,称太上初真弟子。然后可请受正一盟威法箓和经戒,称太上正一盟威弟子,可以为人上章斋醮,得称祭酒。此为入道之初阶。然后再受洞神法箓,便称太上洞神法师。由此迁授太上高玄法箓,称太上紫虚高玄弟子,高玄法师游玄先生。自高玄法箓迁授升玄法箓,称太上灵宝升玄内教弟子、升玄真一法师、无上光明真人。再由升玄法箓授中盟法箓,迁升太上灵宝洞玄弟子、无上洞玄法师、东岳真人、青帝先生等。另有洞渊道士,称三昧法师,行洞渊三昧法。北帝太最玄道士,称上清北帝太玄弟子,受北帝箓。等等。

唐代道教经戒法箓传授的主要道经

有关唐代道教经戒法箓传授的道经,主要有《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修道仪》、《传授经戒仪注诀》 《正一修真略仪》、《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要修科仪戒律钞》、《太上洞玄灵宝三洞经诚法箓择日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