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世纪的杭州 你能想到的那时都有了(图)

 華山論劍書畵苑 2017-07-22

13世纪末,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曾惊叹展现在他面前的富庶景象,说:跟杭州相比,“他的故乡、当时可能为欧洲城市之冠的威尼斯也不过是一个破旧的村庄”。14世纪上叶,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塔在见识了杭州的繁盛之后,也说:杭州下面的六个市镇,“每一个都比西方任何城市大”。大约同时代的罗马教皇使者马黎诺里,同样感叹:杭州就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最大的、最富有的、人口最多的、总之是最了不起的城市”。(参见罗兹·墨菲《亚洲史》)

当马可·波罗、伊本·拔图塔与马黎诺里游历杭州的时候,已经是元朝,杭州最辉煌的时代其实已过去了,他们见到的只是南宋杭州如梦繁华的余绪而已。

在此之前的12~13世纪,作为南宋都城的杭州,不管从纵向的历史维度,还是从横向的世界维度来看,都处于全盛的巅峰。

今天我们要了解北宋东京的繁华,可以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虽然南宋的画师未能给我们留下一幅《清明上河图》那样的杭城长卷,不过却有四位南宋杭州文人仿效《东京梦华录》,写了四本讲述杭州繁盛的笔记,那就是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与西湖老人的《繁胜录》。今天我们翻开这四本笔记,立即便可以感受到从800年前的宋朝穿透过来的繁华气息。

宋代的城市商业非常繁荣,杭州更是四方辐辏、万商汇聚,出现了非常多的行业与专卖店,如川广生药市、象牙玳瑁市、金银市、珍珠市、丝锦市、生帛市、衣绢市、花朵市、肉市、米市、金漆桌凳行、南北猪行、青器行、麻布行、青果行、海鲜行、纸扇行、蟹行、鱼行、木行、竹行、果行、笋行……按《繁胜录》的说法,杭城内外共有“有四百十四行”。

而且各个市场都非常热闹,《梦粱录》描述说:“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盖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即与外郡不同。所以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

其中,杭城五间楼以北,至官巷南街,是金融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清盐钞引,并诸作分打炉鞴,纷纭无数”。融和坊以北,至市南坊,则是奢侈品交易中心,“如遇买卖,动以万数”。

杭州的夜市也是喧哗如同白昼。《梦粱录》说:“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武林旧事》也说:“歌管欢笑之声,每夕达旦,往往与朝天车马相接。虽风雨暑雪,不少减也。”《都城纪胜》介绍了杭州最热闹的夜市地点之一:“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无论四时皆然。”

你别小看这夜市。在宋朝之前,官府是不允许夜市出现的,入夜便实行宵禁,市民不准无故上街溜达,唐朝的长安城虽然很是繁华,但入夜之后却如鬼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夜禁的制度是在宋代被突破的,所以在南宋的杭城,才出现了灯火通明的夜市、可以24小时营业的酒店与娱乐场所。

得益于繁荣的商业、发达的市场,南宋杭州人的生活也过得很舒适。他们养宠物狗,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狗粮;他们养宠物猫,可以从市场上买到猫粮;他们吃饭,可以叫饭店送餐,所以许多市民养成了家里不做饭的习惯:“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他们的日常饮食,还专挑“市肆名家有名者”,像杂货场前的甘豆汤、戈家蜜枣儿、官巷口的光家羹、大瓦子的水果子、寿慈宫前的熟肉、钱塘门外的宋五嫂鱼羹、涌金门的灌肺、中瓦前的职家羊饭,最受杭州市民欢迎。

杭城市民要在家里办酒席宴会,也不需要自己劳神,因为有专业的“茶酒厨子”可以雇佣,这些“茶酒厨子”会提供周到的服务:“专任饮食请客宴席之事,凡合用之物,一切赁至,不劳余力,虽广席盛设,亦可咄嗟办也”。

我的本家、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说:“有杂志给我发问卷:‘如果你能穿越,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我想了一下说,‘宋朝吧。’”如果穿越到南宋的杭州当一名普通市民,确实可以过上跟现代人生活习惯差不多的小日子。

来源:我们都爱宋朝 wugoudaso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