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降压药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降压药。临床研究得出:
临床常用5类降压药物: 1、利尿剂 作用: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适合于各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单独应用就能使部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在应用其他降压药物效果不佳时,加用利尿降压药,可增加这些降压药物的效果。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 禁用: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 常见副作用:低钾血症、高脂血症、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血中尿素氮升高等。 常见药物: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低效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低效利尿剂都有保钾的作用。利尿剂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2、β-阻滞剂作用:具有保护心血管、抗高血压、抗心肌缺血、改善心脏功能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疾病,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禁用:支气管痉挛性哮喘、症状性低血压、心动过缓、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或心衰患者禁用。 常见副作用:减慢心率(严重会造成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疲劳、头痛、睡眠紊乱、失眠、多梦和压抑;长期治疗后突然停药可发生,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恶化。 常见药物:常用的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拉贝洛尔(柳安苄心啶)、比索洛尔(博苏)。 3、钙拮抗剂作用: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我国有一半以上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钙拮抗剂降压效果安全有效,其特点是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已有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 禁用:心力衰竭及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胃肠道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 常见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面红、头痛、心跳加快、脚踝水肿,短效药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些。 常见药物:短效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恬尔心,中效的有尼群地平,长效的有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通过对制剂工艺的改进,制成缓释和控释片,使短效的药物具有长效的作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恬尔心缓释片、缓释异搏定(维拉帕米)。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用:ACEI的种类最多,适应证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 禁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以及怀孕妇女禁用。 常见副作用: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在大规模临床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 %,较其它药物低。只有干咳最常见,发生率1~30 %。 常见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的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中效的有依那普利(依那林),长效的种类很多,有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多普利(雅施达)、福辛普利(蒙诺)、贝那普利(一平苏)、米达普利(达爽)等。 5、α受体阻滞剂作用:具有降低血压,增强心排出量作用。适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α-阻滞剂同时能治疗前列腺肥大,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更为适用。 禁用:短效α受体阻断药冠心病、胃炎、溃疡病者慎用,长效α受体阻断药肾功能不全及冠心病慎用。 常见副作用: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还可引起体位低血压。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诱发或加剧心绞痛。 常见药物:短效的哌唑嗪,长效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