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河诗词文化浅析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7-07-22

 9

 

内容提要 渭河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纵古观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吟颂渭河之势、之风、之俗,形成了渭河诗词文化。本文阐述了渭河诗词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从农业、经济、交通等六个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并阐述了构建人水和谐等一些启示。

 

    【关键词】 渭河文化 诗词

 

    渭河水文化历史悠久,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纵古观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诗词,吟颂渭河之势、之风、之俗,形成了渭河诗词文化-构成渭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初步进行了研究,供探讨交流。

 

    1 造就渭河诗词文化的历史背景

 

    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渭河发源了我们民族各种元典文化。神农氏生于渭河的姜水,黄帝与炎帝促成华夏族的形成。后稷教民嫁穑,把历史推进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渭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约4000多年前,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渭河流域立国建都。西安自西周、秦汉乃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历时长达千年。唐长安城因渭、泾、灞、浐等河流环绕而享有"八水绕长安"美誉。

历史上的渭河一直是一条水量丰沛、冲淤平衡、水环境良好的"生态型"河流,曾有"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的优美景象。渭河流域山清水秀,水运繁荣,美丽富饶,人水和谐。渭河的诗词文化起于周秦,兴盛于汉唐。现存的文献典籍和历代诗词歌赋中,对于渭河及其两岸生产生活的记载很多,大都令人神往。《诗经》描绘过这里良好的生态和纯朴的民风,《尚书》记载了这里的政治文明,《周易》流动着渭水的灵光,《周礼》则贯之以数千年礼仪之邦。作为十三朝都城的古长安是文人名士常常聚集的地方,关于渭河的诗作颇多。

 

2 渭河诗词文化的研究类型

 

    渭河诗词文化内容涉及流域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等方面。笔者初步对这些诗词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进行了分类。

 

    2.1农业篇

 

    4000多年前,周始祖后稷在关中的杨凌(今名)"教农稼穑,树艺五谷"。《诗经》的《閟宫》曰: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这里叙述的是渭河流域是农业的起源地。《诗经》的《敝》中有"齐子归止,其从如雨。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引水灌溉是农业进步的标志。秦始皇曾在渭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建郑国渠,《史记》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亩皆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唐代诗人温庭筠"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菜萦九折。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反映了渭河流域人们采摘蕨菜的欢乐情景。盛唐时,京辅地区呈现一派"秔稻漠漠,黍稷油油"的兴旺场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渭水垂钓》中有如下诗句:"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旁。",说明渭河在唐朝是鱼类丰富,让人恨不得穿过时光隧道回到唐朝。元代王冕的《渭河道中一》"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也表达了此意。正是因为渭河的滋润和灌溉,促使关中千里沃野,物产丰盛。

 

    2.2 经济篇

 

    渭河对历代经济的发展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在汉唐时期渭河流域经济发展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正是渭河及其支流的支撑作用,使长安城成为国际大都市。唐代推行睦邻友好、对外开放政策,先后同亚非欧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呈现出"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唐诗句)的盛况,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易,使长安城成为最大的国际商贸都会。《资治通鉴·德宗纪》中有"九姓胡冒回纥之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的记载。在长安城经商的外国商贾成千上万。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到东西两市。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诗中留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的诗句。

 

    2.3 交通篇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昔日的渭河水系水源充裕,水量丰沛,两岸郁郁葱葱,河中流水清澈。古人曾以"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的诗句来描绘渭河的壮观景色。渭河连接黄河,内河航运相当发达,除了用于农业灌溉,主要承担着漕运,是千年古都重要的交通生命线。从春秋时期到秦汉、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通过渭河水运,黄河下游的粮食等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长安。"秦穆公十三年(前647),就曾"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输粟济晋救灾,史称"泛舟之役"。此后,历代都以渭河为贡道,输送漕粮、木材。至汉武帝登基以后,令人兴工开挖漕渠,漕渠建成后,漕粮运输改从漕渠。由关东漕运入京的粮食数额每年达400万石;元封年间,更一度高达每年600万石。东汉诗人杜笃追忆、描绘渭河水运盛况说:"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唐代漕渠把昆明池与渭河、黄河连通,船只可由水路直入都城,史料记载渭河上运粮船的承载能力约在六七百石 30吨左右),足见当时渭河航运盛况和规模。温庭筠《渭上题三首》"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反映的就是渭河运输的发达和壮观场景,足见那时的关中平原,水天一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到宋代渭河也具有行船和水运之利。史载宋代秦岭北麓的斜峪关曾经是造船业的中心,年产木船600余艘。

 

2.4 源头篇

 

    自古以来鸟鼠山因是渭河的发源地而闻名,"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访古探胜,著书吟诗,赞颂恩泽千里的渭河,赞颂这座山。《尚书·禹贡》和《水经注》中都明确记载:"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据《山海经》郭璞注说,因鸟鼠"同穴止宿"而得名,描述鸟鼠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其上多白虎,多凡丹雘"。隋大业年间,隋炀帝西巡,从渭河源头的浊源河摆渡,留下了《西征临渭源》:惊涛鸣涧石,澄岸泻崖楼。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渡北河》(北河指渭源县北的渭河):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可见当时的渭河横流,源头风景秀美,令这位天子乐而忘行,诗兴大发。北周庾信《望渭水》:树似新亭岸,沙入龙尾湾。犹言今瞑浦,应有落帆还。曾官至监察御史的北宋大诗人张舜民在《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中留下"谁能穷物理,目送渭波东"的感叹;民国年间诗人杨景熙有《鸟鼠山》诗云:"名山矗立万千年,详注水经代代传。导渭探源来大禹,穷奇搜异有前贤。峰头烟锁当空月,洞口风生薄暮天。曾否穴中同鸟鼠,诗人多少费评盏"。《渭水东注》一诗中:"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西安轻荡舟"。那高高的拱桥虽可看出当年"东走西安轻荡舟"的舟船之高、江水之大,可现如今拱桥下渭河的水却浅薄得连茵茵的芳草也盖不住,更别提"荡舟"了。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8年考察渭水源头也曾发出了 "疑问鼠山名,试为答案歧千古;长流渭川水,溯到源头只一盅"的疑问。

 

    2.5 风景篇

 

    由于渭水与长安关系密切,古人往往把它们联系起来,因而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渭水桥边独倚阑,望中原是古长安"的佳句流传至今。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杜甫曾有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丘处机"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水清碧如带,柳絮随风舞",《阳关三叠》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至少在明代还存在,那时的渭河仍具有"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之绝美风光。

    "泾渭分明"是我们耳闻能详的关于渭河的一个成语。原指渭河清、泾河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两河的交汇处,如此奇妙的景象长达数里,绵延不绝。《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并有"泾渭相入清浊异"之说,大概是这则成语的一种雏形,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唐代大诗人杜甫《秋雨叹》中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的诗句,宋代朱熹也有"泾浊渭清,二水会合清浊益分"之言。隋薛道衡《奉河临源应诏》:八川兹一态,万里导长波。惊流注陆海,激浪象天河。唐朝大诗人李白眼里的"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君子有所思行》)。明朝杨继盛《经渭水喜雨途中》"随车甘澍南山遍,澈底清流渭水长。"这些都显现了渭河的大河气势和秀美。

 

    2.6 述怀篇

 

    山水常常是古今文人墨客述怀咏志的最好载体,渭河因其雄壮和秀美更是备受青睐。战国时期荆柯刺秦王,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迈诗句。隋炀帝《示从征群臣》:讵敢惮焦思?安枕于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长旌。李频在《东渭桥晚眺》诗中写道,"秦地有吴舟,千墙渭曲头,人当及照立,水彻故乡流"。李频的老家在浙江的富春江,他站在东渭桥上看到的景色是舟船往来,河水清澈,倒影林立,使他想起了故乡富春江的秀丽景色。王维吟咏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诗人以幅田家晚归图,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杜甫《哀江头》"y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白居易的《建昌江》"建昌江水县门前, 立马教人唤渡船。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唐朝卢纶《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唐朝诗人岑参《过渭州经渭水思秦川》"渭水东流去,何日到雍州。遥将两行泪,寄向故乡流"。宋代大诗人陆游《七绝二首》"中原北望气吞天,万里平胡壮志坚。抚剑茫然思往事,提刀入梦渭河边。"元代王冕《渭河道中四》"海气团云白,江风吹浪寒。飞鸿离塞远,独鹤唳更阑。慷慨论时事,羁栖笑楚冠。萧萧黄叶下,回首望长安。"元代张爽怀念三国一代明相、军事家诸葛亮的《武侯庙》诗曰"长蛇成八阵,渭水战鼓鸣。"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渭水两岸的剿杀征战兵马的身影,从中我们也听到了民族史诗的雄浑旋律。

   3、研究渭河诗词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3.1渭河诗词文化凝练着渭河水文化的精华

 

    渭河诗词文化是渭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与渭河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从而以水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歌赋、绘画摄影、曲艺戏剧、文学作品、科学著述等,这些都是人类精神财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水常常是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灵感的源泉,许多文学名著和脍炙人口的诗文都十分鲜明地刻有水的印记。要传承发展渭河水文化,对渭河的诗词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2 渭河诗词文化浓缩着流域经济社会的文明发展史

 

    人类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水密不可分。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诞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催生了古印度文明,渭河及至黄河哺育了华夏文明。在原始社会,劳动、生息、繁衍在渭河流域的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渭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直到殷商,虽然都城几经迁徙,但都离不开渭河流域。周秦以后,渭水和泾水流域获得充分发展。"关中"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曾分析,秦所以能统一六国,军力的强大只是表征,内里是因为粮食的富足。关中农业底气之丰足,又有赖于渭河水系较之其他地方更早有了像郑国渠那样的灌溉系统。是渭河使关中强大,周公、秦皇、唐宗是沾着渭河的水,才在历史舞台上写下了周秦汉唐四个大字的。唐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都城迁移,渭河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但渭河在华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些描述渭河的诗词中足以见证。

 

    3.3 渭河诗词文化体现着水与河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管子水地篇》中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水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大自然的主体。由于水对人的重要性和河流的基本特性和功能,自古以来,人类就傍水而居,依水而生,随着自身生产力和适应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小溪傍向河流的上、中、下游扩展和迁移,随着航海技术的出现和发达,人类又进一步向沿海聚集。华夏民族起源在渭河流域上游,夏、商时代在渭河的支流泾河流域一带,西周建都西安,八水绕长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秦统一中国后,扩建都城咸阳,"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唐朝建都长安,利用长安八水主要是渭河进行城市生产生活和娱乐供水。唐代许多大诗人对渭河当时盛景的吟颂可见一斑,诗词文化处于鼎盛。唐代以后,经济发展,人类仍是奔水而居,由关中向中国中部转移,向南方水域发达的地方谋求生存和发展。渭河诗词文化也随此而有所萎缩。

 

    3.4 渭河诗词文化昭示着人类与河流必须和谐相处

 

    治水是治国安邦的大策。昔日诗人们描述的渭河盛景已经久远。追溯汉唐衰败的原因,就会追到渭河的水上来了。汉唐帝国的宫廷贵族、门阀贵胄数量之多和消耗之大,一度使得关中农业不堪重负。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剧增,不合理的灌溉、对森林的破坏,导致渭河流域生态逐步恶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渭河流域也出现了严重问题,水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加剧,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河道砂石资源的无序开采,母亲河逐渐丧失了自我修复功能。只有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水文化与治水精神、水文化与水利事业结合起来,才能传承水文化、发展先进的水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条条生生不息、万古奔流的河流。历史反复告诉我们,渭河与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是:渭河一瘦身,关中就饥渴,城乡就枯萎,王朝就迁都;渭河宁,则关中兴,关中兴,则陕西强。展望新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起人与河流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并坚持不懈地将这一理念付诸行动,带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活环境日益美化,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相协调,真正实现在诗人眼中渭河"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宗新,《水文化文稿》 .远方出版社,2002.12.

    [2] 骅,《善治秦者必治水》. 香港天马图书,1999.10.

    [3] 中共渭源县委、渭源县人民政府编印《渭水源头》,1995.11.

 

    作者简介:孙少军1973-),男,汉族,陕西渭南人,工程师。现在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局工作。710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