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张三丰太极长生诀(二)

 观世音06 2017-07-22

 

二、运用周身经脉诀


1
早功


日将出即起,面对太阳光,吸气三口,即将口闭。提起丹田之气到上,即将口闭之气与律液咽下。然后将身往下一蹲,两手转托腰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转左足。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转右足。将头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两手不用,就拿开。立起之时,将右手慢慢伸向上,三伸,往下一耸。又,左手慢伸起,将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然后一步一步作一周围,一步步完成,将两足在圈内一跳,静坐一刻,取药服之。


2
午功

    

正午,先盘膝坐,两手按膝,腰直起,闭目运气,一口送下丹田。念曰:“本无极之化身,也藏八卦有真因。清通一气精其神,日月运行不息。阴阳甲乙庚辛,生剋妙用,大地回春。扫除六贼三尸,退避清真。开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圆明有象,净彻无垠。养灵光于在顶,出慧照于三清。不染邪祟之害,不受污秽之侵。水火既济,妙合地、天、人。学道守护五方主令元神四时八节宰治之神养我魄,护我魂,通我气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气十二辰,妙应灵感,观世音、太上老元君、道祖吕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化作太极护法韦陀,日月普照来临。”(念七遍)开目,运动津液,徐咽下。将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后,将两足并合,往前一伸,头身后一仰,立起。将两掌擦热,往面一擦,擦到两耳,左手按左耳,右手按右耳,两手中指上下交,各弹三下,往项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后两手放开,头身住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头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后前足换后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气,复面东吸进一气。闭鼓气一口咽下,此导阴补阳也。


3
晚功

    

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两足并,提起一气。运津液,待满口,一气咽下。两手左右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弯弓之状。左手放前,对定心。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竖。右掌朝下,捻大小指,中三平竖。两手相对,如龙头虎颈抱合之相.,头于此时侧转,面向东,往前一起一蹲,走七步,立正,将两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头勾伏胸前,两日靠臂膀中间,呼吸一回。将两日运动,津液生起,以舌尖抵上腭,上下齿各叩四五下,将津液徐徐咽。两手一抄,踪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轮流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将腰扭转一次。乃呵气一口。收转气,两手在膝盖上各捻两三下,左边走至右边,右边走至左边,共八十步,此要对东北走,东北对西南走完,坐下,略闭神一会,将两手对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药。以清水漱净口,仰卧到寅,再住,翻动睡之。此通养神功,败魂聚魄也。


三、打坐浅训


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像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平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官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牟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足教人以人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它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不可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同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上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哉?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崩。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则无精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结,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有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人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气亦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子,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 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哲者而细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足以君子必慎其独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功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


四、打坐歌



初打坐,学参禅,这个消息在玄关。


秘秘绵绵调呼吸,一阿一呵鼎内煎。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


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


黄婆其间为媒的,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


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


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


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


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


冬至一阳来复始,霹雳一声震动天。


龙又叫.呼又欢,仙药齐鸣非等闲。


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进三关。


天地交泰万物生,日饮甘露似蜜甜。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


三教原本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


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

    

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天机妙,非等闲。泄漏天机罪如山。

    

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关妙通玄。

    

予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

    

有人识得真铅汞,便是长生不老丹。

    

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

    

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五、积气开关说



其端作用,亦如前功。以两手插金锹,用一念归玉府,全神凝气,动俾静忘。先存其气,自左涌泉穴起于膝胫,徐徐上升三关,约至泥丸,轻轻降下元海。次从右涌泉穴,俾从右升降,作用与左皆同。左右各运四回,两穴双升一次,共成九转,方为一功。但运符道轻提,踵息缓运,每次须加九次,九九八十一次为终。其气自然周流,其关自然通彻。倘若未通,后加武诀,逐次搬行。先行狮子倒坐之功,于中睁睛三吸,始过下关,后乃飞金精于肘后,掇肩运耸,白升泥丸,大河年转。次撼昆仑,擦腹搓腰八十一,研手摩面二十四,拍顶转睛三八,止集神叩齿四六通。凡行此功,皆缩谷闭息。每行功讫,俱要嗽咽三分,方起摇身,左右各行九纽。此为动法。可配静功,互为运行,周而复始,如此无问,由是成功。上士三昼夜而关通.中士二七以透彻,下士月余关亦通。功夫怠惰,百日方开。若骨痛少缓 其功。倘睛热多加呵转。一心不惰,诸疾无侵。其时泥丸风生,而肾气上升少刻鹊桥瑞香,而甘露下降,修丹之士,外此即诬。若非这样开道,岂能那般升降而炼己配合也哉?


六、太极拳论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力,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毋使有凹凸处,毋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棚、捋、挤、按、采、捩、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捩、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术、水、火、土也。

   

附清山阴王宗岳《太极拳经》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要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随伸。心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惟性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是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左沓,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各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制,双重之痛未悟耳。若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志揣摩,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斯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七、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阴阳相交,消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迨人后灭,即成太极。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恃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神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既交,而太极之象成。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其象即成,其位既定,氤氲化生,而谓为七二之数。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棚、捋、挤、按、采、捩、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

    

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矣。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于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粘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