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种谈判药品纳入医保 大半都是高价救命药

 祝冀馆藏 2017-07-22

据“第一财经app”7月19日报道,第二批医保药物谈判终于落下帷幕,相比较第一批入围的3个品种,此次36种高价药入围的最终确定也可以说在“好药”的数量上翻了十倍有余。

7月19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将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下称"药品目录")乙类范围,并同步确定了医保支付标准。

在这36个药品中,近一半为肿瘤靶向药物,涵盖了白血病、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其他为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用药——根据早前公布的药物遴选原则,这些品种的普遍特点在于临床急需、疗效良好、价格较高、群众负担较重。

人社部通知

而就在6月28日,一项堪称2017年最重磅的医保政策也被国务院颁发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未来将会实行多元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重点推进按病种付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等。

无论是医保目录的重新制定,还是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或是医保药物谈判的数量激增,近年来,国家可谓连下政策重拳。而这一系列组合拳的连续推出,能给中国人“用药难、用药贵”这个难题开出解药吗?

高价药进出医保始末

今年年初,时隔八年之后新版医保目录终于出台,较2009年的版本,新版医保目录的西药、中成药多了339个,总数达2535个。此外,还宣布将新增45个拟谈判药品。

在年初公布新医保目录的同时,人社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曾表示,考虑到部分药品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现行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较大压力,专家同步评审确定了45个拟谈判药品,下一步将通过谈判适当降低价格后再纳入目录。

半年后的七月,第二批36个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尘埃落定,在本次纳入药品目录的36个药品中包括31个西药和5个中成药。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包括诺华、拜耳、罗氏、阿斯利康等跨国巨头均有斩获,入围品种很多是临床大品种,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可达几十亿美元。

事实上,在今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曾公布了44个拟谈判药品的名单,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其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达到81.8%,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际市场价格。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往往需要进行预算的一些分析。很多的专家学者认为,如果把现有的靶向药物全部纳入你的医疗保险范围之内,或者是你全额报销的话,是不是超过你的基金承受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地方开始做一些大病的谈判,一个是把这些创新的药物尽快让患者受益;再一个是考虑国家基金是否能够承受。”辉瑞中国药物经济学及结果研究总监董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此外,在公布目录的同时,人社部还公布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参保人员的分担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确定,要被纳入医保就必须以这价格来销售,但是具体基金支付和参保人员的分担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确定。也就说,虽然这些品种被纳入了医保乙类目录,但是,各地到底报销多少,由各地自己决定,其比例可能是0-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