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渎古镇有条香溪,250年前乾隆第一次就是从这儿,自御码头弃舟登岸游览木渎。

木渎的历史源远流长:想当年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它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江南著名古镇。

乾隆皇帝下江南“民间行宫”——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

御码头和御碑




五一假期,来古镇的游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欣赏到乾隆皇帝的御游表演,更能化身为其中一员,随“乾隆皇帝”浩浩荡荡的重走帝王巡游路。





手工姜糖:

木渎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有十余处。
严家花园在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该园是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精巧稚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

这座叫西施桥,木渎的许多故事多与西施有关。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
沿街商业繁茂,古色古香,保持了完整的古代街区。
原汁原味的理发店
特别要向观众介绍的南街中段——廊桥,更像一块小巧玲珑的碧玉,相嵌在粉墙黛瓦、青水绿荫之中。
廊桥建于清末民初,廊上覆以黛瓦,两侧列有木桩,人在廊桥内,可凭栏观景,欣赏沿河错落有致的清朝民居和整齐坚实的石驳岸、河埠头,能使人沉缅于对吴地风韵的深深陶醉之中!
廊桥经通道到南街、廊桥的木桥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