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德》18

 山佳国学谭 2017-07-23

86首先就是要认识清楚“德”的两面性——《论德》 

《论德》论道此,有必要清楚地梳理一下对“德”的认识。首先就是要认识清楚“德”的两面性。那就是通过学习老子的“德经”所认识到的:上德的人性性,与下德的时代性。上德的人性性是人的天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人性善,是为了制约人的欲望,相对产生的人性;对当今的具体人来说,又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功能,这种功能相对人来说是绝对的本能,是人就有人性,就具备上德。所以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87下德的时代性又具有两面性——《论德》 

“德”的两面性就是上德的人性性,与下德的时代性。而下德的时代性又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下德的时代性基本上是人性善上德,在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中规范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私有产生以后,为了制约人类欲望的过度膨胀,而表现在不同时代的规范化了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是,下德时代性的阶段性和阶级性。也就是人类发展的不同时代的社会形式,所产生的阶段性,以及当时统治阶级所赋予的阶级性。其目的不外是两个:一是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二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决定了下德相对不同社会来说具有的相对性,因而,出现了对统治阶级来说是工具,对被统治阶级来说是枷锁的相对性。所以老子云:“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88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观——《论德》 

认识清楚了“德”的两面性,与“下德”的两面性。那么,又要认识清楚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由此决定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观,加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观的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89道德的共性与特殊性——《论德》 

对全人类而言道德的共性就是:人性善的上德。道德的的特殊性就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下德。但是,总之道德是衡量人们言行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自己。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甚至就会回归动物世界,人类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了。

90老子真伟大!——《论德》 

《论道》论到此,只好撂笔。真是还不如老子》第三十八章论的清楚,那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真伟大!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八日

        于调兵山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