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历书》记载:“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蒸煮模式”的开启,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最易在大暑出现。另外,此时雷雨天气也最多。高温闷热,人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疾病。 暑,为炎热,大暑更是炎热至极。加之空气湿度大,气压低,酷热之上又多了一份“闷”,就形成了熬人的“桑拿天”,酷暑之下,防暑祛湿刻不容缓。怎样才能安全“过大暑”呢?今天,山茶就教你如何巧过“桑拿天”。 养生重在化气湿 针对大暑酷热与湿重的特点,此时节养生的重点在于,化气生津以消暑热、化湿除烦缓解憋闷感。 1、化气生津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因此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抵御酷暑,容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大量出汗等症状。此时十分需要化气生津,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 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如生姜、枸杞等。此外,可适当多喝紫菜汤、菊花茶等饮品,不仅能够益气生津,还可清热消暑。 2、化湿除烦 大暑时节气温高、湿气大,多出现闷热桑拿天。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阻遏气机。胸中气机不展,人就容易心生烦满。 建议:可以用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艾叶等微微水煎,并用它来泡澡。不仅可以醒神除烦,还可祛湿解表。 饮食调养消暑湿 大暑时节炎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侵袭人体,因此,饮食应以清淡、有营养为原则,具体而言,可注意以下几点: 1、清热提神,吃点“苦” 适当吃些苦味食物,既能健脾开胃,还可预防中暑。另外,苦味食物还具有醒脑提神、消解疲劳的作用,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乏力感。 推荐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等。 2、解暑健脾,多吃豆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容易疲劳和食欲不振。因此,应注意健脾养胃食物的摄入。 推荐食物:绿豆汤、莲子、冬瓜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则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3、益气养阴,多喝粥 桑拿天,天气湿闷,容易耗气伤阴,出现虚弱无力等症状。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 推荐食物:建议多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此外,山药、大枣、鸡蛋、蜂蜜、莲藕、木耳等也有滋阴功效。 4、能量补充,食蛋白 大暑气温高,人体新阵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120克。 推荐食物: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山茶小知识课堂 大暑时期人体正处于脾脏的旺盛期,消化功很旺盛。顺应四季的养生原则,应多做些体育运动。 健康运动七大注意事项:
并可适当进行轻补,此时肝肾处于衰弱状态中所以应注意加强肝肾的保养,调养情志,保持心情的愉悦对身体会有很大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