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听后感”要多向作家学习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7-23

《音乐周报》发表钱天华的文章《多一些“听后感”,少一些“乐评”》后,有读者留言:“听后感是一种乐评,乐评则未必是听后感。”对此,我不敢苟同,恰恰相反,我认为乐评是一种听后感,而听后感未必是乐评。之所以这样说,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分。钱文中也说到,这是两个话语体系,不可混为一谈。对于钱文提倡的多一些“听后感”,我倒是深表赞同,音乐最大的受众还是业余人士,专业乐评难免艰涩,“听后感”却直抵心灵,人人能懂。  

在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对于音乐的感悟,学生总是拙于言辞,除了“优美的、欢快的、悲伤的”,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词语来形容音乐的情绪。去读肖复兴、赵鑫珊、席慕蓉等作家关于音乐的文字,你就会发现,他们也许并不懂得多少音乐的内部结构与规律,但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心情感与听到的音乐紧密结合,抒写出了他们对音乐最为独特的感受,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于音乐普及起到巨大的贡献。  

作家的特长是联想力,听到音乐,想的不是旋律和声,而是往事今生,这有点像美食家,并不研究食物的成分;音乐家却跟营养师有点相似,要在一定的规则里思考,并不去多想那些衍生出来的意义。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通过对近代实验美学的研究认为,联想力最丰富的人多半音乐欣赏力也最低;而有修养音乐的人多半只注意到声音的起承转合,不想到意义。作家写“听后感”,一方面通过“写”发挥自己的强项,一方面通过“听”弥补音乐欣赏力的不足,或许是一种最好的互补吧。音乐与文学最佳集合体要算词作家,看看词作家的“听后感”,一定引人入胜,如果又是诗人,又是作家,又是词作家,那对音乐的感受定是非同一般了。看席慕蓉谈对蒙古歌曲的喜爱、眷念、近乡情怯的思绪,就会对她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止是“听后感”,甚至是“艺术观”,作家的表述也是举重若轻、独树一帜的。“艺术有什么用”是一个经典的话题,约翰·凯里曾有专著论述这一问题,他的结论是:文学优于所有其他的艺术。周海宏的结论是:缺少艺术教育的人幸福少;缺少艺术教育的人成功难;缺少艺术教育的人破坏大。无独有偶,龙应台也写过一篇《艺术,有什么用?》:艺术像一块蘸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檫拭人们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是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音乐的作用,我想说:音乐是人类的心灵与情感停泊的港湾。那些不计其数的“听后感”便是这港湾里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小小浪花,让情感更醇厚,让心灵更沉静。
                                 文 | 吴洪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