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穿梭于城市街道,进入园林中的画室,都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移步换景,雕栏花窗、门洞墙影……我想每个人望境,看到的都会是不同的心象。一辈子不长,我们都该做真的自己,而不是他人的复制品。这可能就是我在作品上一直想表达的东西。 ——汤思佳 汤思佳,90后的美女画家,看似安静淡然,却是一个闲不下来的女孩儿。除了画画,她还爱花艺、爱设计、爱陶艺、爱摄影、爱旅行……… 汤思佳的画室隐于一片有着江南园林风格的古建筑里面,位于车水马龙的街道口,一堵院墙就将喧嚣嘈杂隔在外面。 画室屋檐下的风铃随风摇摆,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落在窗边的画桌上,铺着毛毡的画桌上笔墨纸砚端端正正。门边案几上摆放着茶壶茶具、果盘香插,置物架上的文房清供依次错落。画室里当然少不了一个大书架,里面全是关于绘画的书籍画册。画室清静雅致、一尘不染,想像着年轻的思佳每天就在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挥毫泼墨绘丹青。 我的名字叫:芝麻(画室里的小猫,友人作品) 汤思佳的画淡雅、细腻、古意、沉静。初见思佳,伏案画画的样子就像一直陪伴她的猫一样安静、乖巧。几番交流后,你会发现她也有着90后年轻人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甚至也有一些小叛逆,但却又多了一份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和安静。在绘画上心甘情愿的坚持和乐在其中的执着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影随心 120cmx160cm 2015年 汤思佳平素的生活就像是在现代和古代之间穿梭。一门窗、一屋檐、一雕栏、一盆栽,没有如山林般悠远寂寥的距离感,但更能让人易于触及古人的环境与心境。也因此,她的身上除了具有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的文艺气息外,更多了一些古典的味道。“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腻无一不在她的作品间流露。
宝藏 X 汤思佳 我的画是古典而安静的 宝藏: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 汤思佳:记得6岁那年,我在萧山少年宫看到墙上贴着一幅画着花鸟的国画,一见倾心,就开始学国画,不知不觉已20多年。到现在都觉得非常幸运的是,初学国画时就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管庆伟,他一直教我画画直到我考进美院。现在回想起来,他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让我们学会了感知美和创造美,他带的学生后来有很多都考进了美院,走上了职业绘画的道路。
等风来 180x97cm 2015年 宝藏:你的很多画里都有门和窗的元素,这是你喜欢的题材吗? 汤思佳:是的,这两年我的作品以园林题材为多。我的画室就在古建筑里,每天耳濡目染园林的氛围,对我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我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就是对画室周围的取景。其实,园林有很多营造法式,包括门窗、屋檐、梁柱等,而窗则起到望境的作用,每个人望向窗外,可能看到的风景是一样的,但投射到心里的风景是不同的。心境在画面上呈现,每一位观者看到作品那一瞬间是否与我有共鸣,或者是否因为得到启发而产生了别的想法,这是我的园林题材作品想要达到的效果。 人生若只如初见 33x33cm 2014年 当时只道是寻常 33x33cm 2014年 赏心乐事谁家院 33x33cm 2014年 宝藏:从你的作品来看,你是否比较喜欢赋有古典气息的东西? 汤思佳:我觉得现在的画家,生活和作品是可以切割开来的。平时生活状态是现代的,但一进入画室,切入到绘画状态后,就想把自己的某些情怀寄托在作品上,那是内心古典部分的投射。我会把自己分成两种状态,但中间不会有很明显的分隔,会有一些融合。可能我性格上有双面性,我的画是古典而安静的,平时的为人处世也是淡而平静,偏中庸;但生活中我喜欢旅行、爱冒险,爱听有冲击力的歌,这跟我绘画的状态很不一样。我可以非常安静,也可以玩得很嗨。 做真实的自己 喜欢的自己 宝藏:画国画这么多年是怎么形成现在这种风格的? 汤思佳:我始终觉得风格的选择没有固定要哪一种,人生每走一步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可能就是某个契机,一步一步引领我到现在的状态。画画应该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去复制别人。拟古是学习绘画的过程,创作在进行到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去拟古、临摹。古人的作品有很多可取之处,也是学画之人必须要做的积淀,没有拟古,作品再怎么出色也会和国画相去甚远。但是去复制别人,对艺术本身而言没有意义。包括生活中,自己的态度、行事作风,不趋炎附势,做真实的自己、喜欢的自己,这样的作品才是我的内心体现。 烟霭流转 69x69cm 2016年 凉夜何其 180x97cm 2017年 宝藏:性格上的两面性,如何体现在你的作品上? 汤思佳: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在画园林题材。之前画的园林风格比较淡雅小清新,现在慢慢地会有一些变化。目前我在尝试泼墨和泼彩,画面色彩对比是自己内心冲突的表现,但接下去会怎样我不知道,也许就是我性格中两面性的体现。比如这张《凉夜何其》和之前画的《烟霭流转》,两张都是蓝绿色调,但和以前的创作相比已经有很明显的变化,《烟霭流转》从颜色上看比较小清新,构图平面化,和采用了大量石青和石绿的《凉夜何其》反差很大,颜色和墨有冲撞的效果,总体画面一看就明显会感觉到两种心境的体现。 春晓 42x58cm 2016年 波光叠影 69x69cm 2016年 宝藏:创作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汤思佳:最难的是怎么把自己想表达的感受完整呈现在一幅画中。有时心里有一个很空灵的概念,但没有办法用笔墨形式支撑起来,这时就像做实验,不停地塑型、扩充,慢慢地把它变成自己想要的。因为不知道最后出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出来的效果和当初的想法有些许差异,但那样也可能更好,会有意外的惊喜、未知的探索。接下去我还想尝试新的东西,目前还在构想阶段。 园林印象之一 69x34cm 2013年 园林印象之三 69x34cm 2013年 园林印象之四 69x34cm 2013年 宝藏:画面当中你会比较偏好什么色彩? 汤思佳:当代中国山水画里色彩运用还不够。以我一个女性的敏感,表达色彩会有一种个人的感觉,主要会以自己的心境,及对这张画的理解和想表达的状态来体现气氛色。气氛色可能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四季景致、阴晴变化,更多的是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我尝试过用敦煌壁画中的色彩做一些泼墨、泼彩效果,也会吸取一些西方的色彩元素,把不同的媒材在我的画上做一个融合,这也是我绘画的表达方式。我也不是只用绿色调和蓝色调,只是相对用这两个颜色较多而已。我的画目前以兼工带写为主,之前也尝试过很工笔的方式,而后越来越偏写意。包括在材质上也有更多新的尝试,目前我正计划要做一些绢本创作。 画画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 宝藏:于你而言画画是件很开心的事吗?没想法没灵感的时候会怎么办? 汤思佳:画画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基本每天我都在画室画画,最长的一次连续半个月,每天八九个小时不停。有一天和朋友一起来,我就在画室里画了一天,除了吃饭喝水,连我自己都很惊讶。开始没计算时间,没想到画了那么久,曾经连续高强度画了半个月,以至于手腕受伤,我贴上伤筋膏药后又继续画了一星期。 没灵感的时候我就去玩,去旅行,跑去各种地方,和绘画完全没有关系的地方,去另一个相反的方向寻找突破点。
内蒙古 台湾 吴哥窟 宝藏:你觉得女性艺术家和男性艺术家有何不同之处? 汤思佳:我认为女性艺术家在情绪上会更加敏感,题材和表现手法也更加细腻。不过也有许多女性艺术家在生育后会把一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孩子上,自己就没更多的时间去搞创作。目前,我的想法是在结婚前花尽量多的时间在绘画上,以后怎样现在很难讲,这也是我的顾虑。我想趁单身时尽量多创作一些作品出来,并且希望将来我的另一半会非常支持我在绘画上的发展。 宝藏:你的画室很安静,平时创作中会不会边听音乐边创作?喜欢哪一类音乐? 汤思佳:我画画的时候是必须要听音乐的,没有音乐我就画不下去。我喜欢即兴的爵士、不带歌词的后摇。后摇一般比较长,一首曲子有六七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里面有很多乐器和情绪上的元素对我画画的状态会产生微妙的改变。 汤思佳画画时很喜欢听的一段音乐 宝藏:平时喜欢看哪方面的书籍? 汤思佳:因为我一直对敦煌壁画很感兴趣,平时会看一些敦煌题材的画册,或单独看一些白描作品,在里面寻找色彩、色块和一些古法的用笔,进而把它们融入到我的作品里;也会看一些和园林建筑有关的书籍,里面有详细的讲解,比如什么植物应当种在什么地方,其实都很有讲究。举个例子来说,芭蕉应该种在靠阴的地方,竹子要靠墙,这样夜雨芭蕉,竹影斑驳的效果就出来了。我看《营造法式》,有关于建筑非常详细的各个部分的结构解体。这些书对于创作都很有帮助。因为我养了很多菖蒲和多肉植物,我也会看《一日一花》之类的植物书籍。画画的闲暇时间打理照顾它们对自己是放松,对它们是滋养。植物很安静,不会说话,但是你对它付出多少,它就回馈你多少。每天去看它们都会有新的变化,一些新的嫩芽会给我意外的惊喜。这种感觉就像画画一样,每天脚踏实地度过,它就会给你收获,内心感觉很踏实。 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 每年都比去年做好一些 宝藏:2013年去台湾交流研习一学期,今年年初你还曾去台湾参加交流画展,请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谈谈台湾之行的感受。 汤思佳:台湾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我在那边学到了很多很多。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棒,他们很乐意教你本土和当代的艺术。台湾的当代艺术比大陆做的多,传统的相对少一些。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台湾的艺术氛围比较传统,而我觉得它的传统更体现在它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淀上。当地艺术表现上有很多新的媒材,整体做得非常现代。另外在台湾还可以看到两岸三地不同的艺术风貌,学到新鲜的东西,对自己的绘画也会有刺激,包括我现在的用色。虽然没有在台湾直接学色彩,但会有一些影响,因为我用的材料体现了对我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宝藏: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计划? 汤思佳:我觉得我是一个善于做计划的人,我每年每季度都会有一些计划,但我不会要求自己五年、十年一定要达到什么高度,这些都是无法预料的。我能做到的就是每天都比昨天进步一点,每年都比去年做好一些。慢慢地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进步,不需要太多的要求和跟别人对比。
![]() 个人简介 汤思佳,女,生于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人 2008年 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师从朱红老师 2008年、2009年 连续两年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优秀下乡文章奖 2011年 获中国美术学院三等奖学金 2012年 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12年 考取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陈向迅老师 2013年 受邀赴台湾交流,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硕士班研习一学期 2015毕业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为浙江画院研究员 参展及获奖经历 “光与影”微雨艺术邀请展(杭州微雨艺术空间,2015年) 作品《如影随心》、《湘湖素梦》入《现代青年享悦艺术》第29期杂志(北京,2015年) 西湖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2015年) 作品《丘园养素》入《艺术·天堂第十八届(2015)西湖艺术博览会》书籍(杭州,2015年),并被西湖艺术博览会组委会收藏 浙江画院山水作品采风展(金华书画院,2015年) 入围“2015美术新青年50强”(美术报,2015年) 个人专题采访入《杭州广播电视报》第10期第18-19版(杭州,2016年) “书法湘湖”第四回青年书法邀请展(杭州,2016年) 2016美术新青年优秀作品展(浙江西湖美术馆,2016年) 作品《等风来》入《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作品集》书籍(杭州,2016年) “红色走廊丹青尽染”作品展(湖州长兴县艺术馆,2016年) 作品《叶落知秋》入西泠印社出版社《“红色走廊丹青尽染”浙江画院与长兴美术家重走红色走廊美术作品集》(杭州,2016年) 浙江画院2017迎春山水画作品展(绍兴名贤馆,2017年) 浙江画院2017山水画作品展(台州书画院,2017年) 翰墨·异采两岸三地青年书画名家交流展(台湾国父纪念馆,2017年) 作品《如影随心》、《等风来》入《翰墨·异采两岸三地青年书画名家交流展作品集》(台北,2017年) 浙江画院2017山水迎新作品巡回展(舟山美术馆,2017年) 首届中国杭州中和雅正风流在兹绘画提名展(浙江大学西溪美术馆,2017年) 作品《烟霭流转》、《古镇秋郊》入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届中国杭州中和雅正风流在兹绘画提名展作品集》(杭州,2017年) 走进湘西——浙江画院采风展(湖南省画院,2017年) 作品《湘西写生》系列入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走进湘西——浙江画院采风集》(杭州,2017年) 尘外相视——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杭州隐轩美术馆,2017年) 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总在不自觉地映射出画家的真实自我。绘画已完全融入汤思佳的生活里,成了她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她发自内心地喜欢艺术,喜欢画画,还能安静地享受自我的孤独世界。 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不被别人影响,把绘画当成生活状态的汤思佳在艺术上取得成绩是早晚的事,我们只需 “静待花开”…… --最底部有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
|